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茶第五期記錄 焚香品茗-十年陳白茶品賞會
會茶
第五期 記憶
焚香品茶~十年陳白茶品賞會
﹏﹏﹏﹏﹏﹏﹏﹏﹏﹏﹏﹏﹏﹏﹏﹏﹏﹏﹏﹏﹏﹏
時間:2017年7月14日下午
地點:四季·爾茶茶室
主持人:李金燕
品賞:沉香、四季·爾茶07年出品老白茶
是日,小編已在小茶院擺好茶席,誰料天降大雨,無奈只得入室內品茶。正巧,來的都是女士,正是一次好姐們的茶聚,隨做小詩一首,以記之。
1
焚香靜氣
焚香,自古有之。
沉香,有凈化空氣,鎮定安寧的作用。
所以古人多愛在讀書寫字,撫琴品茗之時焚香,以添雅興。
近來茶室入了些沉香,有蘇里曼丹,富森紅土以及順化沉香。
茶會開始先焚香靜氣。首先焚了一支富森紅土,香氣清甜。
茶友們都是第一次品香,對香的味道、香器都十分感興趣。煙氣縹緲,別有一番風味。
2
白茶品鑒
接著,我們便進入今天的主題 ~十年陳老白茶品鑒。
白茶性涼,可清熱解毒。民間素有存放白茶的習慣,稱「一年茶,三年葯,七年寶」,用以治療小兒發燒,蕁麻疹等。賴茶老師親身實踐,認為其入肺經,對咳嗽功效顯著。
三伏天,天氣炎熱,正是時候品一品清熱解暑的老白茶。本次品飲的是賴茶老師於07年親手調配的老白茶,已陳放十年,可謂「寶」了。
為了讓大家有個對比,我們先品了2014年的「新」白茶,再品賞老白茶。
圖為小編與大家分享白茶知識中。
白茶傳統出自福建福鼎、政和地區,是製作工藝最簡單的茶類——鮮葉採摘回來後,用日光曬青,最後烘乾而成。其未經揉捻,茶湯清淡甘甜,老少咸宜。
賴茶老師與大家分享這款老白茶的故事:她有一次去湖州,巧遇友人--孟子七十八代孫孟狄鈃先生。孟先生品此茶後,大加讚歎,並為其賦詩一首(下圖)。我們把詩抄寫在包著這款茶的綿紙上,一直伴著它。
賴茶老師對此茶的品鑒是:」歲月轉化出稻香、竹香、花香,層次豐富,湯色如洋酒般金黃透亮,味淡雅,回甘,韻味悠長。」
茶喝了好幾泡,來聽聽茶友們對此款茶的感受吧!
茶友邱小姐
與2014年的那款比起來,這款茶甜味更濃,而且越泡越覺得甜柔。
茶友王小姐
我胃不太好,一喝刺激的茶就胃痛,這款老茶喝下去很舒服。正好我前幾日感冒發燒,咳嗽,多喝幾杯,看看有沒有幫助。
泡到12泡,茶味已經淡了,我們將茶放入陶壺繼續煮著喝。煮後的白茶,添了一份葯香,棗香明顯,與泡時風味不盡相同。
此時我們又開始焚香,越南順化沉香,香氣沉著,伴著老白茶的淡然與香甜,我們在喜悅中,結束了今天的茶會。
最後來聽聽兩位美眉的感受吧!
茶友鄭小姐(左側):我最近重感,今天早上還在咳嗽。剛剛喝完老白茶,喉嚨乾澀想咳嗽的感覺沒有了,特別舒服。
茶友Amelie(右側):端起一杯10年老白茶,茶湯清澈,細細一聞,清香純正的茶香飄來。初入口,茶香滿溢;飲下茶湯,喉底有回甘。十幾泡之後,陶瓷壺煮之,再飲,竟多了紅棗味的清香和甜感,甚是驚奇!始終覺得白茶有一種素雅之感,而焚香煮茶,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後記
焚香品茗,
茶友雅聚,
時代更迭,
有些東西卻不曾改變
這就是
中華民族的傳承吧!


※婚禮上,敬的為什麼是茶,而不是其它?
※同事請我去她家喝茶,可為什麼連茶葉都沒有
※奶茶妹妹憑什麼拿下京東?學會「初戀妝」連淘寶都是你的!
※煮肉、熬粥、泡茶的泡沫,要不要撇掉?
※喝完這杯茶,我把肺里的濁氣全吐出來了~
TAG:茶 |
※第4章 品茗杯
※五城茶干——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肴
※夏夜品茗
※我的二十個品茗杯
※品茗佳軒之說茶
※琺琅彩三多品茗杯
※飲甘品茗話茶事——楊多傑《茶經新解》分享會
※《天下收藏》茶香品茗——把茶「玩」出花樣的宋人
※「亮寶樓十三周年慶」感恩回饋,品茗會談佳處盡在曲江茶宴!
※茶小萌古早茶之韻味 品茗得以幾分歡喜
※五一來龍陵鎮安達摩山下採茶品茗
※品茗鑒山專欄:景谷白茶,大白於天下,篇二
※茶小白科普:公道杯與品茗杯
※品茗鑒山專欄:景谷白茶,大白於天下
※用柴燒品茗杯喝茶,居然比普通茶器更香?
※品茗輕斟瑪瑙杯
※周秀娥《品茗話禪》
※品茗賞星河,對杯共言歡
※烹茶盡具,品茗之二十四茶器,看古人如何以茶自娛,自煎自食
※手繪青灰釉系列套組品茗杯-六度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