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為什麼會有濕氣,濕氣到底是怎麼回事?濕氣究竟困擾了多少人?

人為什麼會有濕氣,濕氣到底是怎麼回事?濕氣究竟困擾了多少人?

近幾年人們越來越注重養生,因此濕氣這個詞,越來越被大家熟知,主要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人太多了。人們也試用了各種祛除濕氣的方法,但總是反反覆復沒法根治。為了幫助大家正確認識濕氣的根源,今天作者和大家一起來揭開濕氣神秘的面紗。

濕氣是中醫里的概念。首先咱們要明確一個問題,中醫里的概念是由古人對某些對現象或者感覺的體驗感悟後,通過聯想(結合陰陽五行)得出結論,再用這些結論來訴說問題。濕氣這個概念,首先是《黃帝內經》中說的,「秋傷於濕,上逆為咳。」這是一個原因對應一個結論(即患者的癥狀)。

那麼,濕氣是什麼呢?在周圍環境的表現上,就是潮濕給人帶來的感覺而衍伸出來的概念。結合我們平時的生活會很好理解,感受到濕的時候一般含水量超出一定範圍,這個水分可以依附到很多物體上,比如濕巾、濕木頭、濕衣服。而依附不住的水是自由的水,不能叫做濕,比如濕衣服滴下來的水。

所以,濕氣不是水或者像水汽一樣的東西,而是黏黏的像鼻涕一樣的東西,主要存在於骨縫關節處。如果體內原本正常的水分受涼了,就會變成濕氣寒氣,所謂濕性重濁,寒性凝聚,導致氣滯血瘀,人體就會感到不舒服。因此,中醫說:萬惡源於濕,濕氣是身體各種毛病的癥狀源頭。

人為什麼會有濕氣?大概有兩方面原因:一、從源頭上講,人體水分的吸收是在大小腸,尤其是小腸。所以如果胃腸的吸收功能下降,就會導致水液積存在消化道,出現一系列癥狀,如不思飲食,腹脹,大便不爽,厲害的還有嘔吐,腹瀉,腹痛等。二、從循環上講,雖然此時水分被吸收,進入血管參與循環,但由於循環功能異常導致組織液交換異常,在局部會形成水液積累,如心包積液,胸腔積水,肺積水等等。

那麼濕氣又是怎麼來的呢?

一個是外在的環境,也就是濕邪進入到了身體。比如晚上洗頭沒吹乾就睡覺,淋了雨不及時擦乾,長期待在濕氣重的地方,讓外界的濕氣進入到身體,進而導致脾的運化能力下降,而這又容易導致體內生濕。另一個就是飲食不規律,導致脾的運化能力下降而生濕。脾主運化,吃進來的食物通過脾來運化出精微物質,剩下的糟粕排出體外。當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脾虛、運化能力下降的時候,精微物質就沒法完全提煉出來。這些沒有被完全消化的物質容易潛伏在體內,聚集起來,特別容易吸附周圍的水分子,使含水量超出正常的生理水平,於是形成了濕。

脾被濕氣困住,它的運化工作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導致濕氣加重。濕一直凝聚不化,長時間就會成為痰,身體出於自救自保,把其中一部分水、二氧化碳和營養垃圾打包成了脂肪。所以,中醫常說胖人多痰濕,就是這個道理。

濕氣有三大特點。

一是笨重混濁。濕氣依附在身體某些地方,和周圍的物體緊密結合,物體濕的狀態時會比乾燥的時候重很多,所以體內有濕氣的時候,我們會覺得身體或頭部沉重;濕氣濁會導致體內氣血不暢,長期聚集體內又沒法去除它,導致有濕氣的地方髒亂差,滋生各種毒害。

二是難纏粘人。什麼東西被濕邪盯上,就好像被纏上了粘液,各種不爽,比如大便粘滯、小便不暢等。此外,它很難去除,且病程較長,比如風濕、溫濕病等。

三是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氣本質上屬於陰邪,具有黏膩難纏的勁頭,會賴在臟腑經絡上不走,導致氣機升降無能,於是陽氣就沒辦法生髮了。所以,被濕邪困住的人,一般陽氣都不旺,表現為臉色淡白、精力不濟。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濕氣重不重呢?濕氣雖然不能用濕度計測量,其實也沒有必要跑去醫院驗血、驗尿、驗微量元素,只要通過日常的身體信號就可以進行自我診斷。具體來說,濕氣有以下13種典型的癥狀,如果你符合其中三條或三條以上癥狀,說明體內濕氣不輕喲。

如果出現了以上癥狀的1-2條,你就要注意了,說明你體內有濕氣。

現代人,體內有濕氣十之八九,堪稱健康大敵。夏天天氣炎熱,狂吃冷飲,猛吹空調,大量喝酒,沉迷重口味,饑飽不定,天天熬夜,飲食環境和生活習慣集聚濕氣,慢慢影響脾胃甚至整個身體的運轉,這才表現出各種外在癥狀。而且,濕氣的危害遠不止這麼簡單。體內有濕氣,就像黃梅天的衣服書本,身體會一步步被濕毒侵害,引發和惡化多種疾病,風濕、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惡性腫瘤,這些病都和體內濕氣有關。

那麼中醫是如何正確的祛除濕氣的呢?

其實中醫對濕氣的祛除有嚴密的邏輯和方法,早在東漢《傷寒論》金代《脾胃論》都有論述。正確的祛濕的方法一定會遵循這樣的原則:

1,健脾健胃益腎宣肺。濕氣的根源在於脾虛,雖首責脾,實非局限在脾。所以真正的中醫祛濕的時候,必然是要考慮到整體情況,調理脾胃,同時兼顧腎,肺。

2,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氣血是依靠經絡的通順才能進行循環,營養物質才能到達臟腑深處,毒素才會排出去,經絡如果於堵,必然造成氣滯血瘀,於則堵,堵在哪裡,哪裡就會產生病變,好多人會說,為什麼吃了很多的中藥西藥都沒有效果,那是因為你濕氣已經入里,藥效根本是無法順經絡到達病灶的,加上脾胃虛弱,藥效根本就沒能運化吸收,所以會吃了很久也沒有效果。

中醫推薦簡單有效的祛濕療法——穴位貼敷

有一種中醫外治的方法,在央視的欄目中曾有過科普,它就是穴位貼敷。通過穴位,外界的藥物、能量、信息能夠最迅速快捷地流通到身體各處。這種方法不經消化道,不走肝腎,通過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祛濕散寒,補虛清熱,改善亞健康。貼敷時要對準穴位經絡,以經絡的傳導疏通,向體內輸入藥力、熱能與信息,從而激發起人體自身的各種反應機制,來調節體內臟腑、經絡陰陽、氣血的平衡,使之達到養生保健、防療疾的作用。

你可能聽過,生薑能夠祛濕,但是用發酵姜根粉做穴位貼敷療法,效果最好。

你的體內有濕氣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濕氣 的精彩文章:

這處越大,濕氣也就越重!那麼女人還是越早知道越好!
濕氣重千萬不要拔罐,每天吃點它,濕氣排得一乾二淨
食醋泡「它」,堅持一個月每天吃兩粒,掃除體內濕氣,體重降下來

TAG:濕氣 |

您可能感興趣

濕氣重,人會胖 那你知道濕氣又是怎麼來的呢?
濕氣重,人就會胖,那濕氣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很多人受到濕氣的困擾,你真的知道濕氣是啥嗎?應該怎麼處理呢?
濕氣的「死對頭」是什麼?這些濕氣見了它就害怕!
濕氣是怎麼來的,人的身體為什麼有濕氣,肥胖是因為濕氣引起的嗎?
濕氣重有什麼危害?怎麼才能去濕氣?
濕氣重的人不能吃什麼?你知道多少?
濕氣與肥胖有關係嗎?濕氣重,毛病多,濕氣是什麼?濕氣怎樣祛除?
濕氣是怎麼來的?又會有哪些危害?
濕氣重的人都會有哪些特徵,這回徹底懂了
為什麼好多人有濕氣後,四肢無力無精打采,濕氣是什麼,看完懂了
濕氣重到底是什麼,濕氣重有多可怕
「濕氣」到底是什麼
濕氣怎麼祛?你體內是否有濕氣?看了就知道
夏天濕氣會重,怎樣判斷有沒有濕氣呢?
濕氣對身體會有什麼傷害?吃什麼能快速排濕氣?
都說你濕氣重,濕氣到底是個甚?
濕氣?聽說稍不注意就會產生濕氣,那到底該怎麼排?
濕氣到底有多可怕,學會這一招祛濕就夠了
濕氣很多人不在意!別小看了濕氣的危害,常做這兩件事,濕氣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