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曰:君子有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視思明:觀察事物,就要徹底明白,怎樣才會真的明白?就是對一件事要正、反、前、後、上、下、是、非每個角度都要去觀察思考,你才會明白。
聽思聰:不論聽到什麼,一件事,一種觀念,一個理論,一種言論,都不可人云亦云,要以自己的智慧去判斷,去取捨。所以要聽逆耳之言,要聽遠方之言,逆耳之言可以省思,遠方之言可以攻錯。
色思溫:子夏問孝,孔子答曰:「色難」。色,就是臉色,一個人的臉色,充分代表你的內心情感。面對著他人,自已的臉色,是和藹可親!還是拒人於千里!是不急不緩,還是煩躁不安!色思溫,溫者不冷不熱,恰如其分。
貌思恭:貌者就是一個人的儀容、儀態。無論是言談、服裝、態度、在任何場合,要給對方一種要謙虛、恭敬,尊重的感覺,不可嘻皮笑臉,玩世不恭的樣子。
言思忠:忠,首先要做到的是「忠於自己」,不做違背良心,違背道德的事。然後才能做到忠於人,忠於事。對事竭心儘力去做就是忠,忠與信是不可分的,言而有信是做人的根本,誠實是最好的做人態度。
事思敬:事無大小,也無貴賤,做好一件事,做完一件事,就是敬業。社會上有百行百業,所謂的行行出狀元,你選擇了做什麼,就要尊重你的選擇,以負責、盡職的態度去做,自會出人頭地。
疑思問:有了疑難的問題,要不恥下問。旬子勸學篇中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韓愈的師說上也說:「人非生而知之者,熟能無惑?」學問之廣之大,無人能通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知就問,何恥之有!
忿思難:當怒火滿腔,將要暴發時,要想一想如果你的怒氣發完之後,會有什麼後果?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而皆中節謂之和。所以當你不能掌握喜怒哀樂發而中節時,就要剋制自已的情緒,以免招禍。
見得思義:面對垂手可得的利益時,是否應該最先想起「義」字?義者,適不適宜,正不正當,合不合理之謂。適宜、正當、合理,得之可也。


※學習《聖教序》應注意的筆畫和結構
※中國書法玉律一十四條
※《鐵線·篆書》字帖 唐謙卦刻石集
※鮮為人知的晚明書壇巨匠倪元璐
※古人怎樣製作古墨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至聖孔子,亞聖孟子,他們是中國古代聖人!
※大聖老子、文聖孔子、詩聖杜甫,細數中國聖人!
※為何孔子是華夏漢教的聖人?
※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聖人」,孔子第二,第一孔子都得叫他老師
※J 君讀聖人老子
※孔子如何成為聖人?
※《莊子》道家老子的「聖人」,莊子的「真人」,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為啥能尊稱聖人
※孔子為萬世師表,在世聖人。那麼你知道孔子的老師又是誰么?
※中國第一位聖人,那就是孔子的教師——老子!
※孔子與老子所指的聖人是同一類人嗎?
※釋迦摩尼、太上老君、孔子、耶穌、聖人哲人幾乎都不立文字
※楊朱和孟子誰才是聖人?
※中國五大聖人,兵家始祖姜子牙,道家創始人老子,傳奇人物鬼谷子
※道家三位聖人,老子、莊子、關尹子,一人一句經典,用心謹記
※孔子見南子:聖人也免不了的流言蜚語
※孔子被稱「聖人」,康熙祭拜孔子卻不下跪,大臣一妙招立馬跪下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孔子他是真君子?還是偽聖人?
※習作:聖人中的聖人-孔子
※歷史故事——聖人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