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多學科融合技術:為偏癱小伙「再造」嶄新人生

多學科融合技術:為偏癱小伙「再造」嶄新人生

15歲偏癱小伙,慕名上海求醫


今年19歲的小林來自福建,因出生時產鉗助產導致左側大腦局部出血而引發腦損傷,造成右側上下肢發育遲緩、功能障礙。直到三歲左右,小林才能獨立行走。由於下肢功能障礙,並有足內翻畸形(俗稱「馬蹄足」),小林一直踮著腳走路,步態也不穩,常常摔跤。同時,他的右手活動也受限,主要表現為抓握、伸指困難,拇指內收、手尺偏畸形,前臂旋前畸形,並逐步喪失了精細運動能力。隨著年齡增長,小林儘管外形已經酷似成年人,但很多基本的獨立生活能力(如自己吃飯、系扣子、拉衣服拉鏈、上廁所等)都不具備。為了給小林治病,家人帶著他到處求醫,耗盡全家積蓄,但收效甚微。小林的運動功能持續退化、病情逐漸加重,出現了上下肢肌張力增高、肌肉萎縮的現象。

多學科融合技術:為偏癱小伙「再造」嶄新人生


2013年5月,經病友介紹,家人帶著小林找到了當時在華山醫院神經外科任職的孫成彥教授。經檢查,孫教授發現小林肩膀一高一低,只能踮著腳尖困難地走路,手功能低下,不能抓舉筷子,診斷他患有腦出血後遺症——右側肢體偏癱(痙攣型)。從2013年起,孫成彥團隊對小林開始了長達四年的治療。


第一次手術:右下肢功能改善,行走姿勢接近正常


通過一期功能性選擇性脊髓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FSPR)和二期肌力、肌張力調整術,小林的右下肢肌張力降為正常,足內翻畸形完全矯正,腳後跟可以放平。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後,小林下肢肌肉力量明顯增強,行走姿勢接近正常,目前可以一口氣騎自行車10千米。

第二次手術:右手可以獨立完成撿豆子、拿筷子等簡單動作


從2015年起,時任同仁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的孫成彥教授開始對小林實施創新型「融合手術」,以矯正他的「癱瘓手」。孫教授首先採用高位頸椎單側椎板切開、功能性選擇性脊髓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解除了小林肩部和上肢的僵硬狀態,降低了過度增高的右上肢肌張力。術後,小林原本高聳的右側肩膀恢復到與左肩一樣平,右手也開始出現穩定的抓握狀態。經康復訓練,小林的上肢力量及手指力量得到了提高,但右手的靈活性依然存在較大問題。這時候,小林已經可以獨立完成撿豆子、拿筷子等簡單動作,部分手功能得到了改善。


第三次手術:多學科專家「接力」,「癱瘓手」基本康復


2016年4月19日,孫成彥教授發起成立了全國首個服務於肢體傷殘、運動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專科醫生集團——上海壹博醫生集團。


2016年9月,上海壹博醫生集團手外科團隊負責人、華山醫院手外科胡韶楠教授為小林實施了健側頸7神經移位嫁接手術,同時矯正了尺偏畸形和前臂旋後不能。之後,在著名手功能康復專家賈傑教授指導下,浦南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圍手術期康復團隊對小林進行了2周的強化康復訓練。回到福建以後,小林在功能神經外科康復團隊的指導下繼續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康復訓練。

2017年4月,小林再次到上海接受運動神經功能檢查。最新評估顯示:小林的「偏癱手」已經基本具備正常運動功能,進行對指、切菜、泡功夫茶等精細動作已沒有障礙。接下來,小林將接受進一步的康復訓練,鞏固治療成果,提高手指的靈活性,爭取恢復到正常人的功能狀態。

多學科融合技術:為偏癱小伙「再造」嶄新人生


多學科融合技術:為偏癱小伙「再造」嶄新人生


曾經半身偏癱、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小伙兒,如今不僅能走路、騎車,還能用曾經偏癱的右手拿杯子、倒水、用筷子、切菜,還會用手機發微信。更重要的是,曾經孤僻自卑的他變得開朗了,願意和別人交流了。


2017年4月17日,上海壹博醫生集團在上海浦南醫院舉行「多學科技術融合治療癱瘓手」新聞發布會。上海市衛生計生委新聞宣傳處副處長潘明華、浦南醫院院長劉衛東、上海壹博醫生集團發起人孫成彥教授出席了發布會。


孫成彥教授介紹:壹博醫生集團功能神經外科團隊、手外科團隊和浦南醫院利用融合技術、多學科序貫手術,使一名腦損傷致肢體偏癱、肢體功能障礙的病人康復至接近正常人的功能狀態。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將「序貫式療法」用於偏癱治療的,還沒有先例。


1

我國偏癱患者眾多


腦卒中(中風)是一種致死、致殘率極高的腦血管疾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40歲以上成年人中風偏癱的發生率已達2%,病人總數超過1000萬。到2030年,中國將有3177萬名腦卒中患者。另外,由外傷、炎症、腦腫瘤、腦血管病等引起的偏癱,目前至少也以百萬計。


偏癱主要分為軟癱和痙攣癱。軟癱是指肌張力低下,患者手腳失去活動能力。痙攣癱是指患者的肢體雖然可以活動,但肌肉僵硬、缺乏靈活性、不能完成精細動作,喪失了部分運動功能。


2


治療多「各自為政」


治療偏癱,目前主要採用手術矯形、神經移植嫁接、運動康復等手段。然而,我國偏癱治療的總體效果和預後不盡如人意,尤其是肢體肌張力超過三級的病人,治療後幾乎全部都會面臨複發的問題。而導致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是由於不同學科「分而治之」、「各掃門前雪」,缺乏整體治療模式。偏癱病人如果去神經內科就醫,神經內科醫生可以通過注射肉毒毒素來改善病人的肢體痙攣,但效果維持時間短且不穩定;偏癱病人如果去手外科求醫,神經移位術和畸形矯正是常用的手術方法,可以重建病人的手神經功能,但由於肌肉痙攣的問題沒有解決,術後複發率和手術失敗率較高;如果病人僅接受功能神經外科手術,儘管能夠有效解除肢體痙攣,但肢體的精細運動功能卻無法獲得最佳矯正;而病人如果求助於康復科,康復訓練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肢體功能,但仍然是治標不治本,病情反覆是常態。


3


跨學科融合:達到「1+1>2」的效果


通過持續4年的臨床攻關和治療追蹤,上海壹博醫生集團孫成彥功能神經外科團隊與胡韶楠手外科團隊(華山醫院手外科教授)合作,採用「融合技術」,將功能神經外科領域的「高位頸椎單側椎板切開功能性選擇性脊髓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和手外科領域「頸7神經移位嫁接術」這兩個分屬於不同學科的術式成功實現跨學科嫁接融合,將解除痙攣、神經移位、畸形矯正和康復訓練這些原本分散在多個學科的技術,根據病人情況予以重新融合、整體運用,取得了1+1>2的效果。


關於壹博醫生集團


今天(2017年4月19日)是全國首個服務於肢體傷殘、運動功能障礙相關疾病的專科醫生集團——上海壹博醫生集團成立一周年紀念日。在過去的一年間,壹博醫生集團在全國範圍內搭建了一個涵蓋診斷、手術和終身康復的全程式、一體化肢體殘障患者治療體系,目前這個網路已經覆蓋到了國內六個省會城市。一年來,壹博醫生集團已經接診病人1200餘人次,開展手術500餘例。發起人孫成彥教授原是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功能神經外科方面的專家,2015年成功實施了國內首例運用電刺激手術治療截癱患者。同時,他也是走出體制、探索自由執業的實踐者。


上海浦南醫院是全國首家向醫生集團開放的公立醫療機構,吸引了一批國內外頂級的醫學專家團隊加盟。在劉衛東院長的主導下,浦南醫院將門診和手術室打造成像機場停機坪一樣的開放式平台。目前,上海壹博醫生集團通過「技術專家入駐」的模式入駐浦南醫院,孫成彥教授擔任浦南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在浦南醫院定向執業。


點擊雜誌封面,購買《大眾醫學》新刊或過刊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快速關註:點擊題目下方小字「大眾醫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醫學 的精彩文章:

《抗帕百問》:為」帕友「答疑解惑
吃吃喝喝調治慢性咽喉炎
名中醫談「肝病養生」
清明時節雨紛紛,踏青掃墓催新生
孕產期這些擔憂、焦慮,你有沒有?

TAG:大眾醫學 |

您可能感興趣

19歲「癱瘓手」患者學發微信,滬多學科團隊創新技術治偏癱
19歲「癱瘓手」患者學會了切菜,融合技術為偏癱病人謀福祉
重大新聞之中風偏癱康復的秘密
康復學堂:偏癱軟癱期的醫療體操
肩胛關節炎、中風、偏癱、高血壓、肩膀的保健醫生
中風偏癱患者想康復 科學康復療法來幫忙
深度探究中風偏癱六大簡易康復訓練法
哪些偏癱患者適合手術治療
天!偏癱患者康復治療上下樓訓練也大有講究,能不能學學人家
腦梗偏癱患者的康復訓練計劃!
偏癱患者的家庭康復護理
中風偏癱的艾灸刮痧康復保健方法 !
低強度激光結合肩部控制訓練治療老年腦卒中偏癱肩痛的療效觀察
中風偏癱患者適合做哪些運動
肢體康復之偏癱步態康復訓練
中風偏癱病人多喝它,血管垃圾清理乾淨,比吃藥運動都管用!
偏癱康復訓練圖解
康復養生:偏癱患者有哪些訓練方法?
頸椎病富貴包危害有多大?可引起腦梗高血壓偏癱,家有頸椎病的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