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炎炎夏日,跟古人學學避暑妙招

炎炎夏日,跟古人學學避暑妙招

01

涼 殿:機械製冷設備加藏冰

封建時代的皇家宮廷,其避暑方式十分奢侈。唐代時,皇帝在宮廷中建有專供避暑的涼殿,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這種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據《唐語林》卷四記載:「玄宗起殿,……時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四隅積水簾飛灑,座內含凍。」由此可見,這種製冷設備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較高的降溫能力。張仲素《宮中樂》詩云:「甘泉將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對涼殿消暑的讚譽。

「水簾洞」

在宋代帝王的涼殿中,也有這種設備,但比起唐朝則更加豪華。《武林舊事》卷三載:「禁中避暑,多御復古,選德勤殿及翠寒堂納涼。長松修竹,濃翠蔽日,層巒奇岫,靜窈縈深。寒瀑飛空,下注大地可十畝。池中紅白菡萸萬柄,蓋園丁以瓦盎別種,分列水底素馨、建蘭、麝香藤、朱槿、玉桂、紅蕉等花數百盆於廣庭,鼓以風輪,清芬滿殿……聞洪景盧學士嘗賜對於翠寒堂,不可久立,上問故,笑遣中貴人以北綾半臂賜之,則境界可想見矣。」可以看出,宋代涼殿不但以風輪送冷水涼氣,而且還在蓄水池上和大廳四周擺設各種花卉,使冷風帶香,芬芳滿室,其冷風效果之好,已使人感到寒凓不堪。

除了機械製冷設備以外,宮廷中還備有大量的藏冰。每當寒冬季節,都有專職官吏負責採集天然冰塊,貯存於冰室之中,炎夏期間取出,以供皇家之用。

古人采冰圖

02

深井冰:來自民間的智慧

以上這些避暑的設備,都是只有富貴人家才能享受得起的,老百姓不可能存下冰塊,也不能用風扇,涼殿就更別想了。不過他們也有自己的辦法,就是打井。這種方式據說最早出現在三國時期魏國定都鄴城的時候,有人在屋子裡打了一口深井,利用地下的恆溫透過井口,抵抗屋內的高溫,從而實現了冬暖夏涼。除了納涼,用繩子把果飲吊入井中,還能起到冰鎮的效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居然還能想出這種招數,這大概是「深井冰」的最早由來吧.

深井冰

古人為了避暑,也是費盡了心機。特別是挖井這種方式,突破了貴族階層,造福平民百姓,可謂功在千秋。雖然效果可能沒有我們現在的空調好,但是古人的智慧卻在避暑這一環節上也發揮出了超出想像的才能。

03

涼床:「涼簟」被古人稱為「夏清侯

隋煬帝楊廣《夏日臨江》詩云:「夏簟蔭脩竹,高崖坐長楓」

南宋《蠶織圖》中坐在涼床上幹活的女人(佚名作,現藏於黑龍江博物館)

古人管涼席叫「夏簟」或「涼簟」。簟是一種竹製的席子,亦指用細蘆葦編織的席子。在早期,席和簟是有嚴格區分的:席子性溫,是冬天用的,而簟性涼,是夏天用的。夏簟祛暑降溫、涼爽宜人,所以古人送給它一個相當到位的稱呼「夏清侯」。古代有兩種涼席尤受有錢人青睞。一種叫「桃笙」,這種涼席選料講究,要用四川閬中山的桃笙竹篾來編織,暑天睡在上面不出汗。

桃笙

編織精美的竹涼席甚至被古人稱為「玉簟」,李清照《一剪梅》詞稱:「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其中的玉簟並非是玉石做成的涼席,而是竹簟。但古代貴族確有用玉做涼席的,南朝梁蕭綱《箏賦》稱:「命麗人於玉席,陳寶器於紈羅。」這裡的「玉席」即是真正用玉石做的涼席。

古代還有一種用象牙做的涼席叫「牙簟」,據劉歆《西京雜記》「昭陽殿」條記載,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妹妹趙合德所居昭陽殿內卧室里,就有「玉幾、玉床、白象牙簟、綠熊席」。

牙簟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象牙席,為清雍正年間文物。據說此象牙席系在廣州製成,共制5件。由於工藝難度極大,造價昂貴,清世宗胤禛曾下旨不許再制,以示「躬行節儉」。

故宮博物院 象牙席

在上述質地涼席之外,古人還喜歡用牛、虎、熊這類獸皮做涼席,甚至有用豬毛的。一種叫「壬癸席」的涼席就是用豬毛做的,此即明高濂《四時幽賞錄》引《河東備錄》所說的:「取豬毛刷凈,命工織以為席,滑而且涼,號曰壬癸席。」

04

涼枕:涼爽「葯枕」最受古人青睞

遼代水晶枕

唐代文人薛逢《石膏枕》詩云:「表裡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

古代睡覺對枕頭很在意,夏天當然首先要在枕頭上想辦法。

所謂枕,「卧所薦首也。」這是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的解釋,枕頭就是墊在頭下的物件。從《詩經》所寫來看,枕頭在先秦時已是常見的寢具,如《唐風·葛生》一詩就有「角枕粲兮,錦衾爛兮」的說法。這種角枕是先秦時很流行的一種枕頭,由牛角或鹿角做成,很上檔次。但角枕並不是古人夏天常用枕,炎炎夏日古人一般都用涼枕。宋代石枕潤如蜜蠟清尹湛納希石枕

由於玉石質地的枕頭降溫效果好,所以最受古人青睞。據載,清末慈禧太后入殮,所枕的就是一隻翡翠枕頭,雕成西瓜狀,名曰「翡翠西瓜枕」,後被軍閥孫殿英盜出。

翡翠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中所記的「夜明枕」也是一種玉石枕頭:「虢國夫人有夜明枕,設於堂中,光照一室,不假燈燭。」虢國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寵妃楊玉環的三姐,從枕主人的身份看,夜明枕確是相當講究的稀罕物。

類似的,水晶枕也是有條件的古人夏用枕頭。《杜陽雜編》記載,李純(唐憲宗)當皇帝時的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大軫國曾進貢一隻「重明枕」,潔如水晶,中有樓台人物,栩然若生。《杜陽雜編》是本筆記小說,重明枕是不是水晶枕存疑,但唐代人青睞水晶枕是毫無疑問的。1987年,陝西扶風縣法門寺佛塔地宮中曾出土過一隻水晶枕,據考為唐僖宗李儇禮佛之物。

五花石石枕

此外,「石膏枕也是古人夏天休息時的消暑佳物。唐代詩人薛逢《石膏枕》詩即稱:「表裡通明不假雕,冷於春雪白於瑤。朝來送在涼床上,只怕風吹日炙銷。」

石膏枕

石膏枕還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保健枕,而古人祛暑用枕較為講究、也較為流行的是使用可以降溫安神的葯枕,葯枕多用菊花、蕎皮、蠶沙、茶葉、決明子等中藥材做芯,因其性涼,可清腦明目,更具有保健功能。

連體雙豬形青玉枕

除了祛暑,古人還喜歡在夏天的枕芯里放上檀香,可以驅蚊蟲、除異味,這叫「枕檀」。唐孟棨《寄內詩》即稱:「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檀。」

青玉枕

在古人夏天用的枕頭中,最有技術含量的是一種「冷暖枕」。這種枕頭是一種瓷枕,枕頭裡面是空的,有個夾層,上有一個注水洞口。夏天睡覺前,用從井裡剛打的涼水注入其中,上墊枕巾,頭枕其上,涼爽宜人;到了冬天,則灌溫熱水於其中。

05

冰 品:古代人的冷飲與冰箱

冷飲是夏日消暑良方之一,我國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冷飲,當時已有冰凍甜酒。屈原《楚辭》說:「挫糟凍飲酌清涼兮」,意思是用冷凍甜酒,喝進口中好清涼啊。到了宋代,民間出現了冰淇淋的雛形,即用果汁和奶汁放上冰塊,製成冰凍食品,名曰「冰酪」。不過,這種製冰酪技術在中國未能發展,元時被義大利人馬可· 波羅帶回國,後來義大利製成今日的冰淇淋,成為各國人民喜愛的冷食。

《周禮·天官·凌人》記載有「祭祀供冰鑒。」可見周代當時已有原始的冰箱。

冰鑒

冰鑒是一個類似盒子的東西,內部是空的,把冰放在裡面,然後再把食物放在冰的中間,食物既可以防腐保鮮又能涼爽解暑。

06

扇子一人運之,滿堂寒顫

扇子的發明人是誰,目前已無法考證,原始社會時就有人掌握了扇子的基本使用原理,只是他們手裡拿的很可能是一片大大的樹葉,搖破了再爬樹摘一片,很費事。後來,扇子變結實了,多是用竹編的,古人稱之為「搖風」,還有人給它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涼友」。經濟條件好的人家會買用絹帛製成的扇子,搖起來比較省力氣,也比較有「檔次」。

文人墨客喜歡在扇面上寫詩作畫,既可消暑,又添情趣。如果是達官貴人,在酷暑則可以享受「人工風扇」。主人涼爽愜意,僕人當然是要汗流浹背的。到了漢代,一種名叫「葉輪撥風」的大型納涼器具騰空出世,其消暑效果非常可觀。《西京雜記》中記載:「長安巧匠丁緩作七輪扇,大皆徑丈,相連續,一人運之,滿堂寒顫。」「滿堂寒顫」這四個字很令人震撼,不過又肯定要害得那「一人運之」的「一人」滿身臭汗。

07

竹夫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道具是老百姓家裡必不可少的,這東西軟綿綿,涼嗖嗖,可抱抱,可擱腳,沒錯,它就是——竹夫人,一種竹製的中空圓柱形道具。蘇東坡曾有一首詩《送竹几與謝秀才》上說:「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竹夫人

08

冥想

咋一看還真有點無厘頭,東坡寫過「遙想納涼清夜永」。

「六月紅雲不肯移,清心自合勝炎曦。」古人認為,清心靜氣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

白居易作《消暑詩》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國畫《心靜自然涼》

炎夏酷暑,大可以向山中水邊去,可以簡衣素食,等風來,看雨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藝評小畫 的精彩文章:

TAG:藝評小畫 |

您可能感興趣

學學古人,在冷之外享受冬日
春天調養脾胃,學學這5招!
科學學的又一個春天
冬季養肺,學學「呼吸三法」
夏天的基礎穿搭,多跟她學學
張彤:新年一起學學減肥行為學
冬天到了!和營養師學學吃「冬草莓」
諾,學霸,上邊那個學渣狗快學學
學學明星的時尚范!
春末和夏季,學學養護技藝,山茶開滿枝
新年之後,學學春季養生法!
夏天常喝的消暑茶飲,快學學
暑熱來襲,學學中醫大家秦伯未的治暑三法
短髮也能扎小辮子?學學馬思純和周冬雨
學學上海人的小氣
春分,學學春季「養生功」
短髮妹子一定要學學今日壽星周冬雨的髮型秘籍!
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揭牌
學韓國出打歌節目,那至少先學學人家造型
遭遇婚姻低潮的女人,都應該跟馬伊琍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