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秋季:養生先養骨,要想骨頭好補鈣不可少!
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本文為大家準備了立秋之後的一些養生知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立秋三
涼風至:颳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於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三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節,立字解見春(立春)。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一般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立秋(節氣)以後,秋後下一次雨涼快一次,因而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
因此秋季養生不能離開「收、養」這一原則。也就是說,秋天養生一定要把保養體內的陰氣作為首要任務。夏秋之交,晝夜溫差大,氣溫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針對這一時期的氣候特點,飲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禦寒。
立秋操行--收斂內養
1、爬山:加強心、肺功能
適合人群:老年人(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不過昆明骨科醫院的專家則提醒,患有骨性關節炎的朋友不建議進行)秋季爬山,溫度變化比較大,這對人體健康本身是有益處的: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2、慢跑:增加能量消耗
適合人群:中年人(亞健康者更為有效)。慢跑能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和腦的血液供應以及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地工作。跑步還能有效地刺激代謝,增加能量消耗,有助於減肥瘦身。(患有骨性關節炎的朋友不建議進行)
3、冷水浴:增強免疫力
適合人群:無疾病、身體狀況正常的人群。冷水浴是指5-20℃之間的秋季自然水溫。冷水浴的保健作用十分明顯。首先,它可以加強神經的興奮功能,使得洗浴後精神爽快,頭腦清晰。而且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被稱作是「血管體操」。對於消化功能有問題的人而言,洗冷水浴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立秋飲食有講究
1、多吃酸性食物
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補肝氣,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番茄、荸薺等。如蘋果、橘子、山楂、獼猴桃等,可收斂肺氣。
初秋時節,天氣仍較熱,空氣潮濕,悶熱蒸人,且秋季瓜果成熟,難保人們不貪食過度,這些均會傷損脾胃,所以秋天早晨多吃些粥,既可健脾養胃,又可帶來一日清爽。秋天常食的粥有:山楂粳米粥、鴨梨粳米粥、兔肉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杏仁粳米粥、橘皮粳米粥、柿餅粳米粥等。
2、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
秋燥時節,還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材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在古代醫書中也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一日之內,夜不食姜。
3、多吃魚
秋天是需要進補的季節,但很多人都害怕大量進補導致肥胖,不妨吃點魚肉,魚肉脂肪含量低,其中的脂肪酸被證實有降糖、護心和防癌的作用。
4、暫時不要吃太多的高蛋白食品,如肉類
經過一個夏天炎熱的天氣,立秋之後,很多「苦夏」或在夏天裡食慾比較差的人食慾逐漸好轉。不過此時人的腸胃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如果吃太多的肉類等高蛋白食品,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因此吃肉要適當,最好等到天真正涼下來以後,再多增加肉食。
5、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
秋氣內應肺。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係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乾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 吸疾病,所以飲食應注意養肺。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 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
立秋吃什麼水果
立秋到來之際,人們容易產生秋燥。此時正是潤燥生津的最佳時期,立秋節氣,柑桔、葡萄、甘蔗、大棗、柿子、梨、石榴,這些水果是讓您擺脫秋燥的最佳食物哦!不過在此提醒,適量即可,不必刻意多吃。
秋季:養生先養骨
中醫學認為「養生先養骨」,意思是要想身體好,首先得骨質壯實。養骨從中醫學的角度可以解釋為:益氣、養血、強精、壯骨,改善體質從而益壽延年,因此保養骨骼是人體保健的關鍵點之一。
昆明骨科醫院的專家指出:人到老年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骨結構退化,且發展進程緩慢不易察覺。最初通常表現為軟骨降解、骨鈣流失,進而導致關節疼痛和骨質疏鬆,因此很多老年朋友都在補鈣。要想骨頭好,補鈣不可少!
下面是一些補鈣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純天然免費補鈣:曬太陽
秋季陽光充足,氣溫適宜,經陽光照射後,日光中的紫外線能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增加鈣的吸收。
可以選擇每天紫外線照射不是特彆強烈的時候,如上午9~10點,下午5~6點,以免中暑。曬太陽後要及時補充水分。另外,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因為玻璃可以阻擋大部分紫外線,不能有效合成維生素D;怕晒傷皮膚可以塗抹防晒霜。
二、活動和鍛煉補鈣
適當的活動和鍛煉也能夠增加骨骼彈性和韌性,改善或減輕骨質疏鬆的癥狀。老人每天保證1~2小時的室外活動,如散步、騎車、游泳、打太極拳、八段錦等。
三、飲食補鈣
對於鈣質流失較多的老人,還要保證從飲食中多補充鈣質,食用含鈣量較高的食品,如蝦皮、精瘦肉、魚肉、菠菜、豆製品、奶製品;部分老人伴有乳糖不耐受,飲用牛奶後會出現腹瀉、腹脹等不適癥狀,此類老人可選擇喝酸奶、豆漿、乳酪。
四、老年人服用鈣劑須知
骨質疏鬆的老人經常會出現骨折、變矮、駝背等癥狀,其中還有70%的患者會出現腰背疼痛的癥狀。 對此,昆明骨科醫院的專家表示:適量服用鈣劑對骨質疏鬆的預防和治療也很重要,但老年人由於自身代謝能力減弱,胃腸吸收能力相對減弱,每天服用1200~1500mg即可,吃飯時服用效果最佳。不過,老年人服用鈣劑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 鈣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應根據自身需要選用。而且不同鈣品適宜人群也不同,碳酸鈣含凈鈣量高,吸收率高,是傳統補鈣製劑,但它並不適合胃酸缺乏者;磷酸鈣含磷高,但不適合慢性腎功能不全者。
2.、不隨廣告走。增加自己的保健知識,正確認識補鈣。鈣品生產企業常以明星為前驅,吸引消費者。對此應根據自身需要做出選擇,而不要被各類響亮的補鈣商品名稱所惑,切記此類商業用語純屬炒作,在營養學領域多數並不存在。
3.、不要聽信某些鈣品的誇大宣傳。如一些廣告稱液體鈣比固態鈣吸收好,其實其實鈣的吸收與鈣的形式無直接關係。
4.、補鈣不是越多越好,重要的是看吸收。每次服用元素鈣超過200毫克時,就會降低吸收率。 所以每次服用鈣製品可以量少一點,分成多次服用,這樣可以保證一天當中很多時間都有鈣的補充。如果一次就服用很多,大量沒吸收的鈣就浪費了。
5、補鈣同時適量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能夠調節鈣磷代謝,促進鈣的吸收。除了服用維生素D外,也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在體內合成。每天只要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活動半小時以上就可以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


※五臟春季肝當令!春季養生,你得先養肝!
※春季養肝,很必要,若要養肝,養生做起
※春季養生,養肝為先!
※春季養生不遵循這些原則,恐怕你就白養了!
※春季養生水果,你吃了嗎?
※冬日必備養生粥,不僅養顏還補血
※節氣養生丨今日小滿,調氣血、補養分,炎夏來臨,不養生就晚了!
※養生先養骨,養骨能救命,夏季養骨好時機!養好了,百病莫侵……
※養生 春季必不可少
※今日小滿,調氣血、補養分,炎夏來臨,不養生就晚了!
※春季養生,必不可少的清腸粥,你學會做了嗎?
※養生必先養腎,養腎即養命,冬季養腎要點
※春季養生肝為先,春天最該吃的3種養肝菜,關鍵還便宜!
※春季養生,先養肝
※春季養生,要牢記「五養」,做好三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秋日養生以肺為先,秋季這樣養生才對
※冬日必備養生粥,不僅養顏還補血~
※春季養生吃什麼?蔬菜和水果不可少
※春天到了,立春養生先養肝,這些春季養生之道你知道多少
※夏季要養心,3款養心安神食譜送給你,夏日養生就吃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