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互聯網將繼續對全球化產生深刻影響
「全球化的腳步不會停止,互聯網將繼續對全球化產生深刻影響,這是發展中國家和中小企業的機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2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馬雲說,在阿里巴巴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他關注的重點還是中小企業。政府提供政策,國有企業主要負責基礎設施建設等搭建平台的工作,商業活動的主體還是民營企業,即大規模的中小企業。
他表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化只讓少部分發達國家和大型企業受益,而科技革新和互聯網的出現就是要打消隔閡和壁壘,讓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農民、年輕人都受益。電子商務是為大多數人而生,阿里巴巴和中國電子商務的全球化應該帶給當地中小企業更多的生存空間,幫助他們拓展市場、提高技術,同時給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
馬雲指出,阿里巴巴呼籲推廣「全球電子商務平台」(eWTP),希望通過這一平台為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創造更自由的貿易環境,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全球化,目前已獲馬來西亞、泰國等國支持和響應。
馬雲2016年提出的eWTP,是阿里巴巴積極推動的自由貿易「數字絲綢之路」,提供支付、物流、倉儲、換匯、通關、保險一站式服務,幫助全球中小企業參與國際貿易。
馬雲說,此次阿根廷之行主要目的是依託電子商務平台幫助阿根廷將牛肉、紅酒等商品出口到中國,並藉助阿里巴巴平台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赴阿旅行。
他坦言,電子商務要在阿根廷普及還需解決很多問題。物流成本是最大問題,有些阿根廷城市間的陸上運輸成本甚至超過阿根廷到中國的海運成本。互聯網連接、金融體系建設、進出口關稅等問題也需解決,但阿根廷政府表現出強烈的合作意願。
馬雲對阿根廷未來電商發展充滿信心。「阿根廷擁有世界最優質的農產品。去年的『雙十一』,阿根廷紅蝦一天就賣了57萬美元。」
談到互聯網技術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馬雲認為未來的互聯網就像電一樣,既沒有邊界,也並非高科技。過去20年的革命是互聯網技術,未來30年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時代。
馬雲強調,互聯網正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線上線下加上現代物流零售模式的出現,賣家更要學會如何去服務。未來製造業方向正從標準化、規模化走向定製化、智能化。技術的核心不再是晶元、PC操作系統、資料庫,而是雲計算、大數據、移動操作系統、人工智慧等。
「未來可能不需要數據分析師,因為機器人可以做得比人類更好;30年後,《時代》雜誌封面登出的年度CEO可能是機器人;過去人們一天要工作16個小時,現在是8小時,未來或許縮短到4小時。」馬雲這樣暢想互聯網帶來的改變。
馬雲說,互聯網改變了傳統貿易模式,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互聯網結合,將為世界提供巨大的發展機遇。未來以電子商務為主的貿易方式,將使全球貿易更加透明、開放、公平。


※主流應用拋棄Apple Watch 庫克卻還在「嘴硬」
※水滴直播再回應課堂畫面被公開直播:系用戶主動分享
※永安行侵權案原告舉報證監會發行部 要求暫停前者IPO
※易到風波背後的法治引線:充值的龐大資金池如何監管
TAG:cnbeta |
※經濟全球化對中國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
※透過微影再次牽手派拉蒙,看中國互聯網電影公司的全球化進擊之路
※法國智庫學者:「去全球化」代價巨大 經濟全球化仍將繼續
※中國為何沒有出現「逆全球化」「逆全球化與新全球化——當今世界走勢與中國發展」圓桌會議之二
※劉永好談全球化:現在已是全球市場與資源的大結合
※梁建章:中國優勢將推動攜程全球化成功
※龔群:全球化以及對中國哲學的挑戰
※中國家電全球化併購繼續上演
※特朗普在聯合國演講,反對經濟全球化,受到觀眾嘲笑
※達沃斯開幕,特朗普對陣全球化聯盟?
※小米電視首次登陸印度 全球化戰略正式啟動
※收購海外房產互聯網公司「溫房網」,打造全球化互聯網地產交易平台
※呼啦圈與全球化
※陳春花:面對全球市場,要有全球化思維、本土化行動
※Go,出海邁向全球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佛教
※美國正在閉關鎖國,中國徹底全球化!(深度)
※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去全球化及中美「脫鉤」可能將導致危機
※李揚:傳統全球化受到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推進新全球化範式
※大疆回應在美設廠:首次海外設立生產線,全球化發展的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