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雞蛋、煮麵條、煮餃子等,要想煮東西好吃,你得掌握這些技巧!
1、煮雞蛋:有個黃金8分鐘
煮雞蛋看似簡單,卻很有學問。若煮法不當,不但口感不好,還會破壞雞蛋中的營養成分。因此,煮雞蛋一定要恰到好處,最好煮得嫩一些,兼顧口感和營養。
先把雞蛋放入冷水中,大火先煮開,然後保持沸騰狀態再煮3~5分鐘,把火關掉,用餘熱把雞蛋再燜一會兒,一般需要8分鐘左右。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狀態最健康,蛋清柔嫩,蛋黃剛剛凝固,吃起來鮮嫩不噎人。
2、煮玉米:帶兩層皮
煮玉米很簡單,然而味道卻千差萬別,奧秘可能就在於玉米皮。
煮玉米時,去掉外皮,留兩層挨著玉米的皮,將長長的玉米須剪去一部分。玉米清洗乾淨,將留下的兩層玉米皮再合攏,鍋里加入足量水,放入玉米煮。中途可將玉米翻一面,煮熟即可。
3、煮麵條:冒氣泡就下面
大多人習慣先把水燒開了,咕嘟咕嘟的了,再放挂面。其實,煮麵條最好的時間是在水被燒開前的幾分鐘,當看到鍋底有小氣泡飄上來的時候,就可以把面下鍋了。這樣煮出來的面勁道、不粘。
4、煮餃子:澆三次涼水
煮餃子時,首先注意多加一點水,如果鍋里餃子過於擁擠,就很容易煮破露餡。水開後放入餃子,用勺子按照固定方向輕柔地攪動。開鍋後,稍加一點水,重複3次,餃子基本也就熟啦!加涼水,就是為了將餃子皮和餃子餡都煮熟。純素餡的水餃一般加1~2次涼水就可以。
5、煮豆漿:沸騰後等幾分鐘
未煮熟的豆漿含有一些抗營養因子,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產生脹氣、腹瀉、噁心等不適癥狀。因此,豆漿一定要在真正煮沸後才能飲用。
當豆漿煮到85℃~90℃時,會產生一些表層的浮沫,這是「假沸」現象。自製豆漿時,應在溫度達到100℃後,繼續加熱幾分鐘,才能放心食用。
此外,一般煮熟的豆漿會比較香,未煮熟的豆漿會有生黃豆味,也可依靠味道來辨別豆漿是否徹底煮熟。
6、煮牛奶:別煮到沸騰
通常,牛奶消毒的溫度要求並不高,70℃時用3分鐘,60℃時用6分鐘即可。如果煮沸,溫度達到100℃,牛奶中的乳糖會出現焦化現象,而焦糖甚至會誘發癌症。其次,煮沸後牛奶中的鈣會出現磷酸沉澱現象,就是我們看到的一小塊一小塊浮起來,像豆腐花一樣,反而降低了牛奶的營養價值。
7、煮肉丸子:浮起來後等5分鐘
很多人點火鍋喜歡點各類的丸子,丸子扔鍋里煮沸浮起來,就熟了嗎?
將肉丸放到了滾開的湯鍋中,兩分鐘後肉丸浮了起來,此時將丸子撈出來,用一種特殊的溫度計探測溫度,結果顯示肉丸中心溫度為45.4℃;重新將肉丸放入滾鍋中加熱,5分鐘時撈出再測,中心溫度達到了72.3℃。
專家表示,高於70℃的溫度才能將絕大部分致病菌殺滅,此時的肉丸吃起來才不會有問題。
本文參考資料:2016-11-10健康時報網《煮雞蛋有個黃金8分鐘》、2016-08-16健康時報網《很棒的煮玉米法》、2016-01-04健康時報網《豆漿如何煮才安全?》、2015-08-18健康時報網《牛奶煮沸更營養?喝錯傷身》
版權聲明:歡迎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值班主任:楊小明 本期編輯:王真


TAG:健康時報社 |
※蛋糕師傅:掌握這幾個技巧,電飯煲也能做蛋糕,又香又軟又好吃!
※西紅柿炒雞蛋這樣做,雞蛋鮮嫩更好吃,掌握方法能用一輩子
※西紅柿雞蛋湯很多人做錯了,掌握這個技巧,雞蛋滑嫩湯汁濃郁!
※怎樣把雞蛋炒得又香又滑嫩?只要掌握這些小技巧!
※掌握這個技巧,絲瓜怎麼炒怎麼好吃,不輸餐廳大廚做的
※韭菜盒子:掌握「這1個」技巧,煎出來的盒子又香又脆,特好吃!
※電飯煲也能做蛋糕?只要掌握這幾步,沒烤箱也能做蛋糕
※春天一定要吃的韭菜鮮肉水餃!掌握這幾個小技巧,韭菜不出水,皮薄餡大,味道特足!
※電飯鍋也能做「蛋糕」,只需掌握這3步,香甜鬆軟,好吃不膩
※掌握這套醬汁的配比,你的菠蘿咕咾肉能甩飯館幾條街!
※掌握這個熬粥技巧,你熬的粥棉滑美味還香甜,你會嗎?
※你真的會做糖醋排骨嗎?掌握了這五個小技巧,想做得不好吃都難!
※牛腩要煮得又軟又爛,掌握好這些竅門,煮出來的牛腩鮮酥可口!
※給盆栽澆水要掌握這些技巧,不然澆啥死啥,尤其是君子蘭、綠蘿、茶花等
※粉絲只能涼拌?掌握這個訣竅讓你做出大廚的味道,把飯都省了!
※西紅柿雞蛋湯這樣做最好,只需掌握一個訣竅,做出的蛋花又大又薄
※豆角餡大包子這樣做特美味,只需掌握這樣技巧,吃飽了還能吃1個
※這些喝茶小技能,愛喝茶的你都掌握了嗎?
※獅子頭怎麼做最好吃?掌握這些訣竅,家常菜也能做出大廚味!
※做麻辣臭豆腐好吃的訣竅,掌握這一點,給肉都不換,一冬天吃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