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一篇·融世之為與治學信仰

大一篇·融世之為與治學信仰

當今大學者,需溫情於生活,鑽研於學術,明志於使命,忠誠於所愛,奮鬥於內心所屬之路,方可成就自身而無悔年華矣。——2014年初

GIF/987K

編者按:又是一個夏天,與盛夏一同留下的不只有離別。大學四年,雖沒有留下什麼日記的習慣,倒是留下了不少年中與年終總結。一年一年又一年,在不同的歲月里,遇見不同的人,看見同樣卻又不一樣的自己。這個系列,將把大學的四個階段的不同思考放到一起,去拼湊出一條關於成長的心路。

何為融世之為,何為治學信仰?吾認為乃大學應學二事也。

融世者,為與社會融合之意。即處世之道,健全人格,理解責任等非學術能解之惑之所解。與人之和諧共生,與情之理智處之,與財得失泰然;抑或權術、管理之理,交往、駕馭之術,均為融世之為。

治學者,為學習所攻之科無旁騖抑或少有旁騖者。今之所設學科,有其需、有其理。或理論、或技術,凡一學科之泰斗者,必有其用武之地。攀學術或實踐之高地者,必有大舞台,以示才幹。 而治學並非單純習得知識,而是習得能力、態度、思維等等。

吾認為大學之使命在此,無論其學科若何,均因找準定位,攻其高低。理論者,應推動學術發展海以充實學科為後世之學奠基;實踐者,應踏入社會,鑽其實際,謀其優變;實業者,應全其方法,以熟練技巧,再謀創新;職能者,應了解組織內部,以良性細胞為使命,以維護機體正常運作。此之為人之社會使命。

但吾觀大學部分學子之弊在於浮躁,實乃個人之信念目標缺失。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抬頭,而缺乏使命責任感。此真為大學之痛,更為個人、學校、社會之不幸。但此實為全部學子乎?非也。大學之謀世、治學之風,作用仍在發揮之餘。

人之立世,先為安身立命。學,先為生計,後為當世。若能及未來,可立後世之功者,更為偉人。

大學者,當為其校之學風,學生之氣骨之養成負有責任。謀世者,乃融入社會也;治學者,乃當代大學生之所實為生計、貢獻發散之學也。若大學能教受如此,則應出浮躁而入學思之境!若否,學生也當求新方法,尋新道路,以已有之途徑,充實自己,不辱使命,不負時光。

行於奮進與前行之路,卻不可偏廢生活之趣;雖擁其生活之趣,亦不能忘其前行之志!吾認為為人者因遵以下五條:

一、溫情於生活。即對待生活應有熱情。心向溫暖,便處處溫暖。溫情與生活,更多的是學會享受生活的每時每刻,在平凡中尋找生命之美。

二、鑽研於學術。即對待學習應有治學態度。

三、明志於使命。要有使命意識,要有信仰,有矢志不渝追求的小目的大目標。

四、忠誠於所愛。即要忠心於所愛之人之物,樹立責任意識,銘記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五、奮鬥於內心所屬之路。即當下所做的一切,需為內心所屬之路。志者,來自信念、責任、堅守,自心之深思熟念。

所以,當今大學者,需溫情於生活,鑽研於學術,明志於使命,忠誠於所愛,奮鬥於內心所屬之路,方可成就自身而不悔年華矣!而大志之立,即擁有信仰,為立足之本。

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縱觀歷史,能為百年之雄傑,已屬鳳毛麟角。而今日之中華,亟盼出現的,不是百年之雄傑,而是數千年一遇的曠古英豪,方能將這個民族於數千年一遇之末路窮途中拯救出來,為民族的生息延續,為中華之重新崛起開出一條全新的生路。如此曠古英傑錐藏何處,當然未可逆料。一個人的作為大小,本源於志向高低。無志者,天才可歸於庸碌;有志者,壟畝亦可飛鴻鵠。修身應以立志為本。

自今日起,明三千年一遇之大勢,立三千年一遇之大志。以天下為己任,由此而磨礪意志,砥礪品行,努力學習,奮發圖強。以捨我其誰之大氣魄、大擔當,肩此重任以待來日。則他日改天換地,為我中華開數千年之新篇的曠古英豪,又焉知不在諸位之中!

有道是:

大河浪轉前程拒, 雲海漫捲入谷白。

不見疾風有何懼?執志撥雲金光來!

張宇通

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五日

於內蒙古大學南校區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幻章 的精彩文章:

在內蒙古大學的一百件小事

TAG:幻章 |

您可能感興趣

全體文化人三鞠躬緬懷:國學大師饒宗頤談讀書、治學、修身之訣
國醫大師張大寧談治學與臨床
鍾泰的治學之路
醫學科學屬性是中醫學的根本屬性!聽國醫大師張大寧談治學與臨床
春聯政治學:島內政治人物的必修課,一門大學問
史學大師陳垣的治學人生
三國時期蜀地學風:吸納荊州治學方法,繼承漢代古文經學
第十一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分論壇綜述
學者:一位政治學者對AI人工智慧革命的一些思考
治學垂範百世 育人教澤流芳——追憶社會學家鄭杭生
英國約克大學副校長談中英學術合作新機遇以及治學經驗
文學研究者必須學一點創作——程千帆的一個治學「秘訣」
楊福泉:歷史民族學家何耀華的治學之路
新書推薦:民族考古之路——我的治學生涯︱宋兆麟
學貫中西,治學嚴謹——王國維
第十一屆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術共同體年會在京召開
中正或弔詭?術不離道——朝三暮四的政治學經濟學啟示
教研相長 厚積薄發——趙逵夫的治學育人之道
謝國幀:我的治學經歷
「科學」的字面意思是「分科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