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國式坐月子,是歐美人玩剩下不要的陋習

中國式坐月子,是歐美人玩剩下不要的陋習

文 | 諶旭彬

近日,據媒體報道稱:山東淄博市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家裡不開風扇、空調,且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被子,最後中暑不治身亡。

閉門不出長期卧床、關緊門窗防止吹風、戴帽裹巾厚衣厚被、不能洗頭洗澡乃至刷牙、不許喝涼水吃冷飲乃至所謂「涼性」水果……這些都是當代「中國式坐月子」的核心禁忌。據說,如果不按照這些要求去做,產婦必然落下使之悔恨終生的「月子病」。反觀歐美乃至日本等發達國家,則沒有這種風俗,這些國家的產婦也從未聽聞落下過何種「月子病」。

對於這種反差,仍活躍於當代的「中國傳統醫學界」給出了一種讓許多國人點頭連連稱是的解釋:歐美人(白人)不坐月子是因為他們和我們人種不一樣,體質不一樣。

荒唐的「體質不同說」

從生物學的角度而言,這種說法完全是扯淡。

當代生物學界早已論定:「白/黃/黑/棕色人種」之劃分缺乏科學性,無生物學意義可言,一個中國人和一個歐美人身體基因的相似程度,很可能大於一個中國人和另一個中國人身體基因的相似程度。

從歷史學的角度而言,這種說法也是扯淡。

史學界早已廓清,「白/黃/黑/棕色人種」這一划分的出現,不是科學研究的結果,而是「一種與客觀事實無關的文化構造」,如果當時的「文化」有另一種需要,也許劃分的標準就未必是膚色,而是其它特貌特徵,比如眼睛的顏色、頭髮的曲直等。簡而言之,如歷史學者馮客所言,「種族並不存在,它們是被虛構出來的。」

尤其值得特別指出一點是:「歐美人(白人)因人種體質不同而不坐月子」這個論斷中,不但「體質不同」是扯淡,「不坐月子」之說也是錯的。

事實是:

1、古代歐洲人,和古代中國人一樣也「坐月子」,而且有著幾乎相同的具體禁忌。

2、經過現代醫學洗禮,當代歐美人已拋棄有害的月子禁忌,且證明拋棄之後並不會留下所謂的「月子病」;惟國人仍固執堅持這些錯誤禁忌,甚至臆造出「歐美人和我們人種不一樣所以不坐月子」這種荒唐「解釋」。

圖:2013年,英國凱特王妃產後第二天出現在公眾面前,其「不坐月子」引起國人熱烈討論

歐洲人早年也「坐月子」

英國學者Petrina Brown的著作《Eve: Sex, Childbirth and Motherhood Through the Ages》,扼要勾勒了歐美女性的千年生育史。作者在書中回顧道:

「直到公元19世紀末,細菌和感染的聯繫才為人所知,在此之前衛生環境向來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讓情況更加混亂的是,從前人們認為新鮮空氣會帶來恐懼,因此分娩的房間總是被關閉得密不透風。

這種將房間關得密不透風的「坐月子」模式,與當代中國流行的產婦禁忌高度相似,且在歐洲流行了相當長時間。比如,都鐸王朝時期:

「隨著嬰兒呱呱墜地,母親們至少得卧床九天,因此無法參加孩子的洗禮。但大多數情況是她們的卧床期遠長於此。公元17世紀的威敏斯公爵夫人瑪格里特就被勸告讓其女兒產後15天再離床。……年輕的母親們被建議平躺在床上,不要移動。但這導致血液凝結,形成致命血塊,成為導致產後婦女高死亡率的罪魁禍首。……兩三個星期後,如果母親恢復得很好,她就可以下床洗個澡,換換衣服……

進入18世紀,上述禁忌仍在危害產婦的生命健康:

「公元1772年歐洲最嚴重的一次傳染病在各大醫院開始蔓延,奪走無數婦女的生命。據統計。其中20%是剛分娩的婦女。同年,助產士查爾斯·懷特發表了關於婦女產後護理的書。……(書中)描述了很多新媽媽產褥期的糟糕環境:『只要條件允許,一生完孩子,婦女就會蓋很多的被子,被角都被塞到了床角,門窗之類都被嚴密堵死,甚至連鑰匙孔都被堵上了……為了防止著涼,她們的手臂甚至鼻子都不能露出來。她們總是喝熱粥來保持體溫,每天就只吃這些。並且每天都保持躺著的姿勢,所以糞便和惡露(分娩後的子宮陰道分泌物)都無法正常排出……這樣子宮中的惡露和縫合的陰道很快開始潰爛。……房間里又有大火爐,熱量和她的陣痛會使她出很多汗,而床的熱力和眾多人的呼吸會讓空氣更差,更對身體不利。』

進入19世紀,巴黎的醫院中仍禁忌讓產科病房通風:

「公元1864年,外科醫生雷恩·李福特拜訪巴黎產科病房時,產婦們在醫院裡遭遇的境況引起了他的高度注意:主病房裡有很多張床,順著房間的每一邊被擺放在凹壁中,像英式的馬廄。通風幾乎是不可能的。

以上,乃是現代醫學誕生之前,古代/近代歐洲曾流行的種種「產婦禁忌」。其具體內容,與當代中國所流行的種種「坐月子禁忌」,幾乎沒有差異。

當代中國所流行的種種「坐月子禁忌」,多見載於「中國傳統醫學典籍」。南宋人陳自明所著《婦人良方》一書(有「我國第一部婦產科系統之作」之譽),可謂「中國式坐月子禁忌」的集大成者。且試摘錄書中部分文字:

「凡婦人生產畢,且令飲童子小便一盞,不得便卧,……高倚床頭,厚鋪茵蓐,遮圍四壁,使無孔隙,免被賊風。……新產後不問腹痛不痛,有病無病,以童子小便,以酒和半盞溫服,五、七服妙,一臘(七日也)之後,方可少進醇酒並些小鹽味。……若未滿月,不宜多語、喜笑、驚恐、憂惶、哭泣、思慮、恚怒、強起離床行動、久坐,或作針線、用力工巧,恣食生冷、粘硬果菜、肥膩魚肉之物,及不避風寒,脫衣洗浴,或冷水洗濯。當時雖未覺大損,滿月之後即成蓐勞。手腳及腰腿痰重冷痛,骨髓間颼颼如冷風吹,即有名醫亦不能療。大都產婦將息,須是滿百日方可平復。……又不得濯足,恐血氣攻下,又不得刮舌傍心、刷齒及就下低頭,皆成血逆、血運,此產家謹護之常法也。」

除了喝童子尿之外,上述禁忌幾乎被當代「中國傳統醫學」全部繼承並「發揚光大」。

圖:今天流行的種種「坐月子陋俗」,都可在這本千年前的《婦人良方》找到記載

現代醫學擊潰歐洲「坐月子禁忌」

古代東西方世界的「坐月子禁忌」,其目的俱是為了對付導致產婦高死亡率的「產褥熱」(泛指產婦身體發熱等癥狀)。

禁忌的具體內容之所以高度雷同,是因為古代東西方醫學界對該難題的解讀方向,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比如,歐洲古典時期流行的「惡露抑制」假設理論認為:產婦在懷孕期間血液中積累了大量污物毒素,需要藉助惡露的排出來清除;而冷空氣進入子宮、身體受冷、飲用冷水、受到恐懼驚嚇等,都會導致子宮內的血管出口關閉,使惡露難以排出。相同的揣測與假設,也常見於古代中醫典籍。明朝人江瓘所編纂的《名醫類案》所收錄的醫案里,產婦分娩後發熱,往往會被診斷為「惡露未盡,淤血入絡,又感寒邪」。

當代西方人不再「坐月子」,與19世紀以來「現代產科醫學」的突破有直接關係。

1843年,美國醫生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發表論文《產褥熱的傳染性》,認為產褥熱可以通過醫生之手,從一個病人傳染給另一個病人。霍姆斯觀察到:不少醫生在解剖產褥熱病人屍體後,再為其他產婦接生,那些產婦大部分都患上了產褥熱。不過,產科醫學界不願意認同霍姆斯的觀點,在他們看來,產褥熱的發生與瘴氣有關,與上帝有關,但不可能與醫生有關。主流產科醫學界批評和嘲笑了霍姆斯的觀點,霍姆斯則譴責同行的無知,稱呼他們是「職業殺人犯」。[11]

大約同一時期,維也納總醫院的產科醫生、匈牙利人塞麥爾維斯(Ignaz Philip Semmelweis)發現:該院的兩個產科病區,死於發熱的產婦比例存在明顯差異。由助產士管理並訓練學生(不參與屍體解剖)的病區,產婦死亡率通常為2%-3%;而由醫生管理並訓練學生(參與屍體解剖)的病區,產婦死亡率高達10%-13%,在惡性病流行期,甚至會達到20%-50%。當塞麥爾維斯的一位同事因解剖屍體劃傷手指而突然去世後,他開始意識到「感染屍體上的物質」很可能是產婦患上產褥熱的根源。他要求醫生在解剖完屍體後,不能僅僅用肥皂、清水和指甲刷洗手,還須以氯水浸泡。不久,相應病區的產婦死亡率降到了2%。但是,塞麥爾維斯的發現,並沒有為他帶來榮譽。相反,他受到了維也納醫學界的攻擊——要一群產科醫生承認自己是導致產婦患上產褥熱死亡的元兇,畢竟是困難的。1850年,塞麥爾維斯在維也納無法立足,無奈離開。1861年,他出版著作《The Etiology,the Conecpt and Prophylaxis of Childbed Fever》,介紹自己的發現,並反駁醫學界的批評。該書影響有限,歐洲主要醫學刊物大都拒絕刊登塞麥爾維斯的文章。塞麥爾維斯不得不以公開信的方式激烈譴責那些有威望的同行是「兇手」、「參與大屠殺」,呼籲「現在這種殺人的行為該停止了。」1865年,47歲的塞麥爾維斯不明不白死於精神病院,遺體有被毆打的痕迹。[12]

圖:塞麥爾維斯

塞麥爾維斯不清楚具體感染產婦、使其死亡的究竟是什麼東西,他只能將之籠統地稱為「屍體上的物質」。直到法國科學家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德國醫生科霍(Rober koch)相繼發現細菌,通過大量實驗證明感染是由這些病原微生物所引起,進而建立細菌感染學說,塞麥爾維斯在醫學史上的地位才獲得世人的重新肯定。

徹底讓西方產婦告別「坐月子禁忌」者,是20世紀上半葉磺胺類藥物以及青黴素的問世。自此,產婦分娩後傷口被細菌感染的威脅解除,歐洲和美國醫院裡的產褥熱得到了徹底控制。告別「坐月子禁忌」後,包括健身體操之類在內的「產褥期恢復」,也變得更為科學。相形之下,留存至今的中國式「坐月子禁忌」,與其說是「產褥期恢復」,不如說是「產褥期迫害」。

*********

注釋

《山東淄博一產婦坐月子中暑身亡:家人不讓開風扇空調還蓋被子》,澎湃新聞,2017/07/16。劉彥偉,《坐月子無關人種,就是陋俗》,《今日話題》第1735期。楊津濤,《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短史記第585期。(英)彼得林娜·布朗/著,劉乃菁、劉劍/譯:《夏娃:母親走過的歷史》,遼寧教育出版社,2007,P3-4。同上,P59。同上,P79-80。同上,P101。(宋)陳自明/原著、(明)熊宗立/補遺、(明)薛己/校注;余瀛鰲等/點校,《〈婦人良方〉校注補遺》,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P477-478。(美)紐蘭德/著、侯明君/譯,《醫生曾經「惹」瘟疫:細菌、產褥熱和伊戈奈克·麥賽爾威斯的奇異故事》,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P16-17。(明)江瓘/主編、焦振廉等/注釋,《名醫類案》,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2013,「產後」條,P601-612。[11] (美)洛伊斯·N·瑪格納/著、劉學禮/譯,《醫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P368-370。[12] 同上,P370-377。另可參見:(美)哈爾·海爾曼/著、馬晶 李靜/譯,《醫學領域的名家之爭:有史以來最激烈的10場爭論》,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P29-46。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短史記 的精彩文章:

一支被遺忘了的國軍「鐵道游擊隊」 | 短史記
罵暴走團時,別忘了中國的「公共體育設施」嚴重匱乏 | 短史記
一支被遺忘了的國軍「鐵道游擊隊」
民國議員:我們自定薪資,低了國民必覺不安 | 短史記
民國議員:我們自定薪資,低了國民必覺不安

TAG:短史記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外國人從不坐月子,而中國人非要坐月子?
坐月子是女人的重要時期,這7點不能大意,不然你的月子是白坐
「歐美人不坐月子,是因為體質與中國人不同」之說,相當荒唐
夏天坐月子的寶媽,這3個方面不要大意,不然容易落下「月子病」
產後「坐月子」,這3個動作不要經常做,不然容易留下月子病!
外國人不坐月子?只是不如國人那麼多講究而已,可別學著不坐月子
為何日本女人不坐月子,反而恢復得很快,這幾點中國女人做不到
為何美國產婦不坐月子,中國產婦卻不行?在這一點上我們已經輸了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生完孩子要坐月子,而外國人產婦都不坐月子?
坐月子的時候,這3種陋習不要信,月子病找的就是這種人
坐月子到底是不是陋習?
歐美人產後忌諱少,日韓也不坐月子,我們的月子又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女孩嫁給美國人,生完孩子3天沒人伺候,不坐月子,大吃冰塊
坐月子不要著涼 產後風不是開玩笑的
老外不坐月子,中國女人為什麼要坐?
媳婦坐月子,我胖了好幾斤,天天吃這玩意也不膩,不是我生孩子吧
歐美其實也「坐月子」,只不過人家說法不一樣,這5點值得學習!
女性在坐月子期間要學會拒絕,尤其是這3類人,最好不要靠近
中國孕婦生完孩子必須坐月子,而外國卻從不坐月子,差別在哪裡?
坐月子是女人重要的時期,不要做這三件事,容易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