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正視慢性病用藥的不良反應,善莫大焉

正視慢性病用藥的不良反應,善莫大焉


慢性病是一類病程長且較難治癒的疾病,最為老百姓熟知的的是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及其引發的相關心腦血管疾病。為了控制癥狀,防止病情不斷的發生、發展乃至惡化,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服用藥物來進行干預。是葯都有三分不良反應,當人們患有慢性病且需長期用藥時,藥物的不良反應往往會讓患者產生拒、畏心理。那麼,面對慢性病的危害與長期服用藥物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患者應當如何正確對待呢?


藥物可以診斷、治療或預防疾病,同時也有可能引起一些與治療目的無關的反應,之所謂不良反應,這就是藥物所具備的兩重性。患者在用藥時,應當知曉藥物的不良反應是確實存在的且合理、安全使用下完全可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發展乃至規避之。


常見藥物的不良反應

o高血壓


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為了控制血壓達到目標值,需長期服用降壓藥。常見的降壓藥有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類)、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類)、鈣拮抗劑(CCB類)、中樞性降壓藥等。


服用降壓藥物時,可能會引起相應的不良反應,如利尿劑氫氯噻嗪可能會引起血鉀降低,尿酸升高;β-受體阻滯劑可引起心動過緩,誘發支氣管哮喘、高血糖、高血脂等;ACEI類的藥物可能會引起患者夜間的咳嗽、血管性水腫等;鈣拮抗劑中的二氫吡啶類可引起面部潮紅、頭痛、踝部水腫、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偶而還可以導致血糖升高;非二氫吡啶鈣拮抗劑可能會引起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等不良反應;ARB類降壓藥可能會引起頭暈、噁心等不良反應;中樞性降壓藥可能會引起體位性低血壓、性功能減退等不良反應。


o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常用治療藥物有胰島素、磺脲類藥物、雙胍類藥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素促分泌劑等。


胰島素可引起低血糖、過敏反應、胰島耐受、注射部位脂肪萎縮等不良反應;磺脲類藥物的不良反應有低血糖,少見皮疹、水腫,有一定的肝、腎損害等;雙胍類藥物,如二甲雙胍主要的不良反應為消化道反應,如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還有引起乳酸中毒的可能;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的不良反應主要為胃腸道反應,如腹脹、排氣增多等;胰島素增敏劑的不良反應有水腫、低血糖、頭痛、貧血、肝功能損害等;胰島素促分泌劑的不良反應有皮膚過敏反應、心血管不良反應、低血糖等。


o高血脂


高血脂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和死亡密切相關。目前高血脂以藥物治療為主,常見的降血脂藥物有他汀類、貝特類、煙酸類、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等。


他汀類的不良反應有肝功能異常、肌病、血糖升高、消化道不良反應、頭痛、過敏反應等;貝特類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腹脹、腹瀉、肝功能損害、過敏反應、肌病等;煙酸類藥物有過敏反應、消化道不良反應、頭痛、肌痛、肝功能損害、皮膚潮紅等;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有肌痛、過敏反應、肝功能異常、消化道不良反應等。

疾病的合理用藥知識點


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合理的用藥可以有效的規避或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的發生。在服用降壓藥時,宜用長效降壓藥物(1天1次用藥的控緩釋製劑),按時按量用藥,不宜私自加減量或私自換藥,若要停葯,應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逐步減量停葯,且需歷經一段較長的時間,以免停葯後的血壓反跳。在服用降壓藥時,不宜不測血壓,憑感覺用藥,也忌降壓過快,平穩降壓是最為妥當的。


糖尿病患者在用藥時,首先應當注意規律的飲食,監測血糖。其次在適宜的時間點服用藥物至為關鍵,如二甲雙胍可在餐中或者餐後用藥,可以顯著減少藥物的胃腸道不良反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需在吃第一口飯時咀嚼服用。還有,在用藥時可以通過聯合用藥的方式,這點對於減輕糖尿病藥物的不良反應是有效的。最後,在用藥劑量上,應當循序漸進。


在服用降血脂藥物時,若出現肌肉疼痛、肝功能異常的情況,應當停葯,並就醫。此外,還可以加服一些藥物來預防慢性病用藥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如服用抑酸藥用於降低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而引發潰瘍的風險。


藥物的不良反應,正視、監控、減少、規避!

是藥物,不良反應必然存在,但並非每個人服藥後均會出現不良反應,即並非所有的不良反應均會發生,即使發生,往往也都較為輕微。患者不能因為藥物可能存在不良反應而不去用藥,「因噎廢食」不可取,「是葯三分毒」的說法也存在偏頗。以ACEI類的降壓藥物(普利類降壓藥)為例,因其影響了患者緩激肽的水平,所以有夜間咳嗽發生的可能,且亞洲人緩激肽水平本身就較高,所以出現咳嗽的比例較歐美人多見。事實上ACEI類降壓藥是一類非常經典且性價比高的降壓藥物,瑕不掩瑜,一旦患者不出現夜間咳嗽或咳嗽輕微患者可以自行耐受,該類藥物仍屬好葯,一直還是臨床首選。大家應該正視不良反應,並非藥物一出現不良反應就要棄之不用。同樣的,新葯不良反應少但上市時間短,用藥經驗亦少,存在不良反應積累的隱患。正確的做法是在醫生、藥師的指導下,權衡利弊,選用合適的藥物、正確的服用時間點,個體化給葯才是正道。


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藥物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肝腎功能損傷、電解質紊亂、肌肉疼痛等,應當在用藥前後定期監測相關的生化指標。用藥時也需要分清倒底身體不適是由疾病本身引起的還是由用藥的不良反應引起的。如高血壓患者的頭暈癥狀在低血壓時也可能會出現,此時患者應當監測血壓,以確定是否是由於血壓未達到目標值抑或是由於藥物的不良反應所引起的,只有這樣才能規避加大用藥劑量而引發血壓驟降的風險。


患者應當意識到在慢病治療上循序漸進的重要性,用藥時不能為了快速達標而加大用藥劑量,徒增用藥風險。同時即使在相關的指標達標後,也不能私自停葯,以免指標反跳,疾病反覆。在用藥時,應當謹遵醫囑,按時按量用藥,不應憑感覺按需用藥。患者在長期用藥時,應當對藥物的用法用量及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加以了解,這絕不僅僅是醫生和藥師的事情。還應該定期檢測相關的生化指標,以免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如肝腎損傷等。患者在出現相應的不良反應時,應及時的停葯並就醫。此外,長期用藥時不應參照以往的處方直接找醫生開藥、服用,應當在檢查相關的指標後,由複診醫生確定藥物的進一步治療方案——維持或者調整。


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醫患雙方都應該正視之,監控之並減少其發生和發展,當然能規避就更好了。但一味地畏懼藥物的不良反應,甚至放棄治療,那真是因噎廢食了。慢性病需要長期甚至終生用藥,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正確認識、處理,善莫大焉。

更多內容請點擊此處 我的診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問醫生 的精彩文章:

我的2017年05月03日診間日記
怕死沒有錯,貪生是一種病,麻醉醫生談
那些年我們治過的「神經」病人—打麻將也要淡定

TAG:愛問醫生 |

您可能感興趣

不懂藥性,治病用藥又怎會得心應手!
不良反應——臨床常用藥物也要注意
吃完降糖葯感覺胃不舒服正常嗎?胃腸道不良反應的常用藥物
慢性萎縮性胃炎,如何用藥?
急性痛風關節炎可用哪些止痛藥?不同情況用藥不同,你用對了嗎?
這個常用藥物有致命性不良反應,我們應該怎麼做?
這種常用藥危害大,用錯悔恨終生,女性尤其要注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提高用藥依從性
慢乙肝干擾素知識,用藥周期短與持續應答,但不良反應較為常見
遇上肝功能異常,冠心病患者的用藥怎樣調整?
用藥不當的危害不亞於吃錯藥
3類腎友常用藥物「有毒性」,醫生卻說:這樣用治療效果很不錯
針對不同的癬病選擇正確的用藥
理性對待中藥的副作用,合理用藥,預防藥物的不良反應
孕期反酸、燒心癥狀嚴重,妊娠反應還是消化疾病,如何用藥?
孩子經常感冒,胡亂用藥嚴重危害身心健康,合理用藥需這樣做
乙肝患者應該如何用藥,越貴越好?對症用藥是關鍵
治病用藥的劑量不是量大才有效果
智慧服務標準:慢病患者用藥難將大為改善
治療子宮腺肌症,卻得了胃潰瘍,女性用藥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