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王陽明為何要立此「知行合一」之說?

王陽明為何要立此「知行合一」之說?

陽明上窺宋儒,學說與象山一貫,故世稱陸、王。陸少年時有省悟?語:

他日讀古書,至宇宙二字。解者曰:「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忽大省曰:「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又嘗曰:「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下有聖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宋世去今不遠,語文毫無隔閡,這段文字容易懂。宇即是今言之空間,宙即是今言之時間。時、空內之事,即自己分內事,這即是已將自己的人格,擴大到無限了。事亦物也,物亦事也,即萬事萬物皆在一己之內。此即孟子之「萬物皆備於我矣」之說,是純粹唯心論,即萬事備具於吾心。宋儒張子在所撰《西銘》中說「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亦是同此一理,沒有個人私己,而無所不己。佛教《華嚴經》如此說,印度教《薄伽梵歌》如此說,近世精神哲學舉莫能外。謂空間只是一知覺性之瀰漫、開展,時間只是同此一知覺性之繼續、延伸,似乎象山得此省悟時,已有見於此理?了。

於此說聖人之心同理同,似非說人人或凡人。其實這是就人之為人之基本而說,如後下陽明發揮性善之說,謂「個個人心有仲尼」。見其本源,凡聖皆同此一知覺性。換言之,在人類知覺性,已無時、空之限隔了。姑且說自然界,凡動物、植物,皆有生命。有生即是有知覺性,有其求生存之本能,存自體,延自類。動物界如猩猩、狒狒、猿、猴、象等等,皆頗聰明,近人類的犬、馬不必說,還有海豚、海獅等。有些是給人豢養壞了,失去了本能。——「虎狼,仁也」,這是莊周的說法,說的是本能。禽鳥之築巢,頗為善巧。偶爾一隻喜鵲搬不動一根合其築巢之用的樹枝,則是兩隻各銜一端抬起飛去,民間謂之「喜鵲上樑」。下而至於昆蟲,蜘蛛結網何等周到,蜜蜂造房何等精工。螞蟻與蚜蟲合作,竟如人類之利用牲畜了。植物似乎無知,但普通一片樹葉,也有其似是神經性的反應。植物也有肉食的,熱帶有植物專食昆蟲,自有其引誘昆蟲之法。礦物似乎全無知覺性了,但其結晶必有定型,如近世哲學說其有一鈍實而潛在的「意向」,可算知覺性的粗胚。雪花結晶,便頗美麗,諸如此類……故說自然界是同一知覺性的充?滿。

中古科學尚未普及,進化論未出,但自然界物類之殊異,人之為靈長,知覺性有等級,古人大致是明白的。常俗之見,充滿宇宙者,是物質。自古假定瀰漫宇宙者,只是兩個原則,即陰陽二氣。物質乃二氣之凝結。這統攝於五行,即水、火、木、金、土。晚近譯此為英語者,稱之曰五「原素」(elements), 這是誤解。據漢儒古誼,乃「五常之行氣也」(鄭玄說)。其說頗抽象,說「行氣」,今可釋為力的震動,不論此為何力;是否合於現代所公認的物理學上的真理,非此所論,而此說甚有助於古代人生哲學之建立。但我國古人未嘗否定物質之真實性。凡言盡性者,只是以盡人之性為先,盡物之性居次。只到釋家,方有對物質之否定;印度教之摩耶論踵其說,方見萬物之為幻?有。

宋儒大抵承襲此一傳統信仰,而此信仰與古誼又有分別,說見後章。陽明也承張子之說,謂:「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體必有主。其發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之一點靈明。風、雨、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故五穀禽獸之類,皆可以養人;藥石之類,皆可以療疾。只為同此一氣,故能相通耳。」——陽明的這一解釋,施於張子之上引四句,自也順理成章。但此說近乎神秘了。若說「養人」是生命力的補充,如五穀給出熱量,維持體溫,「療疾」是知覺性之介入,使身體器官或機能恢復其正常知覺性,因而發施正常的功能,這一說是可通的,而兩事亦同是一事,只是說法不同而已。似乎這後方還有一浩大的境域待開發;我們只合姑且存此「一體」之說為一美談,以此解釋「天地之塞」即充塞天地間者,是夠明確的。而陽明於此體標舉孟子所說的「良知」,知覺性之形況曰「良」,即今所言「神聖」,即常語之靈明知覺性。「主」便是「帥」,以此靈明為?帥。

陽明自敘其成學經過,嘗說:「吾『良知』二字,自龍場以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與學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點出,此意真是直截。學者聞之,亦省卻多少求索。一語之下,洞見全體。學問頭腦,至此已說得十分下落,但恐學者不肯實去用力耳。」於此可見其得之之辛勤與教人之苦意。有門徒問:「人有虛靈方有良知,若草木瓦石之類,亦有良知?否?」

先生曰:「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無人的良知,不可以為草、木、瓦、石矣。豈惟草、木、瓦石為然,天、地無人的良知,亦不可為天、地矣。」

——這答語透徹。所謂人與萬物一體者,非在形而在性,即宇宙知覺性之為?一。

倘這前提被接受了,則亦易明白陽明之「知行合一」之說。知覺性非實物,必以其所表現而見。表現亦即是行為。此在人即為「良能」。良能今亦稱本能。與智性皆屬先天。即智即能,便是即知即行,外見有作為之善巧,必內在有作用之潛能。譬如明鏡照物,照即是行,鏡而不明(即「無明」),必不能照。能照之性,即是靈明;是此潛能,即為智性。體顯用,用表體,此所謂知、行合一。分言之,即良知、良能。何等簡?單!

....

陽明分論知、行,嘗曰:「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是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此專就用而言。此始、終亦可說為內、外。但始終內外,在源頭上亦無可分。嘗曰:「行之明覺精察處便是知,知之真切篤實處便是行。」——這是從學問立場的解釋,做學問便是這樣。陽明自己說得非常明確:「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辨的功夫,則學、問、思、辨亦便是行矣。學是學做這件事,問是問做這件事,思、辨是思、辨這件事,則行亦便是學、問、思、辨矣。若謂學、問、思、辨之,然後去行,卻如何懸空先去學問辨得?行時又如何去得做學、問、思、辨的事?」——「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原來只是一個功?夫。」

子思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這是其知識程序,亦即如今所謂科學方法。說為五事,陽明乃有此魄力,空前絕後,解之為二事,知與行,而終合之為一。這原是指誠身之事,古世無科學之名,這屬「修道之謂教」的範圍。那麼,不是純以探討知識為目的,而是另有目的。然則博學又學個什麼?「博學只是事事學存此天理,篤行只是學之不已之意。《易》曰『學以聚之,仁以行之』,也是如此。事事去學存天理,則此心更無放釋時。故曰『學以聚之』。然常常學存此天理,更無私慾間斷,此即是此心不息處,故曰『仁以行之』。」——這是陽明自己的答案。博學的對象,仍在人生哲學領域內,簡易明?白。

究竟為何要立此一「知行合一」之說呢?此有其目的在,即是有其立言宗旨。嘗云:「此須識我立言宗旨。今人學問,只因知、行分作兩件,故有一念發動,雖是不善,然卻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克己在乎克念,春秋之筆誅心。總教人在發心動念時猛自省察,此其主旨。「善念發而知之,而充之;惡念發而知之,而遏之。」此之謂「良?知」。

門人於合一之旨,終覺未透。謂「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先生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人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不是著你只恁的便罷。故《大學》指個真知、行與人看。說『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後,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後,別立個心去惡。……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曉得說些孝弟的話,便可稱為知孝知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此便是知行的本體,不曾有私意隔斷的。聖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謂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卻是何等緊切著實的功夫。如今苦苦定要說知、行作兩個,是什麼意?某要說做一個,是什麼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說一個兩個,亦有甚用?」

——門人曰:「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個分曉;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先生曰:「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思維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著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必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我如今且去講習討論,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來已非一日矣,某今說個知行合一,正是對病的葯。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本體,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時,即說兩個亦不妨,亦只是一個。若不會宗旨,便說一個,亦濟得甚事?只是閑說話。」——若用今語說,此「知」字意義便是「體驗」。由體驗而知,即親自實地證會,中無隔斷。如飢?寒。

這段話如聽陽明親說教言。這實是「語錄」的長處,不知何以後人必詆「語錄」為摹仿了禪宗,如前說。陽明於此不是說純粹的知識論,引《大學》之「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著重一「如」字,是「喻」量。所以解釋立誠,用功於發心動念之際,不剋制惡念,惡念便如種子自將滋長了,以至於「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至若從純粹知識論以觀,則此所說屬直知,今謂之直覺,一種機能,似在思維以外,但亦當屬行。此外還有「似直覺」,即思維已至迅速,壓聚成一瞬間,有如一道光,但不是自上而來的靈明或靈感,故謂之「似直覺」。若指感覺為反應,陽明亦重「感應」之說,則也當屬「行」。若冥然無感無覺,則不能有知,也沒有?行。

GIF/409K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清秋:笑而不語 光而不耀
此心是妄:圖解《楞嚴經》七處征心,破迷開悟!
讀《六祖壇經》是一件讓人心生喜悅的事情
這幾本書 讀了有哪些好處?
對的事情 一定值得去做么?最好的答案在這裡

TAG:王陽明心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王陽明》之「致良知」
《知行合一王陽明》「良知」和「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王陽明身陷逆境,為什麼還要講知行合一呢?
王陽明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廣西戡亂
知行合一王陽明:道理你都懂,為何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王陽明:觀照內心,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嗎?
淺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應用到生活工作中?
王陽明: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這才是神一樣的王陽明,這才是最準確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修行之道,首在誠意
王陽明說這一鍋鍋的雞湯我不背,知行合一的真意是醬紫的
王陽明:經世致用,知行合一
王陽明:知進知退 是最難的修行
《知行合一王陽明3:王陽明家訓》讀後感
誰知我心?——王陽明
王陽明:幸福就是心理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