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立坐卧皆養生!一輩子的壞習慣是時候改改了
俗話說:"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可這句老祖宗留下來的形體規範,在現代社會能做到的人越來越少。
小時候,媽媽和老師常說「坐直了」;工作後,長時間保持一個坐姿,導致頸肩酸痛……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能站著就不走著,成了不少人的真實寫照。
別小看生活中的各種姿勢,做錯了可能毀掉健康。《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養生和運動專家,傳授你一套生活中的最佳姿勢。
受訪專家:
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 張湖德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 陸一帆
上海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主任醫師 施明
行抬頭挺胸是精髓
低頭含胸、腳掌拖地、速度太快、胳膊偷懶,這是錯誤站姿「黑名單」上的前四位。
低頭含胸不僅最容易帶來疲勞,還可能影響心肺功能。
腳掌拖地給人邋遢、難看的感覺,還會危害關節、肌肉、足弓健康。
走路跟「急行軍」似的,可能會與人相撞,發生摔倒、交通事故等意外的風險也會更高。
胳膊「偷懶」是指,走路時人的雙臂擺動不自然,幅度過小。
正確姿勢
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教育走路要「抬頭挺胸」,這4個字確實道出了正確走路的精髓。
雖然走路動得最多的是腿,但眼睛、頭、下巴、脖子、肩、背、胸、胳膊這8個部位都是關鍵,需要你時刻「校準」它們的位置。
雙眼:平視前方3—6米處;頭要抬起,尋找一種「往上拉」的感覺;把縮著的下巴拿出來保證與地面平行。
脖子:要擺正,隨身體自然向前移動;雙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背部:稍稍向後收攏;胸千萬別含著,一定要挺起。
胳膊:保持上臂自然下垂,以30~45度的幅度在身體兩側自然擺動,這會讓你走起來更輕鬆,看起來更有氣質和威儀。
養生小技巧
走路時,還可以配合一些小動作,如拍手5分鐘、揉揉腹部等。腎不好的老人還可以踮起腳尖走5分鐘,通過按摩前腳掌內側和足大拇指來溫補腎陽。
立歪七扭八很傷身
仔細觀察馬路上的人,你會發現:有人年紀輕輕就彎腰探頭;背靠廣告牌,雙腳交叉;重心偏向身體一側……身體歪七扭八,這是錯誤站姿的通病。
更讓人吃驚的是,內髒的位置也會隨著站姿發生位移,站姿不正會影響內臟系統的正常代謝。
正確姿勢
平衡是正確站姿的第一大法則,讓身體各部分均勻受力。請要牢記一句站立口訣:一軸三平衡四彎曲。
一軸:脊柱要保持在垂直狀態,背部、腰部要直。
三平衡:雙肩、雙骶(相當於皮帶的位置)、雙下肢的左右兩邊,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
四彎曲:脊柱並不是一條直線,它有4個生理彎曲,即頸部向前凸、胸部向後凸、腰部向前凸、骶骨向後凸。
因此「軍姿」不是最好的站姿,因為肌肉過於緊張。站立時可以雙腿微曲,兩手自然平放。
養生小技巧
長時間站立很疲憊,可以閉上雙眼,頭朝天做個深呼吸,練習肺活量。
還可以雙手十指相扣舉過頭,頂撐撐身體;或者走動起來,甩甩手扭扭腰。
坐全身拍打健健腦
久坐本就是現代人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良姿勢無異於雪上加霜。最常見的有5種:
彎腰駝背眼緊盯屏幕;身體扭扭歪歪倒向一側;手托腮的「思考狀」;看似舒服的「二郎腿」;用頭和肩夾著打電話。
此時,如果從背面給脊柱畫張素描圖,會令你大吃一驚,因為「四彎曲」的脊柱生理弧線,被扭成了S型。
很多頸椎病、肩痛、腰背痛、靜脈曲張、眼部問題等都是因錯誤坐姿引起的。
正確姿勢
向大家推薦一個「123」原則。
「1」個數據是指60厘米。眼睛離電腦的距離應在60厘米左右。
「2」是指兩個幫手。一個是藉助靠墊幫助身體緊靠在椅背上,另一個是藉助書本、木盒等物將電腦「抬高」,保證視線落在電腦中央偏下一點的地方。
「3」是指三個角度是正確坐姿不可缺少的。手臂在肘關節處要形成直角,大腿與後背要大於等於直角(後背緊靠椅背),雙腿在膝蓋處形成直角。
養生小技巧
工作時,全身拍打法是最好的「健腦功」,能讓你緊張忙碌的精神放鬆下來。做法:沿著小腿、大腿、臀部、腰部、肩部、頭部一路用雙手拍打,每個地方10次;按摩太陽穴、百會穴、鳳池穴等,每個穴位各1分鐘。
用頭寫「米」字、干抹臉、拽耳朵也很方便,坐車或工作時都可以做。
每坐40分鐘要站起來走動走動,扭扭腰擺擺頭,哪怕喝水、上廁所都好。
卧向卧佛學好三點
半躺著看電視、蜷縮在沙發里、四腳朝天仰卧、雙手搭在胸前、「青蛙式」地趴著,都不是正確的卧姿。
它們可能會導致呼吸不暢,給內臟、肌肉增加負擔,甚至影響睡眠質量。
正確姿勢
卧佛慈眉善目,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右側卧。這種姿勢尤其適合老年朋友。
卧如弓。兩腿自然彎曲。
平心靜氣,排除雜念的心境。
對於健康人來說,右側卧位的睡姿能避免對心臟的壓迫,放鬆全身肌肉組織,消解疲勞。但是,有嚴重心臟疾病的人應聽取醫生建議,可採用坐位或半卧位。
養生小技巧
睡前平躺在床上,可以揉腹部健脾胃。
方法:圍繞中腹部,右手搭在左手手背以適中的力道逆時針揉30下,再換成左手搭在右手手背順時針揉30下。
關注瘦身的人,還可以花15分鐘做兩個動作瘦腰腿。
方法:平躺屈膝(雙膝的距離與肩同寬),用右手去摸左膝蓋,用左手去摸右膝蓋,雙手輪換進行15次。
然後,平躺雙腿伸直,上身不動,輪換讓左右腿與上身形成直角各15次。(生命時報記者 江大紅)
本期編輯:徐振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容我在你老去前,學會疼愛你!女人一生必做的檢查全攻略(為她轉)
※因為愛,談談心
※腰圍粗,除了你的褲子,這些器官也不答應
※【生命截句】人有心花盛開,花卻無心凋落
※容我在你老去前,學會疼愛你!女人一生必做的檢查全攻略
TAG:生命時報 |
※這些喝茶的壞習慣一定要改掉,不然談何養生?
※養生就是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
※養生專家:抓緊時間改掉這三個壞習慣,長壽一點也不難
※養生專家:儘快改掉這三個壞習慣,長壽並非不可能!
※等老了再養生?現在就開始吧,只要養成幾個小習慣就行了!
※養生白頭髮越來越多,你一定有這些壞習慣,趕緊改!
※從頭改掉不良習慣,養生要從娃娃抓起
※是時候在身體上做一些小動作了,這些都可以調養生性!
※養生女子養生,一定要注意這些……
※最養生的兩個小時你在幹嘛?難怪你一身病!看完就懂了!
※現在流行養生蹦迪!做一隻精緻的狗子,冬季養生走起!
※餐後半小時是養生好時機,如何養生更有效
※最受用的幾個養生習慣,養生沒有想像的複雜
※養生是養成自己的生活習慣
※注重養生,先改掉這5個影響健康的壞習慣,好多人都忽視了!
※乾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習慣,不起眼卻對健康有害,如何改變這些?養生要趁早,快get吧!
※既然決定養生了,那就每天改變一點
※注重養生、改掉壞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心臟健康!
※飯後胃總是不適?主要因為五個習慣,養生先養胃,這五點很重要!
※養生的重點其實就是生活細節,從改變小習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