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可重塑一個人自信的王陽明心學

可重塑一個人自信的王陽明心學

可重塑一個人自信的王陽明心學



我現在基本都用kindle看書,kindle看書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無需買書,海量書本唾手可得,kindle非常輕薄,字體可以放大,使用極其方便。


缺點也是很明顯的,看完一本書,只有文字感而沒有前後的立體感。這個怎麼說呢?


看紙質書的時候,看完給人的印象很深刻,從頭到尾,記得的不僅僅是字,而且是這些字大概在書的某個位置。

可是看kindle就不一樣,屏幕基本不變,看完一本書,所有的東西被抽象成字和一些片段,立體感只能靠自己的大腦重新設計。


前幾周看完了《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該書作者我沒有去關注,好像還寫了什麼神奇軍師劉伯溫。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描述了王陽明一生的人生軌跡和思想軌跡,並對王陽明的心學進行了一些分析。


寫傳記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當成小說來寫,按照時間先後順序,擇取關鍵事件,這樣的方式給人的印象要深刻些。


當然也有高度概括總結式的寫法,比如梁啟超寫李鴻章,那就是綜合概括各個方面,打斷時間順序。其實這些都沒有什麼,史書早已有之。


王陽明所處的時代,是大明王朝中期,他開創的心學,是明朝中後期的主要思想源泉。


那麼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王陽明倒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陽明是個妥妥的富二代、官二代。這是王陽明建功立業,垂名青史,成為千古完人聖人的重要條件。


王陽明的老爹是狀元郎,家族在餘姚也是有相當背景的家族,在封建社會,家族背景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重要,其實古往今來莫不如此。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打地洞,這民間俚語或多或少有它的一些個道理。

王陽明出生書香門第,自然就有條件接受好的教育,人的天賦是一個無法掌控的東西,但是只要達到正常人的天賦水準,後天的培養就至關重要。梁啟超的孩子個個成為英才,難道就是因為梁啟超生的孩子天賦都很高么?當然不是,主要還是梁啟超的教育方法得當。


明朝中期,政治腐敗,社會動蕩,學術拘役於朱熹理學的範疇內,毫無新氣象。


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王陽明建立了一生的功業。他的功業主要在剿滅賊寇和平定寧王叛亂上,特別是平定寧王朱宸濠一役,讓他在世的功業達到了拯救社稷的高度。


第一件剿滅賊寇,這與戚繼光剿滅倭寇還是有些差距。這些賊寇大部分都是被明朝苛捐雜稅壓得揣不過氣的人,所以被王陽明剿滅並沒有什麼值得稱奇的地方。


主要值得說的是,他在剿滅賊寇的時候,巧用軍事策略,擅長攻心,並總是花最小的代價,這的確體現了王陽明確實有著極高軍事家素養的一面。


第二件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寧王最開始是從朱元璋的兒子朱權開始的,朱權、朱棣都是藩王,都是鎮守邊疆的人,朱權是個好將軍,鎮守邊關,外敵莫敢入侵。朱棣以清君側之名,南下與侄子搶奪皇位,一開始很順暢,等侄子回過神來,糾集正規軍,立馬把朱棣打趴下。


朱棣跑到寧王所在的駐地,施行了詭計,拉攏了朱權的軍隊一起對抗侄子的政府軍,並允諾得天下平分。


得到天下後,朱棣就絕口不提這一件事情,想想就知道,怎麼可能平分呢?而且也不給寧王好日子過,寧王苦苦哀求,才讓他去了江西南昌繼續做寧王。


所以寧王一脈是有積怨的,不過隨著時間推移,後世子孫們多半也就忘了這一茬,畢竟人生苦短,有世襲的爵位,沒事喝喝小酒、泡泡女人、遊山玩水,誰天天沒事記著幾代以前的恩仇。


可是到了朱宸濠,這貨就自以為是起來,想著復仇了。可惜他畢竟不是真英雄,沒有王陽明,以當時明朝的人才儲備,我想朱宸濠一樣是必敗無疑,不過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寧王之敗,比後來清朝的洪秀全還差勁,洪秀全雖然沒有一鼓作氣打到北京去,可人家好歹也是打下了南京,真正實現了與朝廷分庭抗禮的人。


寧王起事時,有些倉促之間,而後被王陽明活活托著沒有往前進攻,進攻後遇到個難以攻克的安慶,不知變通去直取南京,又空耗了許多時間。終於等到王陽明糾集了力量,來了個釜底抽薪,攻下了寧王老巢南昌,然後來了個以逸待勞。


這第一件和第二件,我感覺對手都很渣,所以王陽明這種勝利,與歷史上其他名將比,我感覺差遠了。但是當時的人普遍比王陽明差勁,就是這些土匪都沒有人奈何得了,王陽明一下子連鍋端,自然就鶴立雞群了。


王陽明心學歷程或許彌補了,為什麼孔子一開口就這麼厲害的原因。那就是沒有人的認知一開始就那麼堅定不移的,認知體系一定是隨著時間、經歷慢慢建立起來的。只不過對於老子、孔子、孟子這些人來說,史書並沒有過多的去記錄這些思想的成長軌跡。


王陽明小時候,就沒有醉心於科舉考試之流的,而是對佛學、道學、兵法充滿了好奇,而且在二十幾歲的年紀,已經是儒釋道三教精通的人物了。


一開始他是非常篤定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的。經常沒事就格物,而且還跟人一起格物,有一次他約了個好友一起格竹子,直到把自己格到暈菜了,終於開始懷疑起朱熹的理論來。


至於書上說,王陽明在成婚之夜,跑去寺廟遇見個道士得以提點,而且二十年後又再次遇見這個道士,我覺得這種記載,有些瞎扯。古人喜歡玩虛的、神秘感,這種記載我是不怎麼相信的。


龍場悟道是天降大任於王陽明心學的機會。王陽明本就滿腹經綸了,但是之前的人生可能過於順暢,老在一種環境里,人的認識是不肯能有質的轉變的。


正是因為王陽明被發配到貴州那個叫龍場驛站的地方,他突然跳出了以往的生活體驗,每天必須勞作而非空想,掌握的理論得以在最貼近生存體驗的事情上實踐,再加上一點老天爺的偏愛,心學就是這麼產生的。


所以,我一直沒有讀出,龍場悟道有何特別之處,無非還是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那一套。

這一點有些讓我失望的,因為我期望看到的,凡是一門學說的誕生,因該來的神秘一些,而王陽明心學的誕生,卻是可以用大腦想像的出來的,有些失望。


最讓人感覺到神秘的,我覺得應該是孫子兵法,孫武這個人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並沒有真正上過戰場,無非是旁觀者而已,而他卻寫出了高度濃縮,乃至幾千年都無比正確的理論,哪怕是冷兵器結束,這些理論還可以運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上。


這或許就是王陽明心學的一種驗證,心即理,孫武心中存著兵法的理,所以並不需要上了戰場後,才能寫出孫子兵法來。


王陽明心學倒底在講什麼?為什麼現在這麼多人在推崇它?


按照王陽明自己的說法,他的心學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每個人都是聖人,或者每個人內心都住著個聖人,叫良知,心即理。


我們不需要去依靠外在的東西,來參禪悟道什麼的,因為理就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所以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但是心即理,並不等於人的行動就一定符合理的要求,所以要知行合一,要致良知。心學是要去事上練的,而不是一味的靜坐格物致知。


這與朱熹是有本質區別的,正如同書上所言,把一盤香噴噴的肉擺在朱熹面前,朱熹可能做的是先問問廚子是怎麼做的,廚子不說他就去翻閱書本,然後搞清楚了這香噴噴的肉是怎麼做出來的,最後再提升出一個人生哲理來,大概就是不經歷風雲不見彩虹。


可是放在王陽明面前,王陽明可能會二話不說,拿起筷子夾起來就吃。為什麼呢?這麼香噴噴的肉,不是拿來吃的么?你去格物它幹什麼?而且最後非得提煉出一句哲理來,豈不是捨本逐末、有些搞笑?


這個道理其實跟佛學有位大師說的,餓了吃、困了睡是一個道理的。良知告訴我們,這肉香噴噴,那就吃吧,可朱熹非要去格物致知,就好像不搞清楚怎麼做出來的,這鼻子聞到的香味是假的一般,可見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確問題很大。

所以王陽明的心學,講的東西其實很簡單,那就是人應該相信自己內心的判斷,而不是去依賴外在的東西。比如依靠權威人士、依靠別人的建議、依靠書本等等,所有依靠外在建立起來的判斷都是不值得信賴的。


這種觀點還是有些驚艷的,但是它有個前提,就是一個人內心的理,也就是良知的確在發揮作用,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完全相信自己的內心判斷,更確切的說我覺得是直覺。


其實,大部分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直覺的判斷準確率是非常高的,凡是經過深思熟慮,各種條件比較來比較去的舉措,最後失敗的可能性反而很大。


原因無它,因為直覺接近良知,各種條件比較來比較去的所謂的深思熟慮,其實正是在放棄良知。


但是,這是不是說,深思熟慮是不對的呢?顯然不是,我覺得深思熟慮是必要的,與智慧相關的詞語里,很多都跟深思有關,比如深謀遠慮。


我以為深思熟慮要有個方向,也就是首先要去深思熟慮內心的直覺,追隨內心的判斷,然後深思這樣一種可能性,倒底是真還是假,而不是漫無目的的被外在的條件所左右。


現代人之所以推崇王陽明心學,主要是現在是一個講究張揚個性的時代,王陽明心學在某種程度上迎合了這種潮流。再者,王陽明心學價值在歷史上一段時間內,被低估和打壓了,王陽明心學盛行在當下,這是一種價值回歸。


讀這本書是時,我仔仔細細的回憶了我所學的初中、高中歷史教材,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王陽明是在一章不需要記憶的章節里出現的,而且是小字部分。在政治哲學書里,王陽明甚至是個反例,因為他這是典型的唯心主義。


再然後就是那個叫羅輯思維的人做了一期視頻,然後到其它大V們的追捧,至於說什麼日本明治維新,日本軍神就是靠王陽明心學之類的話,我覺得就如同日本某個知名企業家說自己就是靠孫子兵法而成功的一樣,毫無邏輯可言。


壓根就沒有理解王陽明心學的真諦,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靠什麼王陽明心學,靠的是自己的內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王陽明心學。或者該從他這裡面學到點什麼?


讀完這本書,我其實還是有感觸的,特別是回憶了自己的一些歷程,就會越來越覺得,於個人而言,王陽明心學這樣的認知體系可能是最重要的功課。


那就是,務必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天生的厲害,每個人都是聖人,相信自己遠比相信外在有用的多。


人只有在自信的情況下,才能把事情做好,如果相信自己做不到,那就肯定做不到,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相信自己都未必一定會成功,不相信自己就只可能隨波逐浪了。


這種認知重要嗎?太重要了!我讀完後,就這點上產生了無比之大的共鳴,並且回顧自己的過往經歷無不是這樣,如果我相信自己的判斷,並相信自己做得到,那基本都做到了,凡是萎靡不振,對自己失去信心的就大概率失敗了。


這是成功學嗎?絕對不是,成功學是一味的追求,而王陽明心學是符合心靈的追求,成功學是鼓吹成功,而王陽明心學無非是要我們正視自己。


所以,我覺得,人應該沒事讀讀王陽明的心學,他那些道理通俗易懂,人人都可以學習、練習。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就這四句話多麼簡單呀!我都不想去解釋這四句話。


學習心學並不是為了建立像王陽明那樣的不世功業,而是要擺脫認知體系的痛苦感。


我一直覺得,現在這個社會價值觀太多了,我們大部分人已經迷失在價值觀的汪洋大海里,今天看到一種論調覺得,喲很有道理哦,明天看到一種論調,又是喲很有道理哦,並想像著自己遇見這樣的事情時,認知體系一定是異常清晰的。

可是真到了自己做決策時,還是茫茫然,惶恐的很,問這個人,問那個人,是件極其滑稽的事情。


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個人認知體系失去標準,沒有統一,而帶來的行動上的認知體系痛苦感。


認知只有發源於自己內心,才會沒有束縛感,人的內心才會輕鬆快樂起來。


正如康熙王朝電視劇里,孝庄太后說的那段話:天塌地陷,我自巋然不動,日月星辰,唯我獨尊。


尼采也說過類似的話,啊!我是太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歐某人的世界觀 的精彩文章:

TAG:歐某人的世界觀 |

您可能感興趣

心理學:當你自卑時,請用這三個方法重塑你的自信
重塑心靈,重新做人——謝運平
心理學家:記錄過往的經歷可以有效重塑自我認同感,增強自尊心
重塑愛欲的新哲學
重塑自己,擁抱尤文文化的C羅重要性更高
女人要重塑自己的「菩薩相」!
重塑自我十五:學好本事
陳思誠新片即將上映,抱娃一家人出行,重塑好男人人設,網友一眼看穿
粲然:愛最重要的屬性,是自身自願的傾覆與重塑
重塑自我一:放下自卑
重新敘事,重塑你的人生——學院敘事心理學內訓課程圓滿
如何重塑孩子稀缺的「感恩心」?
腎好人長壽!每天只需一碗,重塑男人風範!
在內心建造一座禪寺,讓心返回本真,重塑自我
追新劇|鞠婧禕重塑「白素貞」,難掩其「野心」
「讓人無語」的頭髮長度,學會這幾款扎發,重塑你的女神之路!
邱稚博:重塑對學徒制的認識
激光技術重塑瑪雅文明面貌,看到的一瞬間科學家都驚嘆了
重塑從容的內心秩序
重塑隱私觀,才能保護好我們的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