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學生陷「辱華」爭議:公共場合演講,客觀比表達更重要

留學生陷「辱華」爭議:公共場合演講,客觀比表達更重要

近日,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中國留學生楊舒平作為全校學生代表上台發表畢業演講,因其「不當言論」被網民炮轟,台下的中國留學生也是尷尬不已。目前楊舒平已經道歉,但輿論的發酵還在持續。

一位女留學生的畢業演講,在短時間內發酵成了一起「公共事件」,各方言論可謂爭執不休,不少網友義憤填膺,或是「人肉」女留學生,或是對其攻擊謾罵。總之,圍繞這段演講,社交媒體上的爭論可謂此起彼伏。問題在於,和之前眾多「辱華」事件一樣,我們爭論的目的,是為了呈現一個更真實、完整、豐富的中國社會,而不僅是對於一些個體人物的不合理表達,實施和她類似的「情感宣洩」。

關於這段視頻內容,評判是否「辱華」已經沒有必要,不然就會像一卷裹腳布一樣,道不清也說不明,但通過這段演講,一些細節倒值得注意。比如,視頻中所提的「我準備了五個口罩,離開達拉斯機場時,本來想戴上,卻發現這裡的空氣如此香甜」。很明顯,這樣的措辭有誇大之嫌,即便她的描述結合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但毫無疑問,這種描述很大程度上是片面化的中國現實。

在演講過程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表達的前提,是尊重事實本身,而不是通過矮化一個地方,去讚美另一個地方,否則很難讓人覺得客觀。雖然,在這段視頻中,不少人看到的是言論自由、公民參與等內容,如果將這些辭彙的語境剝離開來,會發現該留學生在闡釋自己的感想時,也用了一些極具主觀色彩的語句。比如「霧氣粘在眼鏡上」「呼吸變得困難」,類似誇大事實為自己論點服務的做法,無疑也是一種概念偷換。

它在潛移默化中,會讓在場的外國學生或者說是不了解中國的學生認為,「原來中國的空氣已經如此糟糕,原來中國人整天生活在一片陰霾當中」,可事實真是如此嗎?其實不然,在這個過程中,女留學生的描述,被自己所誇大,也被他人所放大了。能夠被理解的是,在公開場合的演講,如果不使用一些誇張性、文學性的修飾和描述,很難吸引觀眾的注意,但僅僅是為了豐富演講效果,迎合觀眾文化旨趣,那麼演講本身就是不太客觀和公允的。

坦率地說,這位留學生的演講視頻,還談不上「辱華」,民眾也不必上綱上線。正如有人認為,既然認為視頻中對中國的描述不客觀、不合理,那麼就請找出與之相對的合理性證據進行反駁,而不是陷入非理性的思維,對其各種「貼標籤」「扣帽子」。反過來講,公眾不妨將此事視為一種隱喻和反思,既是對國內空氣質量的隱喻,也將其視為對一些以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人的諷刺。

需要強調,一個人代表不了一個國家,一個國家的真實樣貌也並非外界某些人想像的那麼不堪。在公共場合的意見表達,需要更加客觀和真實的依據進行佐證。如今的社交媒體同樣也是公共場合,在面對他人不切實際的描述,以及一些煽動性言論出現的時候,民眾不妨多一點理性和自信,樹立起強有力的文化心態,挺直自身的文化脊樑,過於敏感和情緒化的反應只會陷入無意義的內耗。

宋 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中青評論 |

您可能感興趣

尊重生活的客觀
英國人如何看待鴉片戰爭,部分人比較客觀,有的觀點太扎心
不要悲觀,也不用樂觀,你只需要客觀
現代科學中,最深奧的課題,就是客觀時空與主觀意識的關係之謎
「此花不在汝心外「,哲學的整體與客觀
公正客觀評價,華晨宇綜合實力不如霍尊
專訪|徐洋教授:應客觀看待幹細胞再生醫學的發展
錢穆:不要以為學問是客觀的,其背後必有主觀的「人」
中越戰爭,國際如何評價這場戰爭?德國客觀,美國說法讓世界意外
客觀評價:博人傳之火影忍者新時代
不客觀,但有意義——「原創」與「抄襲」之爭
咸豐重寶,客觀的市場精品難求
哲學的終極整體與客觀 心之學的辯證法
幸福的人,生活是客觀的
客觀地看待自己的身心活動上篇——客觀的立場是解脫的前提
客觀評價張學良的一生?
劉國梁客觀評價乒協新政策,但球迷卻表示:別說大實話
張衛平解說再引爭議,球迷表示:不能做到中立與客觀就不要做解說
理解生活的主觀與客觀
陳赫回應《愛情公寓》差評太多:覺得很好看就要客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