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秋老虎已經來了 養生方向如何改變?

秋老虎已經來了 養生方向如何改變?

立秋過後,天氣一樣的炎熱,這時候秋老虎的威力已經顯示出來。在秋老虎期間,如何應對秋老虎呢?一起來看下。

  進入秋天,養生方向要改變,儘管天氣依舊燥熱,要是還按照夏天的生活方式,對身體並不好。對於大家耳熟能詳的秋老虎,要特別重視,避免受到傷害。

  關於秋老虎

  秋老虎是立秋後短期形成的回熱天氣,其溫度絲毫不弱於夏天,經常發生在八月到九月之間。

  節令的不同,導致每年秋老虎的時間不同,時間短可能會在半個月,時間長的話可能會長達兩個月。

  乾燥的氣候是秋老虎的主要特點,秋燥傷津,會不斷傷害身體,及時的保健,對於防治秋老虎帶來的病症很有必要。

  如何應對秋老虎

  1、防暑降溫要繼續

  入秋之後,儘管晝夜溫差變大,但是白天有時仍然很熱,有時暑氣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溫要繼續,不能有絲毫怠慢。

  首先,清熱解暑類食品不能一下子從餐桌上撤除。一般來說,此類飲食能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因此喝些綠豆湯,或者吃些蓮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處的。多吃一些新鮮水果蔬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補充經排汗而丟失的鉀。二是寒涼飲食要減少。經過一個長夏後,人們的身體消耗都很大,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虛弱,因此,在選擇食物時,不宜過於寒涼。

  三是飲食營養要加強。不能只為了追求清熱解暑,而使飲食過於清淡。事實上,到了立秋可適當吃肉食,有許多食品如鴨肉、泥鰍、魚、豬瘦肉、海產品等,既能清暑熱,又可補益,可放心食用。

  2、不要急著貼秋膘

  說到立秋的風俗,不得不提「貼秋膘」。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不過立秋前後的氣溫仍然較高,這時吃狗肉等熱性食物來「貼秋膘」很容易上火,還是適合吃鴨肉、魚肉、山藥、百合等偏涼的食物來潤燥。

  潤燥之餘,還應注意清暑祛濕。這是因為立秋處於夏秋兩季交替的過渡時期,一方面秋燥當前,另一方身體內還可能積聚有夏季的暑濕。因此,辛辣生冷的食物和油膩、燥熱的食物都要少吃。

  3、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夏天晚上睡覺最好不要超過23時,入秋後最好不要超過22時30分。因為,人們體內的陰陽本來是很平衡的,白天勞累對身體的損傷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進行自我修復,比如一些小毛病就自我恢復了。如果晚上睡眠沒有保證,導致人體的免疫機制被打亂,小病得不到修復,就會變成大病。因此,年輕人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證7小時的睡眠,老年人最少要6小時。

  4、蓄陰養肺防秋燥

  潤肺養肺成了防秋燥的重點。對於身體強壯的人,出現肺燥的人多喝涼茶就可以了。防秋燥可以喝一些以百合、雪耳、生地、熟地等這些潤肺養肺的材料的湯水,如煮一些天葵瘦肉湯、川貝瘦肉湯、冬瓜、綠豆湯、川貝雪梨燉冰糖、白菜燉豬肺、南北杏川貝燉瘦肉等,都可以在秋天適當多喝。

  中醫認為,解除秋燥多用潤法。根據五行五色的道理,秋季要多吃白色食物,如煮冬瓜湯、蓮藕湯、白蘿蔔花生湯、大白菜湯、白梨銀耳湯等;水果方面,可以選擇白梨、西瓜、香蕉、蘋果、哈密瓜等;另外,張仲景提出「秋不食肺」,秋天以不吃豬肺、牛肺、羊肺為好。秋季應盡量不喝白酒,以免燥上加燥。

  5、還需防「空調病」

  立秋後,辦公室的空調照舊,但人們在享受清風涼意的同時,也容易患上空調病,尤其在立秋之後,天氣早晚較涼,稍不注意,就會出現腹痛、吐瀉、傷風感冒、腰肩疼痛等癥狀。

  立秋以後,早晚天氣偏涼,空調開放時間不易過長,夜裡最好不開或只開除濕。這樣,既可降溫祛暑,又可預防空調病。二是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經常喝點薑茶。身體虛弱者,可在辦公室備一件外套「避寒」。

  秋老虎的養生方法

  

 秋季養生之——補陰小訣竅

  為什麼現在這麼容易上火呢?從中醫理論來說,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建築里,離泥土越來越遠,吸取的地氣不足,會影響到機體的陰陽平衡,使得體內的「陰」相對不足。春夏養陰猶如中午澆花,澆下去的水分會被蒸發掉一大半,而秋冬養陰就好比傍晚澆花,同樣多的水分不但不會被蒸發,還可兼得晨露的滋養。

  第1式:中醫認為水為陰氣之源,所以秋季應該多喝水。

  第2式:走進大自然的懷抱,漫步田野、山村、公園,都有助於養陰而調整機體陰陽。

  第3式:汗出過多就會損人體之「陰」,所以秋季鍛煉身體的時候,還要防止運動過度,避免大汗淋漓。

秋季養生之——秋眠小訣竅

  有沒有最省事的養生方式?那就是不吃不動,閉上眼睛睡個美覺。中醫重視形體和精神的調養,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良好的睡眠能補充能量、恢復精力,有「養陰培元」之效。

  第4式:子時是陽氣最弱、陰氣最盛之時,此時睡覺,最能養陰,睡眠質量也最佳,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養生效果。

  第5式:頭是「諸陽之首」,是指揮和調節人體各種活動的中樞神經系統。梳頭是腦部運動最理想的方式,每天晚上睡前梳一次,能夠按摩穴道讓睡眠更安穩。

秋季養生之——調理脾胃

  實際上立秋後很長一段時間,氣溫還是較高,空氣濕度也較大。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調理脾胃應該側重於清熱、利濕、健脾,以使體內的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

  第6式:脾虛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體倦怠、面色萎黃,秋天不妨適度吃點健康和胃的食物,以促進脾胃功能的恢復,如茯苓餅、芡實、山藥。

  第7式: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腸胃潰瘍患者容易複發,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你,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睡覺時蓋好被子,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第8式:立秋後最好少吃寒涼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消化道不適的人在秋季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膩食物。

  第9式:常吃辛辣、油膩的人,時間長了身體容易生火,積熱於腸胃,秋季調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待胃火退後再進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寒露來了,如何養生
夏季到來,如何養心?如何養生?
倒春寒來臨 如何健康養生
茶是如何養生的?
女性養生如何美白?如果通過養生來美白?
通過養生來美白能實現嗎?如何美白養生呢?
養生養生:如何在穀雨節氣養生?應該怎麼做能健康一整年?
懶人如何養生?
清明如何養生?
養生,你養對了嗎?
如何通過刮痧來保健養生!
如何讓男人的身體越來越好呢?養生?
老年人如何養生能治血栓?血栓如何養生?
春天來了,養生怎麼能遠呢?
初夏,我們該如何養生?
清明後如何養生,怎麼練洗髓功?
喝茶如何養生?
春季為什麼要吃酸養生?除此之外,還能如何養生?
春天來了,養生佛系水果你吃對了嗎?
香是如何養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