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下蛋的哺乳動物除了鴨嘴獸還有那麼多!
不知道為什麼,似乎很多朋友把「哺乳動物」和「胎生動物」這兩個概念等同了,因此看到鴨嘴獸這樣的會下蛋的哺乳動物就會說,哺乳動物居然也有卵生的!都下蛋了怎麼能算哺乳動物呢?當初是哪個磚家叫獸把鴨嘴獸算作哺乳動物的!
1.哺乳動物≠胎生動物
本節關鍵詞:哺乳動物
其實吧,人家哺乳動物明明叫「哺乳」動物啊,也不知道是哪個讀書不認真的學渣非要認為人家就等同於「胎生動物」的??
鴨嘴獸雖然下蛋,但是人家也是哺乳動物啊,人家也是有奶的,怎麼就不把人家算作哺乳動物了?難道就因為人家罩杯不夠?
別笑,其實也的確罩杯不夠,因為鴨嘴獸雖然有乳腺但是沒有乳頭,而且也的確是平的,所以的確沒有罩杯,不過雖然人家很平,但是依然可以製造乳汁,所以怎麼就不算哺乳動物了?
再說了,胎生又不是你哺乳動物一家的專利,有的鯊魚也是胎生的。
2.還有哪些卵生的哺乳動物
所以說,哺乳動物怎麼就不能下蛋了?而且下蛋的還不止有鴨嘴獸,還有幾種哺乳動物也是會下蛋的,首先是短吻針鼴(Tachyglossus)
短吻針鼴雖然名字中帶了個「鼴」字,但其實和鼴鼠半毛錢關係都沒有,這個「鼴」字只是為了說明它們和鼴鼠一樣愛吃蟲子;而它們名字中的「針」字意思是它們身上像針一樣的刺毛,和刺蝟身上的刺很像。
短吻針鼴和鴨嘴獸一樣,也會下蛋,小短吻針鼴也是從蛋裡面破殼而出,然後舔食乳汁,這些和鴨嘴獸很像,不過與鴨嘴獸不一樣的是,它們還長有育兒袋,因此卵是產在育兒袋裡孵化的,而不像鳥類那樣放在巢里孵化。這一點和有袋類動物很像,但是針鼴與有袋類並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我們從這裡可以猜測有袋類的育兒袋一開始有可能也是這種功能。
還有幾種會下蛋的哺乳動物是長吻針鼴(Zaglossus bruijnii)、
圖片源自維基百科ByUser:Jaganath - Transferred from English Wikipedia., CC 3.0
大長吻針鼴(Zaglossus bartoni)
和阿滕伯勒長吻針鼴(Zaglossus attenboroughi),它們和短吻針鼴基本相似,都屬於針鼴科(Tachyglossidae),只是嘴稍長些。
可能有讀者注意到,針鼴和刺蝟、鼴鼠都有相似點,而我之前的文章提到刺蝟、鼴鼠屬於食蟲類,那麼針鼴是不是也屬於食蟲類呢?其實不是,針鼴科的幾種動物其實還是和鴨嘴獸是遠親,而和食蟲類沒有任何關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些共同特徵呢?其實這與哺乳動物曾經的歷史有關,以後再講。
3.為什麼它們會下蛋
本節關鍵詞:趕盡殺絕
話說回來,既然我們日常見到的哺乳動物基本都是胎生的,為什麼鴨嘴獸和針鼴卻是卵生的呢?這也和哺乳動物曾經的歷史有關。
實際上,早期的哺乳動物都是下蛋的,諸如2億年前的摩根錐齒獸、中國尖齒獸
圖片源自維基百科ByFunkMonk (Michael B. H.) , CC 3.0
以及侏羅紀中期的吳氏巨顱獸、河狸尾獸、昂邦獸等等
它們和當時的其他會下蛋的動物,比如恐龍、翼龍、鱷類相比,也無非只是體溫稍高、身上有毛而已,當時還沒有會胎生的哺乳動物,胎生的哺乳動物是後來才有的。
後來,恐龍家族崛起,統治了地球,其他所有動物被迫臣服,當然也包括當時的原始哺乳動物,在恐龍王朝的壓迫下,這些動物只能在陰暗的角落苟且偷生,然而,逆境有時候最能磨鍊一個物種,熬不下去的就滅絕,能堅持到底的就是強者,如果哺乳動物不做強者,就不會有後來推翻恐龍王朝的哺乳動物帝國了,也就更不會有人類了。
其他被恐龍家族打敗的動物也是苟且偷生,但是哺乳動物則更像是在卧薪嘗膽,一直在為有朝一日推翻恐龍王朝積蓄著力量,其中最關鍵的一項進步,就是學會了胎生。
有些哺乳動物沒有那麼遠大的志向,或者說沒有找對方向,依然保持著卵生的習性,比如鴨嘴獸的祖先
圖片源自維基百科ByPeter Scheunis, CC1.0,有修改
然而有些哺乳動物,則野心勃勃。哺乳動物最大的劣勢是卵黃囊中儲存的營養很少,不能為胚胎髮育提供足夠營養,可以說這是哺乳動物手上的一副爛牌,然而我們偉大的祖先怎麼可能就因為自己拿了爛牌就放棄呢,那和鹹魚有什麼區別,啊不,咸獸。
爛牌如果好好發揮也可以打成好牌,卵黃囊營養不夠又怎樣,我們是哺乳動物,我們還有罩杯啊,這不也是營養嗎,卵黃囊營養不夠發育的,那就別在蛋裡面發育了,乾脆扔掉蛋殼,讓胚胎提前出生,然後靠吃奶吸收的營養繼續發育,於是有的哺乳動物還長出了一個育兒袋,讓沒有發育完全的胚胎在育兒袋裡吃奶繼續發育,
這些哺乳動物就是有袋類動物的祖先,比如袋鼠、袋熊、考拉等動物的祖先,我前面的文章里也有提到,點這裡複習。
而還有一類哺乳動物則想出了另一個辦法,既然蛋殼都扔了,那在子宮裡直接吸收母體營養不就行了嗎?於是它們長出一個胎盤,用來從母體子宮直接吸收營養,這樣就徹底解決了卵黃囊營養不夠的問題,徹底把一副爛牌打成了好牌,這一類哺乳動物就是後來的「有胎盤哺乳動物」,我們熟悉的貓狗虎豹牛羊豬馬人類等等動物的祖先全部都是這一部分哺乳動物的後代。
總結起來就是這樣:
本圖片為原創
雖然哺乳動物一開始有著卵黃囊營養不夠的劣勢,然而這卻反而逼迫哺乳動物學會了胎生的生育方式,從而將一副爛牌打成了好牌,於是,很快,胎生讓這部分哺乳動物得以在恐龍王朝的夾縫中求得生存,而那些沒有學會胎生的鹹魚,比如鴨嘴獸的祖先——南方磨楔齒類,就逐漸扛不住了,開始大批地滅絕,會下蛋的哺乳動物就越來越少。
後來,恐龍王朝覆滅,很多原始的哺乳動物也一起滅絕了,有胎盤哺乳動物成為新的霸主,卵生哺乳動物被繼續排擠,繼續滅絕,最終只剩下鴨嘴獸和針鼴的祖先,有袋類也很快敗下陣來,最終有胎盤哺乳動物大獲全勝,家族也日漸壯大,佔領了地球上大部分地區,把卵生哺乳動物和有袋類哺乳動物幾乎趕盡殺絕,也就最終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導致了人類會錯誤地以為,哺乳動物似乎就應該都是像有胎盤哺乳動物這樣胎生的,反而對那些會下蛋的哺乳動物感到奇怪。
4.有袋類為什麼也算胎生
這部分比較學術,不想看可以跳過
有胎盤哺乳動物的生育方式當然屬於胎生無疑,可是有袋類呢?它們的生育方式其實和有胎盤類並不一樣,但是為什麼也算胎生呢?
主要是因為胎生的定義是根據胎盤來的,有袋類雖然沒有真正的胎盤,但是它們也有原始的類似胎盤的結構,我們稱之為「卵黃囊胎盤」,也就是它們的卵黃囊可以與絨毛膜一起連接在母體子宮內壁,從母體子宮稍微吸收一點營養,功能類似真正的胎盤,所以它們也可以算是胎生動物。
總之,實際上鴨嘴獸和針鼴會下蛋並不奇怪,奇怪的是我們這群不會下蛋的哺乳動物竟然後來居上,一統天下,將其他哺乳動物趕盡殺絕,然後無視這段歷史,又天真地以為哺乳動物就應該都是胎生。


※HD 106906 b竟是失敗小恆星?
※系外行星上空竟然籠罩神奇寶石雲彩?
※這顆行星竟然「比碳還黑」
※450光年外的一顆嬰兒恆星竟然颳起超級旋風
※最黑的物質?能吞掉所有光線?來看看這是什麼黑科技!
TAG:科學知識庫 |
※身為哺乳動物卻會下蛋,鴨嘴獸竟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趣事
※鯨魚是海里的哺乳動物,它們是怎麼繁衍的呢?難怪數量這麼少!
※中國這麼多哺乳動物,老鼠兔子都能做毛筆,為啥狗就不行呢?
※貓是唯一嘗不出甜味的哺乳動物!被你家貓騙了多久?
※這不是哺乳動物的專利,蜘蛛竟然也有「乳汁」!
※為什麼哺乳動物很少有綠色的?
※產後哺乳期這幾種蔬菜會導致回奶,寶媽再愛吃也要住嘴
※一頭自來熟的灰鯨,哺乳動物,多少都有點智商
※天然「催乳師」來了!哺乳期媽媽,多吃這幾物,下奶快又不發胖
※作為世界上最耐饑渴的哺乳動物,駱駝為啥能一個多月不吃不喝!
※和懶蟲相對應的,還有很多不怎麼睡覺的哺乳動物
※寶媽抱怨下奶少、孕肚難消!其實,這都是哺乳期的壞習慣造成的!
※這幾種食物吃了會回奶,哺乳期的媽媽不要誤吃哦
※寶媽只有喝魚湯,才能下奶嗎?哺乳期的飲食有很多講究
※鴨嘴獸,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
※母乳竟會變毒奶?哺乳期的飲食太有講究了,這些東西別吃了!
※哺乳期媽媽奶水少?多吃這4種食物,下奶快又不發胖!
※哺乳動物大都有一身毛,為什麼人類沒有?這種習性的出現導致的
※一直好奇海洋里的哺乳動物幼崽是怎麼喝奶的?看完總算明白了
※豬年,怎能不去看上海植物園的豬籠草主題展呢,有的據說能吞下小型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