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有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得,有很多事情我們知道怎麼去做,可很多時候就是做不到。然而如果做不到,又何談懂得呢?王陽明說「不做就是不知」,意思是:不去做,就是不知道、不懂得。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王陽明在《傳習錄》中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沒有知而不行的事。知而不行,就是沒有真正明白。人生在世,我們想要獲得成功,路徑和方法會有很多,但是無論哪一條路、哪一種方法,有了規劃,沒有實踐也終究是空想,構建再美好的藍圖也不過是海市蜃樓。很多人會夸夸其談:如果我努力,我也會成為董事長、成為作家云云,但這頭腦中的如果,不去做,也就止步於「如果」了。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關於「知」與「行」,王陽明又談到:「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初始,行是知的結果。有知才有行,有行,知才得以完善。孔子曰:「三思而後行」,先謹慎認真地思考再去做,一定會避免犯錯誤,減少不必要的損失。對於平常人而言,無論是簡簡單單地交談,還是做事業,思考都很重要,三思後才能使行動完美地落實。《禮記·中庸》中說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無論是知識、方法,還是道德,都需要我們擁有足夠的儲存,所以在廣泛的涉獵、仔細的研究、謹慎的思考、明確的辨別後,得到一個以道德修養為準則的方向,腳踏實地,忠貞不渝,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去做,才能獲得成功。王陽明又說:「嘴巴閉關,身體力行。」嘴巴閉起來,用實際行動去實現。「以言語謗人,其謗淺。若自己不能身體實踐,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謗也,其謗深矣。」用言語詆毀他人,這種詆毀是膚淺的。如果自己不能去實踐,只是說說而已,浪費光陰,這是在誹謗自己,就更加嚴重了。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身邊有很多人,每天列下很多計劃、立下很多志向,大聲地宣揚「我要做什麼」「不做這件事我就作它姓」,可大多數也都是心血來潮,不多久就忘了,立下的誓言也就隨風而去了,有時連最小的像「寫日記」都無法堅持,這正是成事者與非成事者的關鍵所在。如果制定的規劃不能完成,會讓自己越來越沒有自信,無法從容不迫。

王陽明「知行合一」:不要讓事情止步於「如果」


與別人說自己懂得很多道理,談論起來頭頭是道,可是到自己做的時候,難上加難,這與不知有什麼區別呢?所以我們要做到思考、知識、道德與行動的結合,三思而後行,達到「知行合一」,那麼就「天下無難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低調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厚道
16個小故事 看古人如何在對話里斗才氣!
小滿:花未全開 酒微微醉
那些細水長流的日子 才是世上最美的情話

TAG:騰訊儒學 |

您可能感興趣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
王陽明:修身正心,知行合一
淺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如何應用到生活工作中?
知行合一王陽明:道理你都懂,為何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知行合一·王陽明
王陽明:不必去刻意修行
《知行合一王陽明》「良知」和「知行合一」
正德四年王陽明身陷逆境,為什麼還要講知行合一呢?
王陽明:做事不刻意
心學不是唯心!王陽明,知行合一與致良知的一生
王陽明「知行合一」:真正做的人不會說,經常說的人不會做
王陽明說這一鍋鍋的雞湯我不背,知行合一的真意是醬紫的
《知行合一王陽明》之「致良知」
這才是神一樣的王陽明,這才是最準確的知行合一!
王陽明:觀照內心,知行合一
震驚:王陽明還有我們不知道的這件事!
王陽明:心不安定,則一事無成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到底該如何理解?又怎樣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王陽明的「馴龍心法」:不要「控制」情緒,要與它共舞
王陽明:「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其中智慧,你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