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陽,冬天遠離手腳冰冷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每年的夏季是養陽的最佳時機,所謂養陽,其實就是要保養人體的陽氣和補養人體的陽氣。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我們對於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具有較強的適應性,「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精」。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與自然界密切相關,夏季是自然界陽氣旺盛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活躍的時候。中醫的特色治療方法------灸法,具有很好的溫補陽氣、驅散寒氣的作用,所以每年的夏季尤其是三伏天,前去醫院做灸療的人很多,灸療對緩解人體虛寒、四肢冰涼、月經失調、精神疲乏、腸胃虛寒的病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夏季如何養陽?
每年的三伏天做灸療,堅持做1個月左右,到了冬天就會感覺身體狀況明顯好轉,不覺得疲勞、不久的怕冷、不覺得腹部疼痛、不覺得腰膝酸軟等。
推薦灸療方法:
1、隔鹽灸神闕穴(肚臍):用青鹽把肚臍填滿,用艾炷或艾條熏烤,1次40分鐘左右,連做1月左右。
2、艾灸足三里穴:用艾炷或艾條溫灸,只要堅持做,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關注「名醫匯」頭條號,及時掌握更多疾病知識更新動態。點擊「名醫匯」下方導航欄,即可享受免費預約挂號服務!
文章參考:
寧夏中醫研究院 針灸科 冶尕西 主任醫師
陝西省中醫醫院 呼吸科 李耀輝 副主任醫師 副教授


※2個穴位解決失眠,一覺睡到大天亮!
※8則驗方治牙痛
※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4個偏方
※濕氣重?穴位按摩搭配食療,祛濕效果翻倍!
※治療慢性咽炎的一個有效偏方
TAG:名醫匯 |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天陽氣怎麼養?
※也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什麼鬼?
※夏季養陽驅寒法:隔姜灸!
※夏季養陽氣,膏方驅寒邪
※夏天怕冷是陽虛!夏季養陽可提升抗病能力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天養生首選菊花
※小暑至,盛夏始,春夏養陽,就靠三伏貼!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理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溯源
※井水為什麼冬暖夏涼?春夏養陽也是這個道理!
※夏季養生——順應時令,夏季養陽
※二十四節氣之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養生堂」總是畏寒怕冷,夏季養陽祛寒正當時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艾灸後出現這些表現不必慌張
※《黃帝內經》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時節倒春寒,女性需要保養好陽氣
※夏天吃對火鍋能祛濕養陽
※中醫講夏季養陽是順應四季變化,夏季養生重在「養心養陽」!
※夏天是最佳「養陽」的季節,要做到晚睡早起少喝冷飲開始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夏季如何將中醫理論融入到食譜中,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