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苦夏不苦!如何過個元氣滿滿的夏天?

苦夏不苦!如何過個元氣滿滿的夏天?

上周三開始,正式進入了本年度的三伏天。加上那之前的幾天,大家已經很明顯地感覺到天氣的悶熱漸漸了加了碼。當著這麼鬧心的天氣,我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良心,立馬蹦出四個字:

不!想!上!班!

雖然我一直恪守著正常的作息飲食節律,工作強度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也開始覺得力不從心,疲乏感似乎很輕易就襲擾過來了。

俗話說,春困夏乏秋無力,相信這樣的煩惱不止我一個人會遇到。受到悶熱天氣的煎熬,我們不由自主地會把「累」「困」「乏」「沒勁兒」等等形容詞有意無意地在生物節律、形體動作、神態或是語言之中透露出來。如果說得更詳細一點,大概會有這樣的表現:

早晨懶得起床,或醒後覺得腦袋發懵

眼皮發沉,老打呵欠,氣短

渾身懈怠無力,頭昏腦漲懶得說話

公交地鐵開過來也懶得跑著追上去

不願意和上級或者外人見面

喜歡把腳伸到桌子上搭著

有機會就想癱坐或躺著

食欲不振,尤其抗拒油膩的東西

大便溏薄、黏滯或便秘

這種情況,眾多醫家將其稱為「疰夏」,或者「苦夏」。說起原因,這種難以甩脫的疲勞感與夏季的氣候特點有關,從而使人「能量不足」或「部件失靈」,導致了身體的運轉不暢:

此時節暑氣當令,其性屬陽,具有上升、發散的特點。《黃帝內經·素問》載:「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者,經滿氣溢。」此時節天地陰陽相交,人體氣血和自然萬物都是一派欣欣向榮、繁榮旺盛的樣子。人體的陽氣浮於體表,肌膚腠理疏鬆,汗孔開泄,以適應暑熱的氣候。但也正因為汗毛孔的開泄,人體排汗量增加。汗為津液,氣隨液脫,這樣一來最容易出現傷津耗氣,使得維繫人體正常運轉的物質和能量基礎出現匱乏,也就自然會出現各種「低電量」的表現。

同樣,因天暑下逼,地濕上蒸,使得濕氣與暑熱攪和在一起,成為暑濕之邪,正如葉天士所言「暑必兼濕」。大家都知道,濕易困脾。濕邪那種重濁、黏滯的特點,會導致人體清陽不升,脾失健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清陽出上竅」「清陽發腠理」「清陽實四肢」。頭腦靈光、神清氣爽、龍騰虎躍的狀態,離不了清陽的滋養;而脾失健運,食慾也就正常,脾不能很好地將攝入的食物變為營養物質再輸布到全身,保證人體正常運轉。這就好比鐘錶精密零件里積滿了油泥,會阻礙鐘錶正常走字兒一樣。

到伏天結束還有三十幾日,這段時間著實難熬。為了消除討厭的疲勞感,讓自己元氣滿滿,以下這些都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

1

累從眼入,解除疲勞要養目

解決疲勞最要緊的,就是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長期過度用眼,只會使自身的精血被過度消耗,這樣一來也加重了臟腑和經絡的負擔。總是這樣沒完沒了又不自知,身體重要的零件都會或多或少跟你鬧情緒,就算再怎麼休息放鬆,氣血、經絡和臟腑也不會像從前那些和諧統一地工作,所以你渴盼的元氣滿滿也只能成為過去時。

因此在感到疲倦時,可以用雙手熨目的方式來放鬆自己。

GIF/20K

以兩手搓熱熨眼(輕輕的放在上面就好,不需要太用力),停留數秒鐘,再來搓手,重複9次,極能明目。

2

四個穴位,疲勞一掃光

伏天里感覺力不從心是難免的事,但是你能做的,遠遠不止按揉太陽穴這一種。下面的這四個穴位,在你感到疲倦時,用手指或按摩錐或筆尾用適當力度點揉3~5分鐘,能夠使你獲得片刻的輕鬆。

GIF/8K

百會穴

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

當前髮際正中直上5寸

GIF/8K

天柱穴

項部大筋(斜方肌)外緣之後髮際凹陷中

約等於後髮際正中旁開兩橫指

GIF/7K

曲池穴

屈肘成直角

當肘彎橫紋盡頭處

GIF/6K

承山穴

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

腓腸肌肌腹下出現的尖角凹陷處

3

睡法得當,一覺勝百葯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消除疲勞這件事,別忘了回歸到睡覺這個原點之上。夏季夜卧早起之類的守則自不必多說,睡覺的時候對於空調風扇、開窗、被褥和涼席的使用也是需要格外注意的。至於具體怎麼操作,應該是拿捏到身體感覺清爽舒適、不冷不熱的程度就好。否則一覺醒來,肢體冷痛、僵硬、酸重,睡了跟沒睡一樣,也還是會感到疲倦。

還有就是對午休的重視。養生名家曹庭棟在《老老恆言》說過:「日時至午,陽氣漸消,少息所以養陽」。在午時(11~13點)讓自己的身體中場休息半個小時左右,給它一個自我調整修復的機會,清醒之後才更加精神百倍。

4

伏天飲食,勿隨性而為

夏季陽氣外浮於體表,使得脾胃

腸道之陽相對不足,因此夏季飲食總的原則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避免給身體帶來額外負擔,導致不必要的能量消耗,讓自己更加疲倦。

脾胃腸道陽氣的相對不足時,貪食生冷寒涼更易傷身,胃口不佳切不可以水果作為主餐充饑,煩熱燥渴難耐時不可大口猛灌冷飲解渴。錯誤的飲食行為,一則波及脾胃,影響它的運化功能,導致濕邪內聚難以排出,使人睏倦不爽;二則耗損陽氣,導致身體無法為正常的生命活動提供源動力,人難免精神萎靡;三則引陰寒之邪入體,使之留於體內難以排出,為日後的重病埋下禍根。

注意及時為身體補液。天氣炎熱易出汗,這個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講,就是會造成水分和電解質的流失和紊亂,影響人體新陳代謝,造成疲倦感來襲。如果你是容易出汗的體質,在伏天里每日可補充約400毫升的淡鹽糖水;改善這種體質的話,取小麥30克,生甘草9克,大棗10枚(煮前掰開),加適量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爛,然後去渣飲湯即可。

若在疲勞乏力的同時伴有口渴、目澀、咽干、氣短、五心煩熱、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小便黃、大便乾等問題,解決時當以益氣補陰為主,湯水、粥羹、茶飲都是不錯的選擇。在材料上可以選擇如太子參、黃芪、党參、山藥、芡實、黃精等補中益氣;玉竹、百合、蓮藕、銀耳、馬蹄、白茅根、蘆根、石斛、粳米等滋陰養液。中成藥可以試試生脈飲口服液。

若在疲勞乏力的同時伴有腹脹、消化差、食欲不振、面色黃、大便黏滯溏薄、早起口中不爽、肢體水腫、帶下量多等問題,解決時當以健脾利濕為主,在這段時間可以側重地吃一吃山藥、芡實、去芯蓮子、白扁豆、冬瓜、荷葉、豬肚、炒薏米等等,中成藥可以試試參苓白朮散。對於飲料、雪糕,能遠離就遠離;水果也不適合一個勁吃沒完;喝水的時候也盡量喝溫熱的,小口慢飲。

這是一顆讓苦夏不苦的丸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 的精彩文章:

比鈣片強十倍的家常菜 夏天長個子要吃 媽媽必知
這個夏天大膽的展示自己的身材吧
夏天吃水果加鹽更配?
夏天巨愛吃西瓜?但吃多了又會損壞身體,吃這幾樣瓜,清熱利濕,排除毒素,降溫防暑!甩西瓜幾條街!
《一句話形容你的熱》要不是有外賣,怕是餓死在這個夏天

TAG:夏天 |

您可能感興趣

芒種喝5道「天然解暑湯」,消暑除濕,改善睡眠,苦夏輕鬆過
芒種後,遠離3個習慣,昇陽氣、去濕氣,提前幫你度過苦夏
「以熱逼寒」的三伏天,用對一法,「苦夏」不苦,一整年陽氣滿滿
40天「苦夏」怎麼熬?除了吃苦味蔬菜,還可以喝枇杷茶、吃黃鱔
夏季必吃的「千金菜」,讓孩子輕鬆度過苦夏!
苦夏喜歡吃水果?留些種子撒土裡,種上一次,以後年年都能採摘
聰明養腎,苦夏不苦!
月季患了「苦夏」病,幾招,花苞冒不停!
孕媽在夏天吃不下、睡不著?這幾種方法,幫孕媽緩解「苦夏」
苦夏就吃它,蝦干調出些海風的咸鮮,蘿蔔消食,滿滿一碗夏日清味
芒種時節到!每天堅持都做2件事,平安度過苦夏,聰明人的做法
夏日炎熱吃不好睡不香?最家常的消暑養生菜!幫你緩解苦夏癥狀!
夏天這樣做既美味又開胃,苦夏的家人搶著吃,每周做五次都嫌少
夏天沒胃口?番茄牛肉湯幫你度苦夏
如何安然度過「苦夏」
夏天擺脫「苦夏」,這裡有5個方法幫到你!要自覺
今日夏至,如何讓孩子少生病順利過「苦夏」?這有一份健康清單
立秋的儀式感,貼秋膘不能少,10道肉菜,苦夏之後補一補
夏天苦夏,當心脫髮!5類常見食物巧治脫髮
夏天養月季,很容易就忽視「苦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