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情緒」丨為什麼我們的情緒問題越來越嚴重?

「該如何拯救你,我的情緒」丨為什麼我們的情緒問題越來越嚴重?

VCG21400427214_副本.jpg


文:壹心理主筆團
責任編輯:螢火蟲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你正在遭受情緒困擾,那這篇文章非常適合你


壹心理主筆·四毛:


這幾天,我收到了很多粉絲的來信:

「最近經常發脾氣。而且總是覺得別人在議論我。很緊張,該怎麼辦?」


「如何去管理情緒?我是一個被人家說了幾句就會一天的好心情都不會有的人。」


「我不順心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做出自己後悔的決定。我想改變這一點。」


「最近時常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感覺自己像個死人一樣。明明心裡沒有任何悲傷,但莫名的就哭了。有時候明明應該很開心,但是卻沒有任何開心的情緒。」


「每次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人說要學會控制情緒,可從來沒有人告訴我怎樣做。」


他們在壹心理平台述說自己的情緒煩惱,還有情緒帶來的對他們帶來的影響。


我才知道,像我一樣飽受情緒問題困擾又「習慣自己處理」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我也觀察到一組數據。


比如,近年,焦慮性失眠人數增長迅猛,年輕人佔到七成。


比如,2020年,抑鬱症可能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病。(據《柳葉刀》報道)

再比如,中國人焦慮障礙患病率接近5%。也就是說100人,就有5個人遭受焦慮障礙的折磨。


情緒壓抑得越久,破壞力就越大,並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如同蝴蝶效應一般。


是時候該關注自己的情緒問題了。


但是,我們真的了解情緒嗎?我們的情緒問題是如何造成的?真正的情緒管理改如何做呢?我們卻不得而知。


首先要清楚我們的情緒問題從何而來。


01


「代際創傷」與「情緒困擾」


「我是個脾氣特別暴躁的人。尤其是對家人,總是肆無忌憚的發火,可是事後又經常後悔,對不起家人,而對於外人又總是忍著,特別兩極化。我該怎麼辦?」


「父母叫我做事情時我總是會莫名其妙的暴躁,我該怎麼辦?」


「每次和父母聊天就異常的激動,希望自己可以和他們成為朋友,而不是說教訓我,我也感覺到了自己心裡有強大的攻擊感。」

很多讀者來信里提到父母對我們情緒造成的影響。


有一個叫Tomas Plaenkers的德國人,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對某段時期給人造成心理創傷進行研究。父母經歷過創傷,那創傷會對父母這一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經歷過創傷的父母會過於強調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他們的情緒趨向於不穩定,可能導致對孩子的忽視和虐待,使孩子無法正常融入人際關係。


(1)經歷創傷的父母會感到極度的不安全感和想要成功的壓力。


因為集體創傷使人懷有極度的不安全感。他們會在生活中充滿擔憂,對成功懷有巨大的壓力,執著於努力奮鬥。他們希望能夠通過成功來保護自己,消除無助感。


當父母對我們的未來懷有巨大期望時,他們的內心或許在體驗極大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會傳遞到我們身上。


「我這一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考上好大學,錯過一份好的工作,你千萬不要重蹈覆轍……」


經歷創傷的父母會對孩子有著異乎尋常的成功要求,因而容易把自己會完成的願望強加在孩子身上,從而給自己的一種安慰和彌補自己的缺失。


經歷創傷的父母會和孩子過度捲入彼此的人生,邊界混亂,子女反而承擔著父母的「父母」或者「配偶」角色,需要去完成父母的未竟願望。


(2)經歷創傷的父母可能會對孩子造成情感上的忽視和虐待。

經歷創傷的父母缺乏和孩子的共情,會過度關注孩子是否「優秀」。


如果孩子「不優秀」,他們會容易在人格和價值上貶低孩子,諸如「你怎麼這麼笨」「你怎麼什麼都不會」。


這些情感上的貶低日積月累,會讓孩子覺得「我不值得被愛」,從而形成了下一代的自我認同。


而我們也會習得這種教育模式,習慣在與他人比較中貶低對方的方式,來表達對對方的期望,這就是創傷代際傳播的過程。


(3)經歷創傷的父母會對孩子軀體忽視,缺乏親吻和擁抱。


除去很小的時候,可以說,我和父母擁抱的次數屈指可數。


身體連接是人類連接的基礎,親吻和擁抱等軀體行為是表達情緒很重要的方式。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有一個心理學教授叫Matthew Hertenstein,他招募了一群志願者,讓他們去尋找一些陌生人,通過觸碰傳遞自己的情緒。然後這些志願者再詢問陌生人他們是否可以準確收到自己的情緒。


這次試驗中,大概有78%的情緒(無論是憤怒、恐懼、厭惡、愛、感激、同情、快樂或者悲傷)都能準確被感知。

父母長期的軀體忽視,會讓孩子很難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才有很多人說的


「我不是不想表達情緒,我是真的不知道怎麼表達出來。」


(4)經歷創傷的父母傾向於情緒不穩定,影響孩子的情緒狀態。


為什麼有人情緒這麼不穩定呢?跟父母有一定程度上的關係。


經歷創傷的父母會情緒上時而迴避冷漠,時而敏感易怒,和孩子之間很難建立起安全的依戀關係。


這樣會導致孩子不能在家庭中學會正常社會人際的規則和表現,因此長大後難以融入社會。


當我們無意識地吸收了父母壓抑的、沒有被充分處理的經歷、情感和情緒後……我們會努力使父母能夠走出那些創傷事件和負面情緒。


同時我們也要應付很多現實生活的問題,要完成自己的學業和工作,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這讓我們的成長顯得尤為艱難。


我們有些人,是在不斷的「修復父母」的情緒,而忽略和壓抑了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意識到情緒困擾時,需要觀察是不是和父母的情緒狀態相關,但要注意:父母是否經歷創傷不是絕對的,創傷對我們造成的影響也不是絕對的。

父母的情緒穩定嗎?他們會不會主動的、正確的表達自己情緒?他們會說「我愛你」,擁抱和親吻你?他們有沒有過度捲入你的生活?


而你呢,你是不是在完成父母的未竟願望?你有沒有在扮演修復父母情緒的角色?


試著不要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不要去強迫自己完成父母的未竟願望,學會用語言和身體表達愛,把代際創傷對我們情緒影響減少到最低,也許你的情緒困擾就沒有那麼嚴重了。


02


「變態勤奮」工作狂和瘋狂的「消費主義」


房價,房價,房價。一個永恆的主題。今年4月,北京房價再漲,北漂的年輕人們高喊著


「北京不要我了。」 不知不覺,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就是如此「成功」被房子綁架了。


「我還是要留在這裡,我沒有選擇。」大部分年輕人需要在大城市奮鬥打拚,因為這裡有更多的機會。


而這一群年輕人,很可能演化成現在我們常說的 「空巢青年」。在大城市打拚而遠離故鄉、親人,生活壓力讓他們選擇獨居,缺乏感情寄託,沒有家庭生活。


「中國大媽華爾街瘋狂炒房」「某地過度開發造成污染」「女大學生公開出租自己的時間,為買名牌包……」

調查表明,具有消費主義傾向的人佔到77.3%。過度的消費會使人認識不到自己的真正需求,人被「物化」,衍生出諸多心理問題。


牛津大學心理學家邁克爾·阿吉爾在其《幸福心理學》一書中指出:真正的幸福是被掩蓋了的社會關係、工作和閑暇。而在消費主義社會中,社會關係特別是家庭和團體中的社會關係被忽略了。


沉迷於消費主義的人缺乏思想和精神追求容易陷入空虛和壓抑。而生活較貧困的那部分人則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


同時,在互聯網時代看到不少「網紅」一夜成名,一天賺著普通年輕人一年還多的工資。彷彿只要「勤奮」就可以「成功」。


變態的「勤奮」、工作狂、完美主義已變成社會默許的主流價值取向。這種「成功」的高期望與現實的低成就的落差導致我們強烈的焦慮。


北大心理學教授徐凱文在《奔向猝死的自由 | 為何你在拚命地虐待自己的身體?》提出了對年輕人「過勞死」的擔憂。


「在一個瘋狂追求快速融資、快速成長、快速成功的時代,壓力和焦慮一定是如影相隨的……在過去三十年中,包括癌症、心臟病猝死、糖尿病、高血壓和各種精神障礙之類的疾病都成倍甚至十倍的增長,其背後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壓力水平遠遠超過了人們身心能夠承擔的極限。」


不管你有多想成功,我都理解。但,絕不是以健康和生命為代價的。


03


情緒管理,年輕人的必修課

情緒問題,從來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它也不僅僅是一個心理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


那我們自己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學會說出來。


「我很孤獨」「我特別焦慮」「我最近不開心」「我這幾天特容易憤怒」…..每一種情緒都在表達你的內在,每一種情緒都在告訴你:你需要向內看,照顧自己。


然後,學會情緒管理,是年輕人的必修課。


資深心理諮詢專家清流建議,「對於偶爾出現焦慮或抑鬱等情緒不用太緊張,可以先嘗試自己用實用技能調節,但長期出現情緒問題,有可能是心理問題,跟創傷等心理因素相關,光解決情緒問題是不夠的,需要專業人士的幫助。」


希望我們這一代能更為客觀地承認和接受心理情緒問題,主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尋求專業幫助。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去幫助父母這一輩,引導他們表達情緒,學會調節情緒,在必要的時候引導他們尋求專業幫助。


我特別喜歡的電影《一念無明》最後,出現這樣一句話:「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被拒創傷:被拒絕的傷與痛丨如何克服被拒絕的恐懼?
患產後抑鬱症,不是我的錯!
「天才醫生」英年早逝,他用死亡告訴你應該怎樣活著
為什麼現在人們體驗幸福的成本那麼高?
為什麼人會害怕尚未發生的事?

TAG:心理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朴燦烈,你牽動了我的情緒了,你說我要怎麼懲罰你呢!
如何才能「我的情緒我做主」?
看不懂孩子的情緒,該如何安撫?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為什麼你的情緒可能毀了你的健康,以及你該如何解決它
心理學:你最先看見什麼?測你應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哪張圖你看著最暈?測為啥最近你的情緒問題越來越嚴重!
孕媽情緒很重要,情緒不好會給寶寶帶來這些影響,你知道嗎?
你的情緒,你真的懂嗎?
我,並不完美。最近我是如何擺脫了自我怨恨和懷疑的負性情緒循環呢?
恕我直言:你這樣的情緒,腎病只會更加嚴重!
你和皮膚都有情緒,我應該先哄誰?
為什麼我會討厭我的舍友,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
如何才能拯救你最近的抑鬱情緒?
什麼是負面情緒?你尊重你的情緒了么?越大的情緒,包含著越重要的信息
當我有「情緒」時,你還會愛我嗎?
情緒無小事,孩子發脾氣是在向我們呼喚愛!如何回應很重要
你把最好的情緒,給了誰?
是什麼影響了你的情緒?
你了解自己的情緒嗎?
做情緒的主人!如何修鍊你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