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知行合一」與王陽明的「三不朽」


圖源於網路


知行合一、心物一體


王陽明被稱為有明一代氣節、文章、功業第一人,被認為是真「三不朽」。但是,和中外許多偉大人物一樣,王陽明也一直毀譽參半。時人斥其「事不師古、言不稱師,專以立異為高」,但不能不承認其事功的卓著;後人言其承朱學之式微鼓吹心學,為統治者另謀思想統治出路,卻不能不承認王學的積極因素。萬曆十二年王陽明獲准入祀孔廟,但在同時入祀的三人中(另外二人為胡居仁、陳獻章),王陽明雖然影響最大、功績卓著,卻爭議最大。而在整個清朝,王陽明及其學說更受到全面的壓制。從上個世紀開始,我們也曾經給王陽明及其學說貼上一個標籤:「主觀唯心」。


有一個人們十分熟悉的用以說明王陽明「主觀唯心」的例證。王陽明在浙江紹興期間,與學生游南鎮,有學生指著破岩而出的滿樹鮮花問道:「(先生)說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下》)如果只是以此為例,又不明其「機鋒」所指,自然可以視為不顧客觀事實的「唯心」。但還有一個人們並不熟悉的說花故事,事情發生在江西贛州或南昌。王陽明和弟子薛侃等在花圃除草,薛侃感慨:「天地間何善難培、惡難去?」王陽明不假思索地回答:「未培未去耳。」他隨即借物說事:「此等看善惡,皆從軀殼起念,便會錯。」見薛侃不理解,王陽明繼續解釋:「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故知是錯。」(《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上》)王陽明的意思十分清楚:天生萬物,本無善惡之分。若以自己心中的「好惡」作為判斷事物「善惡」的標準,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如果以此為例,我們或許就不會把「主觀」的帽子戴在王陽明頭上了。


王陽明的上述言論,都發生在「龍場悟道」並提出「知行合一」之後,可以看出他在「主觀」與「客觀」之間已經有了新的認識,「知」與「行」、「心」與「物」,越來越融為一體,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學生徐愛等人曾經就「知行合一」向王陽明提問:既然是「知行合一」,先生為何有時只說「知」、有時又只說「行」?為何有時只說「心」、有時又只說「物」?王陽明回答:「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上》)

這種方法,恰恰是中國古代思想家的共同特點,所有的言論和文字,都是針對具體的事情展開。這種方法的好處是直截了當、簡潔易懂,問題是容易被斷章取義、被各取所需。雖然王陽明有時因「物」說「心」、因「行」說「知」,有時又因「心」說「物」、因「知」說「行」,但在他那裡,心和物、知和行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所以,我們研究他們的思想,不能用「舉例子」的方法,而需要對他們的思想脈絡、表述特徵特別是「語境」有真正的認識。


入道、揭道、傳道


王陽明對「知行合一」的體悟和闡釋,有一個認識上的演進過程,這個過程與他自己所說的「學為聖賢」或「求聖」的過程是同步的。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序》說自己的學術經過「三變」:「早歲業舉,溺志詞章」,後來感覺是在浪費青春;於是「稍知從事正學」,研讀以朱熹為代表的儒學著作,卻感到眾說紛紜、「茫無可入」;不得已轉而「求諸老釋」,頓覺驚喜,「以為聖人之學在此」,但將其與孔孟之說、日用之道相印證,又產生抵牾。迷茫之中,貶官龍場,反覆思考,體悟日深:「證諸五經四子,沛然若決江河而放諸海也。然後嘆聖人之道,坦如大路。」所謂的「龍場悟道」,就此發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這段回顧,使人們認為經過「三變」之後的「龍場悟道」,王陽明已經悟出了「聖人之道」。但是,令王陽明驚喜的並不是悟出了「聖人之道」的結果,而是悟出了通向「聖人之道」的「大路」、找到了打開通向「聖人之道」大門的鑰匙。所以黃宗羲認為,「龍場悟道」對於王陽明的「求聖」來說,是「始得其門」。


黃宗羲可謂真知陽明者,他認為王陽明的學術經歷,並非王陽明自己所說的一個「三變」,而是有兩個「三變」,「龍場悟道」則是兩個「三變」之間的關節點(《明儒學案·姚江學案》)。只有把這兩個「三變」一併考察,才能理清其「求聖」的全過程。

黃宗羲說的第一個「三變」,如王陽明之所述,這是一個「悟」得其「門」的過程。王陽明從朦朦朧朧地嚮往著「學為聖賢」,到「得其門」「入其道」,其間經歷了整整二十年。


黃宗羲認為,在「龍場悟道」而「得其門」後,王陽明的學術開始了第二個「三變」:一是「盡去枝葉、一意本原」,開始專註從「吾性」「吾心」中追求「聖人之道」,而不是向「心外」去追求,於是有了「知行合一」的感悟,認為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二是到「江右以後」,悟出「聖人之道」原本就是早為先賢揭示卻被後人泯滅的「良知」二字。這樣,就為「知行合一」注入了靈魂。三是提出「良知」之後,宣稱人人心中有良知,人們只要把各自的良知發掘出來並且落實在行為上,即「致良知」,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從「龍場悟道」,到病逝於江西大庾,這第二個「三變」,也經歷了二十年。


前後兩個「三變」,構成了王陽明「求聖」之道的三部曲:第一,從立志「學為聖賢」,到體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尋求到「入聖」的門徑。但何為聖人之「道」,卻只是有所悟,而無法用文字、語言概括出來。第二,從「龍場悟道」,到在江西揭「良知」,揭示出「聖人之道」的精義,這也是王陽明學術即「心學」的核心和真諦。第三,從揭「良知」開始,到在江西南昌、贛州、吉安等地,在紹興等處,倡導「致良知」,倡導「與民不親而親」,倡導與「愚夫愚婦」同好惡,心中有良知、滿街皆聖人。這個「三部曲」,既是王陽明通向「道」、揭示「道」、傳播「道」,即入道、揭道、傳道的過程,也是「知行合一」從提出到注入「良知」、到「致良知」的過程。


偉大的思想只有灌輸到大眾之中,成為大眾的自覺行為,才是它真正價值所在。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的思想家,從孔子到孟子,從二程到朱熹、從陸九淵到王陽明,首先都是社會活動家,他們的學術,他們的言論和主張,都是為著解決社會問題,為醫治時代弊病開具藥方。


心中有良知、行為有擔當

儘管王陽明被認為是氣節、文章、功業即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但黃宗羲和後來的「王學」研究者往往有意無意忽略王陽明學術過程中功業和氣節的作用。或許在他們看來,王陽明的功業誰也否認不了,王陽明的氣節有目共睹,但王陽明的學術卻曾經被視為「異端」「邪說」。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多為「文人」。所以,儘管中國古代「聖賢」的標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位一體,但在王陽明的「文人」研究者那裡,主要關注的只是學術、是「立言」,看重的是他從祀孔廟的榮耀。在研究中並未將其氣節、功業與學術融為一體,對於王陽明的定位,也就僅僅成了「思想家」。


這種導向的結果,是後人更多地關注王陽明的「心」而忽略「物」、關注王陽明的「知」而忽略「行」,並進而視其為「唯心」且「主觀」。但是,王陽明的學術從來就是和功業相互激發的;而學術和功業的終極動力,是氣節,是對國家、對社會的擔當,三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在王陽明的身上,他的學術即「心學」,是為立言;他的功業即實踐,是為立功;他的氣節即擔當,恰恰是立德。這才是王陽明的真「三不朽」。


當王陽明「懵懵懂懂」嚮往「學為聖賢」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聖賢」為何物,但少年時代埋下的種子、少年時代萌發的志向,其實是一種為國家、為社會效力的擔當,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氣節」。所以,在15歲時便有出居庸關考察「虜情」的行為,有向皇帝上書陳述對於邊關防務意見的動機;在刑部主事任上,敢於革除監獄積弊、敢於處死背景深厚的罪犯;在兵部主事的任上,敢於直斥時弊,雖然因此得罪權貴,受廷杖、下詔獄,貶謫龍場,但初心不改。雖然此時王陽明尚未提出「知行合一」,但事事都在「知行合一」。


為南贛巡撫,一年之內平息數十年之「積寇」,王陽明的功業開始走向鼎盛;接著,在四十天內平定蓄謀已久的「叛藩」,成為明朝第三位以軍功封伯爵的文臣,王陽明一生功業達到鼎盛。正是這個時候,王陽明的學術影響也開始走向巔峰。試想,如果王陽明和之前歷任巡撫一樣,對流民束手無策,如果無法平定寧王之亂,還能理直氣壯地說「良知」,心安理得地講「知行合一」嗎?沒有功業,不影響薛瑄、胡居仁、陳獻章入孔廟,但沒有功業,卻不可能「倒逼」廟堂承認王陽明的學術。在王陽明那裡,沒有不落在功業上的學術,也沒有離開學術的功業,他本身就是「知行合一」的。

在南贛平息流民之亂的過程中,王陽明提出「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良知」二字呼之欲出。平定寧王叛亂之後,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流言蜚語,應對當權者的各種刁難和猜疑,是王陽明一生所遭遇的最大難題。直到此時,「良知」二字才終於被揭示出來,所以他特彆強調:「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非是容易見得到此。」(《王陽明全集·傳習錄拾遺》)在王陽明看來,「良知」二字乃是自己一生學術的精義和真諦,這才是真正的「聖人之道」,它既在每個人的心中,「不待學而有、不待慮而得」,更是在「百死千難」的磨礪中才得以悟出。


王陽明在「百死千難」中悟出內心深藏的「良知」,是學術和功業的相互激發,而終極動力,則來自「氣節」,來自對國家、對社會的擔當。當寧王起兵時,許多官員在觀望,唯獨王陽明公開宣稱「寧王謀反」,並起兵平叛。古人「三不朽」,首列「立德」,是有道理的。何謂「立德」?孟子說「捨生而取義」,文天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則徐說「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王陽明用自己的行為給世人做出了示範:心中有良知、行為有擔當。這才是王陽明對「知行合一」的最好詮釋。在王陽明那裡,「知行合一」的「知」,既是對事物的認識,更是「良知」。是非之心加擔當精神,是為「良知」。以「良知」為靈魂的「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在王陽明身上,立德、立功、立言融為一體,不可或缺。(文/方誌遠 江西師範大學教授、傳統社會與中國現代化中心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日報 的精彩文章:

郁達夫的手稿及其他
元代的《九歌圖》與《九歌圖》題詠詩
韓非論法的話語方式
重讀汪曾祺贈畫
難得粗心讀好詩

TAG:光明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之「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即是王陽明戰無不勝的「秘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就是一碗明朝的雞湯
王陽明上善者,知行合一
UAD?平衡建築/王陽明知行合一歷程回溯王陽明是怎麼講授「知行合一「的?
王陽明:堅信正義和良知 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而能之,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行合一,最靠譜的修鍊是做事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梁啟超論王陽明:知行合一與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陽明為什麼能夠平定寧王叛亂
王陽明為何要立此「知行合一」之說?
明朝第一流人物王陽明:如何理解知行合一?其實就是一頓飯的功夫
為何學渣成了學霸的老闆?王陽明「知行合一」告訴你真相
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知行合一,做事是最靠譜的修鍊,聽聽心學第一人王陽明怎麼說?
知行合一,王陽明最精彩的20句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為什麼特別厲害?看蔣介石的例子就知道了
王陽明思想淺讀:知行合一致良知,萬物一體為大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