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飲食這樣吃,幫你調理脾胃、祛濕、筋脈暢通,讓你免去吃藥,輕鬆度假期!
多吃苦味食品
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苦味蔬菜清心泄火。夏季多吃蓮子心、苦瓜、苦菊等苦味食物有利於養心。另外,心主血脈,心主神志,紅色入心,還應將紅色食品如紅豆、西瓜、西紅柿等應季水果列入到夏季食譜中,能起到養心調神的作用。總之,夏季飲食的總體原則是少油膩,少辛辣,清淡飲食。
伏羊一碗湯,不用開藥方
所謂「伏羊」,即入伏以後的羊肉。伏天吃伏羊最早可追溯到堯舜時期,民間有「喝上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的說法。入伏喝羊肉湯是以食為療的一大創舉。羊經過冬春兩季的滋養,膘肥肉嫩,其肉燉出的湯味醇、膻味小。夏日濕熱,人們食慾減退,在此時喝上一碗香辣美味的羊肉湯,可使人胃口大開,增強食慾。食後人的全身上下大汗淋漓,渾身毛孔通透,五臟六腑的濕熱、寒氣、毒素隨著汗液排出體外,身體內的垃圾能得到很好的清除。三伏是陽氣最旺的時候,外面的陽氣也在進入身體,使經脈暢通,體內各系統能良好循環,身體就會健康。羊肉本身就有滋補作用,一直以來都是作為補品補虛健體,對提高人的身體素質及高溫天抗病能力十分有益。
頭伏餃子二伏面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這種民間傳統的吃法便是為了使身體多出汗,排出體內的各種毒素。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東晉史家孫盛撰《魏氏春秋》說:「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
三伏天祛濕健脾食療方
(1)扁豆薏米瘦肉湯
材料:適量瘦肉與蜜棗、赤小豆、薏米、扁豆、葛根、玉竹、陳皮放入煲內,加適量水煲約兩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祛濕功能較強的葯食同源的食材要數扁豆。常飲此湯可健脾祛濕。
(2)砂仁薏米淮山粥
材料:砂仁、薏米、淮山加少許大米煲粥食用。
功效:中醫認為,常吃淮山粥,健脾胃而水濕漸化,其祛濕的功效不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蝦蟹等海鮮也會助長濕氣,不如用鯉魚、鯽魚這類有祛濕功效的水產替代。很多熱帶特有的水果如菠蘿蜜、榴槤、芒果都屬於助濕之物。
(3)健脾糕
材料:山藥250克,蓮子、芡實各120克。
製作:以上材料共研細粉。將其與粳米粉、糯米粉一起拌勻,加清水揉成麵糰,製成糕狀。蒸熟後撒上白糖當作糕點吃。
功效:連續服用對健脾大有裨益。適用於脾虛、腹瀉的老年人、兒童以及上班一族長期食用。
(4)山藥芡實蓮子粥
材料:粳米50克、芡實50克、山藥50克,蓮子少許
製作:將以上材料加水適量後煮成粥,加少許糖調味即可。
功效:調理脾胃,同時對失眠有改善。


※夏養脾胃,冬不受罪!
※女人久坐最傷脾胃 如何打好保「胃」戰?
※身體好不好,脾胃見分曉!
※砂仁鱔魚絲——有助於消化健脾胃
※脾胃虛弱者,就該吃點芋頭!健胃強身又解毒,一個芋頭全做到了!
TAG:脾胃 |
※脾胃虛弱怎麼調理好?這三種食物每天常吃健脾又養胃,比吃藥管用!
※這個食材,補脾胃、促消化,冬季吃暖呼呼!但兩類人再冷也別吃,傷身
※脾胃不好的人,多吃三種養胃食物,比吃藥還好使!
※春季補脾胃的食物,吃什麼比較好?
※元宵節吃湯圓,做湯圓的皮不僅好吃,還是一味溫補脾胃的中藥
※冷飲傷脾胃!夏季調理脾胃湯譜送上,收好不謝!
※葯補不如食補,夏季健脾養胃離不開這些,愛吃的人脾胃不會差
※這就是鯉魚最好吃的做法,滋養脾胃、利水除濕,特別適合夏季食用
※脾胃不好的「救星」來了,每天吃一點它,健脾又養胃,保護你的胃粘膜!
※夏季脾胃弱?用它,祛濕寒、調脾胃,讓你健康一整年!
※脾胃失調,五臟皆損,入夏這幾食物幫你養好脾胃,還你一個好脾胃!
※夏天脾胃不和不想吃飯,堅持這樣調養,效果超級棒
※這魚適合老人和孩子吃,肉嫩刺少,常吃食慾好脾胃好,咋吃都不夠
※脾胃虛弱吃什麼食物調養?每天常吃這些食物,讓你的脾胃更健康!
※脾胃不健康,濕氣也去除不了,常吃5種食物健脾補虛、祛濕氣
※夏天不妨多吃這幾種黃色食物,保護脾胃促進健康,趕緊吃起來
※「羊身有一寶,吃了脾胃好」!吃羊肉不如吃它,冬天手腳再不冰涼
※脾胃不好如何調理,五穀食療讓你吃出順暢好腸道
※脾胃不好,多吃三種食物,補氣養血健脾胃!
※4種食物秋冬季要多吃,幫你健脾胃潤肺防便秘,記住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