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季養生大攻略

秋季養生大攻略

GIF/2K

中醫認為,秋主燥。此節氣的氣候特徵為乾燥,少雨,空氣中濕度小。此時人們往往有這種感覺:皮膚變得緊繃繃的,甚至起皮脫屑,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屬增多,口唇乾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乾結。這種種表現都是由於氣候乾燥造成的,這種現象就是人們所說的「秋燥」

我國民間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年四季沒精神」、「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入秋以後,中午氣溫仍然很高,暑濕較重,脾被濕困住,也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秋乏」

針對「秋燥」「秋乏」,秋季養生應注意什麼?

1

起居調養:早睡早起,每天多睡1小時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生活應相應調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才能緩解秋乏。具體來說,應該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每天早睡1小時。早睡可避免秋天肅殺之氣,早起則有助於肺氣的舒暢。午睡也是秋季的養生之道,通過午睡可彌補夜晚睡眠不足,有利於緩解秋乏。

2

飲食調養:不宜過早「大補」

少辛增咸:

到了秋季要重視養肺,在飲食方面應適當多吃鹹味、酸味的食物,少吃辛辣食物。比如可以多吃些西紅柿、山楂、烏梅、葡萄等。而像西瓜這類大寒的瓜果,則要少吃或不吃了。

此外,中醫有「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的說法。早上喝淡鹽水,洗腸又解毒,而且有少許消炎作用,可潤腸胃通大便;晚上喝蜂蜜水有助於美容養顏,並可補充各種微量元素,很適合在秋天時飲用

滋陰潤燥:

秋季時天氣較乾燥,燥邪易灼傷肺津,因此此時節宜多食具有養陰潤肺作用的食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蜂蜜,還有西洋參、百合、銀耳、梨、芝麻、牛奶、鴨肉、蓮藕、荸薺、甘蔗等滋陰潤肺食物。

不宜過早「大補」:

由於剛過去的夏天,人們因天氣炎熱沒有食慾,身體的各項消耗卻不少,秋季適當吃些補品對身體有益,但同時也要避免亂補,尤其不要盲目服用人蔘、鹿茸、甲魚、阿膠等營養極為豐富的補品。進補時宜選擇「補而不峻」、「潤而不膩」的平補之品蔬菜如:胡蘿蔔、冬瓜、銀耳、茭白、南瓜、藕、山藥、白扁豆、荸薺、番茄、薺菜、平菇等;水果、乾果如:梨、柿子、柑橘、香蕉、芡實、蓮子、桂圓、花生、栗子、黑芝麻、核桃、紅棗、梨等;水產、肉類則可用:黃鱔、海蜇、海帶、蛇肉、兔肉等。抵抗力差、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最好不要擅自選擇補品,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補,以取得更好的進補效果。

3

運動調養:多伸懶腰,適當增加戶外運動

秋季可選擇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進行鍛煉,以排除夏季鬱積在體內的濕熱,對人體安然度夏大有幫助。但運動時要注意強度不可過大,避免大量汗出而損傷陽氣。平時多伸懶腰也有解秋乏的效果。下午工作學習時間長了,伸個懶腰,馬上就會覺得神清氣爽、舒服自在。

秋季養生法則

養生法則一:增減衣物,適當秋凍

雖有「春捂秋凍」一說,但到了秋天,早出晚歸者要注意添加衣服。特別是夜間外出,要多穿衣服。

養生法則二:少辛多酸,滋陰潤肺

秋天空氣濕度下降,人們會感覺皮膚乾澀粗糙,鼻腔乾燥疼痛,口燥咽干,大便乾結等,需及時採取措施,預防秋燥症。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秋季要多吃一些能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藕、菠菜、鴨蛋、蜂蜜等,防止燥邪傷害人體陰液。

養生法則三:早睡早起,夜卧防寒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宜調節起居作息,適當增加睡眠,可以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秋乏過盛。此後應早睡早起,夜晚睡覺不應晚於23點。夜晚睡覺應關好門窗,腹部蓋薄被,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可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氣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特別的節氣灸要珍惜

《黃帝內經》有言:「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由於宇宙能量在節氣前後變化較大,這個時候通過節氣灸的外部干預,溫壯元陽、激發經氣、調動機體潛能,把宇宙能量轉化為我所用,建立人體的平衡系統與大自然的系統相適應,從而治癒疾病、提高機體抗病與應變能力,保健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秋天,空氣清爽、氣候宜人,是養生保健的好時節。然而,秋季也是一年中天氣最乾燥、最多變的季節之一,這讓我們嬌嫩的身體備受「折磨」,稍不留神就容易讓人感冒發燒、口鼻咽喉發乾、食欲不振、腸胃不適……

豐收的季節,大自然給予我們不少健康的「饋贈」,新鮮果蔬、肥美海鮮。飲食上,適當多吃以下天然健康食物,能讓你的養生事半功倍。

用三蔬

白蘿蔔

化痰止咳

中醫認為,白蘿蔔則能化痰,補而不膩。秋天好發感冒、支氣管炎等,均可出現咳嗽、痰多等癥狀,用白蘿蔔煮水白蘿蔔燉肉都是不錯的選擇。

蓮藕

降燥止渴

秋令時節,正是鮮藕應市之時,吃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的作用。用藕榨汁,添加適量的蜂蜜飲用,或吃些蓮藕炒百合,對減輕秋季多發的肺燥乾咳效果很好。

南瓜

潤肺益氣

南瓜含豐富的胡蘿蔔素和碳水化合物,秋天適當多吃,有潤肺、化痰等功效。用南瓜糯米做成粥,具有溫胃、潤肺、益氣、補虛的功效,尤其適合晚秋天涼時節食用。

食三果

雪花梨

個大清肺熱

雪花梨呈黃綠色,肉質細脆,汁多味甜。市面上常見的梨中,它的個頭最大。雪花梨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的功效。

用雪花梨加川貝、蜂蜜或冰糖等製成雪梨膏、梨糖漿等,對治療支氣管炎有一定的療效。

枇杷

潤肺止咳

枇杷具有潤肺下氣、清熱止渴的功效,是肺熱咳嗽最佳的保健水果,不但能止咳,還能增加食慾,提高人體正氣。

枇杷的食用方法較多,生吃酸甜可口,也能與白梨一起煮湯,潤肺止咳。

柚子

理氣化痰

柚子被稱為「天然水果罐頭」,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機酸,有助於預防感冒、促進胃腸道消化。中醫認為,柚子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等功效,是預防秋季痰多、咳嗽的佳品。

除了吃新鮮的柚子外,現在很流行的蜂蜜柚子茶就有良好的養肺潤燥作用,還能美容養顏,但應注意蜂蜜別放得太多。

品三花

菊花

清熱養肝

菊花為秋季代表花,為四君子之一,形態秀美,香味淡雅怡人,具有疏散風熱,清熱養肝的功效。

一般選擇杭白菊或貢菊泡茶飲用,或與枸杞同泡為枸杞菊花茶,可以疏肝養血、潤燥,並具明目功效。

玫瑰花

美容養顏抗衰老

玫瑰花是女人的象徵,形態嬌艷,香氣甜美婉約。其性溫潤,溫養心肝血脈、舒緩心靈,能夠抗抑鬱和焦慮,提高免疫力,調節內分泌,有美容養顏抗衰老之效。

玫瑰花每年春季開放一次,若加糖和蜂蜜腌製成玫瑰醬則恰逢秋季食用;日常也可將乾燥的玫瑰花泡茶飲用。

茉莉

潤燥美膚

茉莉氣味清幽,能潤燥美膚、舒緩神經,並能平緩咳嗽,非常適合秋季食用。

可以做成藥膳,如茉莉花粥、茉莉花炒蛋等,或泡茉莉花茶飲用,以補氣安神、理氣和中,有助於睡眠和消化功能。

飲三茶

百合茶

潤肺安神

百合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作用,可預防感冒、肺炎,改善肺部功能。中醫把百合作為中藥,用於慢性肺虛證,比如時常咳嗽或久咳的患者。

取干百合10克(鮮品加倍)、綠茶6克,加清水,煮開後改用小火,15分鐘後停火,當作百合茶飲用,具有清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

銀耳茶

潤肺養胃

銀耳味甘、性平,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滋陰潤肺的作用。

取銀耳15克,水泡發後煮爛,加入適量冰糖,製成的銀耳茶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主治肺陰不足引起的乾咳或咯血,午後或有潮熱、盜汗等。不過,風寒咳嗽及感冒初起者最好別喝。

烏龍茶

減肥降脂

李時珍《本草綱目》云:「茶苦而寒,陰中之陽,沉也降也,最能降火」。

烏龍茶有消食去膩、減肥輕身、降血脂等功效。秋季常飲烏龍茶,可預防「貼秋膘」後補益過度,超重肥胖等問題。

喝三粥

大米粥

健脾養胃

大米具有補中益氣、滋陰潤肺的作用。古代養生家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而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者,可早晚喝些大米粥。

糯米粥

補脾益肺

中醫認為,脾胃喜暖,秋季漸冷容易傷脾胃,而糯米是補脾胃、益肺氣之谷。

秋季早餐喝碗杏仁川貝糯米粥,能補脾胃、益肺氣。做法是:取杏仁50克、川貝25克、糯米50克。把杏仁、川貝洗凈,加適量水煮約1小時,撈去藥渣,再放入糯米,煮約30分鐘即可。

粳米粥

養五臟止煩渴

粳米可補脾胃、養五臟。秋燥時可喝點蔗汁粳米粥,能緩解肺熱咳嗽。

做法是:取鮮甘蔗汁150毫升,粳米100~150克,將粳米煮至將熟時,倒入鮮蔗汁同煮3~5分鐘,即可食粥。

嘗三肉

鴨肉

滋補養胃

元朝的御醫忽思慧在《飲善正要》里說,鴨肉味甘、冷、無毒,補內虛,消毒熱,利水道。可用於頭痛、陰虛失眠、肺熱咳嗽、腎炎水腫、小便不利、低熱等症。

鴨肉性寒涼,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墨魚

養陰生津

墨魚具有益血補腎、健胃理氣的功效,秋吃墨魚能養陰生津。關於吃肉,民間一直有「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兩條腿的不如沒腿」的說法。

墨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僅0.7克,還含有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A、B族維生素及鈣、磷、鐵等人體所必需的物質,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滋補食品。

羊肉

益氣補虛

羊肉溫補氣血、暖中祛寒,一直是秋冬季節里大受歡迎的暖身食物。

在眾多的羊肉吃法中,最推薦「涮」和「燉」。涮羊肉加熱時間短,營養保存得相對最好,可搭配韭菜花、腐乳、芝麻醬這些小料一起吃。燉羊肉原湯原汁,加冬瓜或蘿蔔一起慢燉有助去膻。

羊肉雖補,卻不是人人都適合。因旺火導致風熱感冒、咳嗽、黃痰、牙痛肺熱、口舌生瘡的人群,應該忌食。平日大魚大肉吃得過多的人,血脂一般較高,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也可能超標,也應該謹慎食用。

文:大夢圖:無錫百草園書店 編輯:大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季 的精彩文章:

秋季換裝,先從一件吸睛的內搭T恤開始
老中醫談「秋季養生」
今年秋季流行這件黑色皮裙,撞衫率幾乎等於零!
蘭蔻放大招:秋季口紅新品搶先看,總有一款適合你!
寶寶秋季穿衣有講究,如何做才是對寶寶最好的

TAG:秋季 |

您可能感興趣

四季養生——春季養生
四季養生之春季養生
四季養生之夏季養生
春季養生四大原則
夏季養生大全
春季養生粥大全
春季養生「大法」
夏日養生攻略
四季養生之春養生
春季養生葯膳
四季養生-春季養肝
春季養生 養肝
養生三字經,春季養生季
冬去春來話養生 春季養生全攻略
微廉美:四季養生——春季養生
四季養生之春養肝
春季養生的四大秘訣
四季養生,食療,保養 秋季養生小心這三大誤區!
春季養生養精神
春季養生要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