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彌陀要解》發願及取捨

《彌陀要解》發願及取捨

《彌陀要解》發願及取捨 點擊播放 GIF/277K


《彌陀要解》發願及取捨


《彌陀要解》(10)


發願及取捨


從理上說,我們的真心佛性在空間上橫遍十方法界,我心、佛心、眾生心都是遍一切處,這是描述事事無礙法界。

一、融通無礙的心光


事事無礙是指事相與事相之間相互融通,彼此無礙。就像夜幕下的萬家燈火,每個燈所發的光都能照亮夜空,它們明亮的本性是相同的。成千上萬盞燈光,每一盞燈的光都融入了所有的燈光,所有的光分不出彼此的界限,每一燈光又具有所有燈光的特點。一遍於多,多遍於一。多中攝一,一中攝多,互相遍滿,重重攝入。相融無礙,不可思議。


此外,還可以用現代科學來解釋。在全息理論看來,生命由很多細胞構成,但每個細胞中都包含了生命體的全部遺傳信息,生命由一個細胞成長而來,因此克隆技術可以繁殖出生命。


這也就像佛的心,眾生的心,我們大家的佛性真心都遍滿全法界,彼此沒有妨礙,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二、發願、感召

外在娑婆世界的痛苦煩惱是我們自心所反映、感召而來,極樂凈土的清凈莊嚴也要靠我們自心去發願、感召而來。


我們修行不是向外追求一個凈土,是向內放下自己的顛倒執著,心凈則佛土凈。不是有一個外在的純粹寂靜的真空,而是要徹底空掉我們的貪嗔痴慢疑,就能見到自性本來清凈,這就是我們所要欣求的極樂。


《維摩詰經》說:「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國土凈。」用慈悲心和佛法智慧去照破生活中的貪、嗔、痴煩惱,看透它們無常而沒有自性的本質,明白痛苦煩惱雖然顯現但沒有實質,我們的心就不被其所轉,定力提高,心能轉境,則國土清凈。

《彌陀要解》發願及取捨


三、取捨、修行


因此我們要精進修行,對不清凈的顛倒妄想要「舍至究竟」,對本來清凈的真如自性要「取至究竟」。


在達到「無可舍」、「無可取」的圓滿清凈境界後會怎樣呢?知禮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描述說:必須「舍至究竟」才能夠達到「無可舍」,必須「取至究竟」才能達到「無可取」,此時即使不再取捨也不會出現問題。我們的真如本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只有通過精進修行的有學、有修、有證,才能達到《永嘉大師證道歌》所描述的:「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這種無學、無修、無證的徹見本心的狀態,於十法界來去自在無礙,這就是「全事即理」的境界。在這種境地,取是合於理體,合於第一義諦的;舍也是合於理,合於第一義諦,合於實相,一取一舍都是般若的妙用,縱橫自在,取捨自如。

六祖大師在歷史上是頓悟本心的一代宗師,但大師是再來人,我們不能隨便誇口妄語,說自己是再來人。有人不認真持戒念佛,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很多人把電影當作真實的歷史。那麼,在諸法實相中有因緣果報,做了不好的事,果報在地獄。地藏菩薩在地獄能夠度眾生,而我們凡夫叫苦惱眾生,在極度痛苦的境地中,能夠把握自己不隨境而轉嗎!


所以,如果認為我們本體是佛,不需要修行,就是沒有搞清楚諸法實相的十如是,不明白在相上我們還是苦惱眾生。如果不抓緊時間修行,浪費了寶貴人生,也就不能證悟圓滿的理體,所以我們要念佛的同時,造作善業,順修因果,然後把功德迴向往生凈土,就比較穩妥。


附原文:


我心徧故。佛心亦徧。一切眾生心性亦徧。譬一室千燈。光光互徧,重重交攝,不相妨礙,是名信理。如此信已則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穢。而自心穢理應厭離。極樂即自心所感之凈。而自心凈理應欣求。厭穢須舍至究竟方無可舍。欣凈須取至究竟方無可取。故妙宗雲。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舍。即是執理廢事。既廢於事。理亦不圓。若達全事即理。則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無非法界。故次信而明願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
《瑜伽師地論》五停心觀(8)四、界差別觀(2)
如何是如法的皈依
《彌陀要解》(9)信事、信理
天台五時(九)《法華經》中的五時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彌陀要解》
《彌陀要解》 一深信發願,無上菩提
《彌陀要解》全集
《彌陀要解》法會情況
《彌陀要解》 彌陀應化,正在說法
《彌陀要解》佛陀付囑,大眾信受
《彌陀要解》 往生凈土
《彌陀要解》 無苦之樂
《彌陀要解》佛及人民,壽命無量
《彌陀要解》 有情無情,同宣妙理
《彌陀要解》彌陀名號,光明無量
《彌陀要解》大乘教相
《彌陀要解》(5)諸法實相
《彌陀要解》 阿鞞跋致,三種不退
《彌陀要解》(8)修行要領
《彌陀要解》 國土莊嚴
《彌陀要解》 唯佛境界,可與流通
《彌陀要解》 執持名號,諸佛護念
《彌陀要解》大願大力,住處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