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蔔必須用油炒?你可能被騙了好多年
GIF/308K
胡蘿蔔必須用油炒!
這話恐怕很多人不僅是聽過,而且聽了很多遍,甚至當成金科玉律了。
這說法還有很多版本,比如:
胡蘿蔔要和肉一起燉,
胡蘿蔔要用葷油炒,
胡蘿蔔最好油炸吃,
炒胡蘿蔔要多放點油……
難道吃胡蘿蔔就一定要附送脂肪嗎?
其實用大量油,營養損失更多
很諷刺的是,如果真按傳言說的「胡蘿蔔要多放點油炒」,胡蘿蔔素反而損失更多。
因為它怕油炸的溫度,還怕在熱油下接觸氧氣。
再說了,正因為胡蘿蔔素易溶於油脂,用大量油炒,不少胡蘿蔔素都溶解在油里(炒菜油變黃就是證據),粘在鍋壁盤子上,豈不是最後都倒進了下水道?多浪費多可惜!
所以,油炸是最糟糕的的烹調方法,油炒了之後再燉第二糟糕。
只溶於脂肪 ≠ 必須用油炒
這些說法看上去還挺有道理:
胡蘿蔔中富含胡蘿蔔素,它能夠在人體內轉變成維生素 A,對皮膚、視力和正常免疫功能都很重要。
而胡蘿蔔素是一種只溶於脂肪、不溶於水的物質,沒有脂肪幫忙,它就很難被人體吸收。
到此為止,說的都是科學道理,一點沒錯。
不過,只溶於脂肪≠必須用油炒。
因為吸收胡蘿蔔素,是在小腸裡面發生的事情,和鍋里有沒有油,是葷油還是素油,完全沒什麼關係。
只要進入小腸的食物裡面有脂肪,就足夠幫助胡蘿蔔素吸收了。
不用油炒,胡蘿蔔素也能吸收
舉個例子,把胡蘿蔔蒸熟吃,然後再喝杯牛奶,或者吃個雞蛋。
這些食物中都有脂肪,在胃腸里和胡蘿蔔素相遇,把胡蘿蔔素溶解在脂肪里,然後在膽汁的作用下,就可以被人體吸收。
大部分中國人都是把胡蘿蔔當菜配主食吃,一餐中肯定有含有脂肪的食物(比如肉、其他用油炒的菜),完全不用擔心。
甚至還有研究發現,即便一餐當中只吃涼拌和蒸煮,完全不放油,胡蘿蔔素當時難以吸收,但只要下一餐吃些有油脂的食物,胡蘿蔔素能「等待」到下一餐中的脂肪,最終還是能被吸收利用。
很多國家習慣生吃胡蘿蔔,比如這種 baby carrot(又叫小胡蘿蔔、嬰兒胡蘿蔔)。
而實際上:
胡蘿蔔,蒸熟吃才最好
不過,也不是說「怎麼吃胡蘿蔔,營養都好吸收」。
因為胡蘿蔔素存在於植物細胞中,算上「被鎖深宮」,細胞壁是它跑出來的大障礙。
如果經過加熱,讓細胞變軟,細胞透性上升,嚼爛之後,胡蘿蔔素就比較容易被吸收利用。
如果生啃胡蘿蔔,細胞壁太堅硬完整,就比較難吸收,而且需要更多的油脂幫忙。
所以,胡蘿蔔蒸軟燉軟是有幫助的,油炒油炸則是不必要的。
炒胡蘿蔔好吃啊……
當然當然,這種美味無需辜負。不妨少放一點油,再降低一點油溫,別油炸。
再推薦一些更棒的吃法:
蒸飯煮粥的時候撒點胡蘿蔔丁;
直接把味道比較甜的胡蘿蔔切條蒸熟當成甜食吃。
胡蘿蔔素損失小,還能少吃油避免長胖,豈不更是一舉兩得?
吃太多胡蘿蔔,皮膚會變黃?
嘿嘿,這可不是謠言。
如果吃太多胡蘿蔔,其中的胡蘿蔔素大量進入血液,就能讓你的皮膚變黃。
不過這只是「面子問題」,並不會影響健康。只要暫時不吃胡蘿蔔和黃色蔬菜水果(比如橘子、南瓜),過一兩周就能漸漸淡去。
點擊展開全文


※便秘不舒服,可以試試這個動作
※臉上愛出油,能用防晒霜嗎?
※心臟病、糖尿病導致的死亡,有一半是吃出來的?這次不是謠言
※產檢時最糾結的一件事,大概就是這個了……
※大小便後看一眼,等於一次小體檢!兩張圖全說清
TAG:丁香醫生 |
※炒「花生」時,用油還是不用油?很多人弄錯了,難怪不酥脆!
※炒「花生」時,用油還是不用油?很多人弄錯了,難怪不酥脆
※黑木耳不能用油炒,難怪沒有效果,你吃對了嗎?
※紅燒肉炒糖色時,究竟用油還是用水?好多人都錯了,難怪味道會苦
※做「拔絲蘋果」時,熬糖用水還是用油?用錯了,難怪不拉絲不香甜
※你們是不是對菜籽油有什麼誤會?最好吃的川菜主要用油就是它!
※胡蘿蔔一定要用油炒才正確?這麼多年了,讓養生專家告訴你答案
※胡蘿蔔用油炒等於沒吃,破壞營養!這樣吃才好
※「吃不死人」的食用油,你敢吃嗎?
※炸花生米誰還用油啊,這樣做香脆又不糊,好吃極了
※每天都吃的食用油,你了解多少?教你如何選購健康油!
※雞蛋新吃法,不用炒,不用煎,不需要用油,比雞肉還要好吃過癮
※做菜誰還用油啊,這樣做香脆又不糊,好吃極了!
※一包泡麵里究竟能提取出多少食用油?看到這結果你肯定都不相信
※洋蔥不能用油炒了,吃錯了20多年了,怪不得一點效果都沒有
※寶寶多大才能吃食用油?這幾種油可得遠離你的孩子!
※炒糖色時,到底用油還是用水?9成人都用錯了,難怪有苦味
※寶貝挑食?很可能是你用油有誤區!這些絕招收起來
※炒糖色用油還是水?很多人弄錯了,這就是你炒出苦味的原因
※食用油開封多久就不能吃了?超過這個時間的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