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濕氣重的危害,軍醫教你排出體內濕氣,早知道早好!

濕氣重的危害,軍醫教你排出體內濕氣,早知道早好!

體內濕氣重是現代很多人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健康問題,特別是在夏季,雨水連綿、空氣潮濕、暑熱難耐的感覺揮之不去,既讓體內濕氣重的人很是難受,更讓濕邪侵入人們體內,那麼身體濕氣重有危害嗎?

濕氣重不僅讓人食慾受到影響、精神狀態、排便等,更容易是阻礙脾胃的氣機,損傷脾陽,導致機體出現消化不良,水濕內生,從而又加劇了體內濕氣的產生。

濕氣重的信號:、舌苔厚膩 、大便不成形 、小腿發酸 、食慾差 、精神狀態差

1、濕氣重影響關節

濕氣可以阻滯經絡關節,可引起關節疼痛重著或者是屈伸不利,因此濕氣重的人也往往會出現頭困身重,四肢酸楚沉重並且附著難移等癥狀。

2、濕氣引起的疾病纏綿不愈

因為濕性黏滯,所以濕氣引起的疾病往往都是起病緩慢,病程較長,且容易反覆發作,或是纏綿難愈。所謂的「濕氣是萬病之源」。

3、濕氣重阻礙身體氣機

因為濕氣為重濁之邪,容易滯留於人體臟腑經絡之間,阻礙氣機,使臟腑功能出現失調,經絡阻滯不暢。如濕阻胸膈,氣機不暢則可出現胸膈滿悶;濕阻中焦,則可引起脾胃功能失調,出現脘痞腹脹,食慾減退;濕邪停聚於下焦,者可導致腎臟和膀胱氣機不利,出現小幅脹滿、小便淋漓不暢等。

4、濕氣重對不同人群的危害

若是小孩身體濕氣重,可引起腹瀉、大便不順暢;如果是老年人身體濕氣重,就可能出現下肢酸困,經常腰腿疼痛等癥狀;如果是女性濕氣重,則可能出現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症。

招排出濕氣,輕鬆「泄瀉」

1.多喝薏米紅豆粥

薏米與紅豆都是沒有什麼味道的藥材,兩者搭配煮水,或是熬粥,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還可以選用茯苓、淮山、党參、陳皮加瘦肉或者豬骨等,一同用來煲湯,或者煲成粥、煮水喝,同樣可以起到利尿、除濕的功效。

目前市面上最多的薏米是,雲南的曲靖薏米,貴州的興仁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 金沙薏米產於福建省仙游縣龍華鎮金沙村,因金沙村得名,別名玉蘆、玉珠珠,脫殼後稱薏米,是仙游縣著名的土特產,早在宋代就大面積栽培,已有上千年歷史,在明代更是貴為朝廷貢品。

在中國眾多的薏米中,當年皇帝偏偏只選擇了產自一個小村子的薏米作為朝廷的貢品。足以說明它的營養價值之高。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所記載的薏米正是採集於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國家唯一確認的糧葯兼用的薏米。也是目前唯一有國家地理保護標識的薏米。在眾多地方的薏米中,金沙薏米是顆粒最小的,從中醫的角度來講薏米的顆粒而小,藥用價值也就越高。

薏米紅豆粥的做法:1、首先準備好薏米50克、紅豆50克、芡實10克、枸杞5克。

2、將薏米、紅豆洗凈後,用熱水泡兩個小時左右,在煮之前先把薏米炒過一遍,把薏米的寒性去掉;

3、然後將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鍋里,放入適量的水,文火2小時,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薏米排骨湯

材料:排骨1斤,薏米20克。酒釀,鹽,白糖。

做法:薏米淘洗乾淨浸泡1小時左右,排骨加水煮開後稍煮幾分鐘。用溫水沖洗乾淨,加溫水和薑片煮開。加酒釀後轉小火燉1小時左右。加入浸泡過的薏米和鹽再燉半個小時左右,至薏米軟爛。加入調味料即可。

2.少吃鹽,多健脾

「重口味」容易吸引濕氣,因為鹽太重會加重脾胃負擔。所以,平時飲食要少吃多鹽食物,多吃一些流質和五穀類食物。口味偏淡些。

3.巧妙利用姜

大家都知道生薑是個好東西,姜不僅是調味品,還有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經常喝點兒熱騰騰的薑湯可以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帶全身發汗後,癥狀會有所緩解。「冬吃蘿蔔,夏吃薑」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另外,平常要注意保暖,切勿貪涼;戒煙戒酒;適當午睡。

結語:你是濕氣重嗎?你還有什麼方法祛濕的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逗逗 的精彩文章:

醫生都羨慕:身上有這4種狀況的人,說明你特別健康
五官能看出一個人的長壽,長壽之人藏有「7大跡象」
脾胃濕熱的人,中醫力推:這3種方法,不花一分錢
濕氣重,這些水果能「袪濕」,特別是第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
男女這處「毛」越長,就越越長壽,快看看你有嗎?

TAG:健康逗逗 |

您可能感興趣

濕氣重百病生!中醫教你三個祛濕方,濕氣少了,氣色慢慢變好了
濕氣重,是百病之源!中醫教你,祛濕兩步走,徹底趕走濕氣!
體內濕氣重,老中醫教你3個辦法,排出體內濕氣,一身輕鬆!
濕氣過重百病生,老中醫教你趕走體內濕氣
濕熱天氣,中醫教你吃出健康
濕氣重不重,看看這幾點就知道!中醫教你,一招祛濕排毒
體內濕氣重怎麼辦,中醫教你如何治療,祛除濕氣要多吃這幾種食物
濕氣不除,百病來!中醫教你兩個祛濕穴位,健脾祛濕,振奮陽氣!
你是脾虛濕氣重還是單純濕氣重?老中醫教你簡單鑒別!
想有容光煥發的氣色,中醫教你如何補氣養血,讓你輕鬆擁有好氣色
身體濕氣太重別傻傻拔火罐!老中醫教你1招,多年濕氣輕鬆排乾淨
春季排濕很重要,濕氣不除,百病纏身!老中醫教你幾個祛濕高招!
3個習慣讓體內濕氣越來越重!中醫教你祛濕秘訣
濕氣重,人難受!中醫教你,牢記這句話,常喝一碗粥,除濕養生!
體內濕熱過多?中醫教你,一招制敵,輕鬆祛濕熱!
重視女性貧血,用中醫教你養出好氣色
老中醫教你:三天逼出體內濕氣 不用再去拔罐了
濕重是標,脾氣虛是本。中醫教你如何提精神,去肥胖!
別讓濕疹發展到皮膚糜爛,老中醫教你正確治療,快速趕走濕疹!
高溫天氣出門就被晒黑?傳統中醫教你怎麼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