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吳昌碩是寫意派的大師,其印壇地位人所共識,我們就繞過這些每篇文章都介紹大師的俗套,直奔主題,多說有用的。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吳昌碩)

吳昌碩大師的作品裡有一方印文為「葛書征」的印,邊款也不短,今天就從這方印說開去。

1、葛書征印的印面與邊款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吳昌碩刻「葛書征」及邊款)

除了印文以外,我們主要要看這方印的邊款:

方勁處而兼圓轉,古封泥時或見之。西泠一派實祖於些,此茲擬其意,若能起丁、蔣討論之,必曰吾道不孤。甲寅初春,書征先生屬刻即正之。昌碩時年七十有一。

2、葛書征這個人

談到這個人,我們在吳昌碩大師的作品裡,有好多是給他刻制的,比如: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吳昌碩刻「傳朴堂」)

再比如: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吳昌碩刻「葛昌楹印」)

吳昌碩但凡有葛書征、葛昌楹、晏樓、愛日樓、傳朴堂這些內容的印,都是刻葛書征的(我沒有仔細統計,但總有幾十方不止),何以吳昌碩會給他刻這麼多印呢?

葛書征是大收藏家,浙江平湖人。 富於藏書,其「傳朴堂」、「愛日廬」藏書及書畫名聞遐邇。經葛金烺、葛嗣浵和他兄弟葛昌枌三代之力,先後積書逾10萬餘冊,40萬卷,其中善本、宋版書及孤本達4 000餘種,方誌2 400餘種,宋元以來名家書畫近400軸,歷年科舉試卷幾千種。

葛書征精於鑒賞,好藏印 ,尤嗜明清名家印章,他常往來於滬杭一帶,刻意尋訪。見有名家佳作,不惜重金得之。先後所得,數以千計。他於「晚清四家」 吳讓之、趙之謙、胡钁、吳昌碩之作,尤所酷嗜,其中前兩家,因時代稍早,他來不及面見,但訪得他們的印作甚多,特別是這兩家的自用印,最後大多都成了他的藏品。胡钁就更不用說了,因胡就在鄰縣,有時來平湖作客時,就下榻於葛氏的「傳朴堂」,因此收藏的印作就更多了。

吳昌碩是葛的同時代人,而吳昌碩的經濟能力不強,而葛書征常以求吳刻印為方法,支撐吳昌碩在求藝之路不致因經濟問題困頓不前。這是舊時收藏家跟藝術家的典型關係,藝術家早期的生存大多靠收藏家支撐照應。吳昌碩更是跟葛書征成了亦師亦友的關係,葛書征也刻印,但因為藝術眼光高,而更多時間用於鑽研理論,四處徵集藏品,精力不在刻印實際操作上,葛書征對自己的刻印水平不滿意,後來就乾脆停了下來。

葛書征1925年輯《宋元明樨象璽印留真》6卷、《傳朴堂藏印菁華》12卷,吳昌碩為該書題籤「傳朴堂印譜」,有童大年題籤,羅振玉序。1931年輯吳熙載、趙之謙刻印《吳趙印存》10冊。1939年與丁仁、高時敷、俞人萃輯《丁丑劫餘印存》20卷,上起文徵明、文彭父子,下至民國葉玉森、高迥共計273家,印作1900餘方。算是近代篆刻收藏最著名,最權威者。

3、解析這方印及邊款

這方印里的藝術主張是很重要的,即「方勁處而兼圓轉,古封泥時或見之。」

吳昌碩的印作,經常見這樣的形式,底邊厚重,其他三邊往往沒有邊欄,而下邊欄又往往與印面文字之間保有一定的距離,文字重心靠上是篆書的基本特徵,即便是漢代繆篆隸書化之後,依然有這樣的總體重心特徵,這是不用多說的。這裡重要的一個概念是「方勁處兼圓轉」,我們看秦代封泥: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秦封泥「東苑丞印」)

漢代封泥: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漢封泥「莫丞之印」)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漢封泥「平定邑丞」)

這些封泥作品中的文字,每遇彎轉,總是方勁中帶有圓轉,這是由於封泥是由秦漢白文印重新抑壓在膠泥上形成的物理特性,而這種物理特性給人的感覺恰是渾厚古樸的。吳昌碩七十歲上下悟透此節,並認定浙派的印學理論支撐也當有此節,因此,他在邊款里說「若能起丁、蔣討論之,必曰吾道不孤」。就算是丁敬、蔣仁復活,他們也會認同我這種看法的。吳昌碩說。

我們來看一下丁敬和蔣仁的作品吧: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丁敬刻「丁敬身印」)

從吳昌碩的一方印說開去

(蔣仁刻「真水無香」)

顯然,這是兩位浙派大師的代表作,我們看這些朱文印的轉折處,可不都是方勁處帶有圓轉的。甚至我們還可以說,就連浙派以切刀碎切而成的的線條表現出來的蒼茫斷續的特有特徵,也與封泥形成的線條特徵如出一轍,吳昌碩的眼光是厲害的,是將複雜事物說簡單的大師。

但這顯然對於我們這些篆刻初學者,尤其是浙派學習者或吳派學習者,意義重大。

其實,如果學吳派,就連這方印的下邊欄所表達出來的厚重邊欄特徵,其實也得益於封泥所表現出來的特有審美特質,整個印面就如拿白文印章抑壓在膠泥或火漆上的印跡差相彷彿,那個邊欄,就像抑壓的痕迹。只不過,過去我們常說,這是吳昌碩「做印」的結果,但吳大師為啥這樣做,為啥這樣做就「美」,就「古」,就好看,卻沒有人提及,其實,吳昌碩早就在邊款里說明了。不僅他這樣做,浙派那些大師先賢們,早就認識到了。只不過,這些似乎都成了篆刻學中的「不傳之秘」,沒有人專門論及。

(【老李刻堂】之191,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藝錄 的精彩文章:

名聯掌故:「太極兩儀生四象」對個下聯
名聯掌故:「妙人兒倪家少女」對個下聯
齊白石篆刻軼事
名聯掌故:「畫上荷花和尚畫」對個下聯
對聯掌故:「蠶為天下蟲」對個下聯

TAG:談藝錄 |

您可能感興趣

從杜甫說開去
由杜甫的「王翰願卜鄰」一句說開去
黃惇:從篆隸書的臨摹說開去
從南京的雪說開去
張憲春 | 從秤錘樹說開去
從黃龍蘭花說開去
從《一九四二》說開去
修鍊與價值一一從白蛇與何氏璧說開去
從「三秦尋夢」說開去
從王陽明的「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說開去
「皖軍」正在崛起——從《萌芽?安徽三人小輯》說開去
由《射鵰英雄傳》第一回的說書人說開去
從苦鐵的甘來說開去
從一款「神奇」的去頸紋霜說開去
張煥武:從寫春聯說開去
從林徽因往徐志摩說開去
從唐人《靈飛經》說開去
羽田正的《全景世界史》:這次,讓我們從亞洲說開去
說「櫝」道「珠」一從紅星軟香酥的包裝說開去
篆刻與詩歌:從吳昌碩的詩、書、畫、印「四絕」說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