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作者簡介:


傅邦隆,男,1960年生,上海市人,祖籍浙江寧波。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自幼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師從中華道家崑崙宗奇門通仙連環派第28代傳人丹南山人,修習法術奇門多年。現為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上海分會會長,高級康復理療師。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是核心章節,集中闡述了道家的宇宙觀和世界觀,然而在「域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中,究竟應該是「王」還是「人」的問題,卻鮮有人關注,令人費解。

文/傅邦隆


道祖老子在2500多年前所著的《道德經》,奠定了中華道家的思想理論基礎,對我國後世影響極大,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廣泛傳播於海外。據報道,《道德經》已成為全球第二大出版物。就今天來看,《道德經》依然具有穿越千年時空的強大生命力。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道德經》具有穿越千年時空的強大生命力(資料圖)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集中表述了道家的宇宙觀和世界觀,是整部《道德經》的重要核心。對該章的注釋,學界歷來分歧不大。然而,在「域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中,究竟應該是「王」還是「人」的問題,卻鮮有人關注。本文試就這一問題及其辨正作一探討。


一、《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的邏輯問題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引自《老子道德經注校釋》,王弼注,樓宇烈釋,中華書局2008年出版)在《道德經》流傳的兩大主流版本,即王弼本和河上公本中,本章表述的「王」和「人」並無二致(參見《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王卡點校,中華書局1993年出版)。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資料圖)


本章是《道德經》的核心章節,集中闡述了道家的宇宙觀和世界觀,闡述了「道」的來源與內涵,在整部《道德經》中具有綱領性的地位。


然而,本章在論述「域中」的「四大」時,卻出現了前後概念不一致的情況。本章先是論述「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這裡很清楚,「域中四大」指的是「道、天、地、王」,因此,「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但本章最後表述的卻變成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說,「域中四大」由「道、天、地、王」變成了「道、天、地、人」,原本四大之一的「王」換成了「人」。至於怎麼變的,為什麼要變?原著中並無交代。

這個「王」,極言其大,也是「人」的代表,人之主也。這裡的問題在於:在本章所述的域中四大中,「道、天、地」這三大均無異議,而另一大,前論說的是「王」,後論卻換成了「人」,前後不一致,並且缺乏必要的鋪陳與過渡,非常突兀,客觀上形成了重要概念上的矛盾。即便「王」是「人」的代表,按常理也應該是前後一致,「域中四大」之一,或者統一用「王」,或者統一用「人」。


作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在如此重要的核心章節,出現概念上的邏輯矛盾,這是難以想像的,也是絕無可能的。筆者推測,問題當產生於《道德經》流傳之後。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長期以來,印刷術並不發達(資料)


長期以來,印刷術的不發達,《道德經》在傳刻、傳抄的過程中,不少章節的部分文字出現不一致的情況,加之出處和來源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版本。此非本文探討重點,故對此不作展開闡述。


本文的探討重點是:作為道家宇宙觀和世界觀的重要的綱領性闡述,《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原意究竟是統一用「王」還是「人」,抑或其它?需要說明的是,所謂原意,筆者也只能是以自己淺陋之管見,力求接近而已。


「王」與「人」的具體辨正


如前文所述,在重點闡述道家宇宙觀和世界觀的《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中,出現了本來應當避免的邏輯問題,這就對深入理解原著的本意帶來了疑惑,原意究竟是用「王」還是「人」,抑或其它?如何確定?以下筆者試從整部《道德經》中對「王」和「人」的表述和使用著手,逐一進行分析辨正。


1、《道德經》中對「王」的表述和使用


經初步統計,在整部《道德經》八十一章中,共有五章出現了「王」或「侯王」的表述。其中,第十六章和第六十六章的「王」都是比喻,並非專指一國之統治者,如第十六章中的「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和第六十六章中的「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


第三十九章中的「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很顯然,這裡的「侯王」指的是包括國王在內的王公貴族群體,亦非專指國王。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資料圖)


在第七十八章中的「王」可能是唯一明確專指一國之主的表述:「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在這裡,老子是借「聖人」之言來說明擔任一國之主必須具備的責任感和忍耐力。


除上述四章外,就是出現在第二十五章中的「王亦大」和「王居其一焉」。這裡的「王」是名詞,既不是比喻,也不是指「江海」之類的自然景物,指的是稱為「王」的人。在該章之前,《道德經》中並未出現過專指一國統治者的「王」,只在第十六章出現過一次比喻,而在第二十五章中的出現缺乏任何鋪陳,顯得非常突兀,且又和該章的結尾處的「域中四大」之一的「人」相矛盾。


由此可見,在整部《道德經》中,作為「人」的代表或與人相關之處,「王」僅僅在第二十五章中孤立地出現,是個孤例。


2、《道德經》中對「人」表述和使用


在《道德經》中,「人」的出現非常多,初步統計出現「人」的有二十五章之多。在這些章節中,不難發現,「人」都是作為「人」的整體概念來表述的,並不特指某人或某類群體,而且不少都是與「道、天、地」這「域中」其餘三大一起論述的,如第二十三章「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人無間」,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第七十七章「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資料圖)


這也說明,第二十五章中結尾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樣將「人」的整體概念作為「域中四大」之一和其他三大相提並論來論述,是符合《道德經》的整體思想脈絡與表述風格的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在整部《道德經》中,作為「人」的代表,老子是使用了「聖人」這一概念來表述的,而除了第七十八章借用「聖人」之口講述的「社稷主」、「天下王」外,還有在第三十章使用了「人主」一詞(「以道佐人主者」),但整部《道德經》的其餘章節均未使用「王」的概念進行表述。這也再次說明第二十五章中「王」的表述是與《道德經》整體表述不相吻合的孤例。


3、《道德經》中對「聖人」的表述和使用


在整部《道德經》中,我們可以看到,除個別地方外,老子都是以「聖人」這個概念作為「人」的代表來展開闡述的。初步統計,《道德經》共有二十五章出現「聖人」一詞,如第三章「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第四十九章的「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八十一章的「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公認的聖人有黃帝、堯、舜、大禹(資料圖)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老子在《道德經》中對「聖人」這個概念並不僅指賢能、高尚的思想文化名流和社會賢達,而更側重指「人」的傑出代表,是民之主,是一國的賢明、優秀的領導者。由此也進一步說明,以「王」作為一國之主和天下老大來表述,並不符合《道德經》的整體思想脈絡和表述風格。以「王」代「人」,也與老子的人本思想相背離。


縱觀以上分析,我們初步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點:


第一,在整部《道德經》中,凡作為「域中四大」之一與「道、天、地」相提並論的,不是「人」,就是人的傑出代表「聖人」,而「王」只是第二十五章中的一個非常突兀的例外。即使在第二十五章中,「王」的概念也未貫徹始終,該章結尾處依然是以整篇《道德經》中與域中其他三大相提並論的「人」作為「域中四大」之一來表述的,而不是「王」。換言之,第二十五章結尾處的表述方式,才是更符合《道德經》的整體思想脈絡和表述風格的,也更符合原著的精神和老子的人本思想。


第二,以「王」作為「人」的代表,並不符合《道德經》的整體表述風格,也不符合原著的基本精神。「聖人」者,人傑也,且是高尚、賢能近乎完美的人傑;而「王」者,只是在位的一國統治者。此兩者概念差別之大,不言自明。老子生活時代為春秋末期,從那時上溯,歷史上出現過的公認的聖人有黃帝、堯、舜、大禹等等,而王則要多得多。春秋時最多分為150多國,國皆有王,其中暴君、昏君、亡國之君實不在少數,致使社會動蕩,天下紛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王」權威再大,老子焉能放著滿篇的「聖人」不提,而用「王」來代表「人」這個整體?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人是已知的宇宙間最高級的生命群體(資料圖)


既然老子在《道德經》中是以「聖人」來代表「人」的整體,那麼為什麼「域中四大」之一是「人」,而不是「聖人」呢?


人是已知的宇宙間最高級的有思想、會思考的智慧生命群體,因此,人和道、天、地並列在一起,作為「域中四大」之一,這才合乎邏輯和情理。「人」作為天地間的一個高級生命群體,既然在「域中四大」中「居其一焉」,就都必須認真「法地」,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和周圍天地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依「道」行事,而不僅僅只是少數「聖人」才需要這麼做,這是「人」這個群體必須共同遵循之事。


第三,第二十五章中以「王」代「人」,並不符合《道德經》原有之義,以「人」代「王」才更符合原著的表述。


現在,我們基本可以推定,《道德經》所言「域中四大」,當為「道、天、地、人」無疑。也就是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的相關表述應還原為:「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樣上下文理貫通,這既更符合《道德經》的思想脈絡和表述風格,又很好地體現了老子的人本思想,應為老子原意或或最接近原意的表述。


需要一提的是,這個以「人」代「王」的表述,筆者也曾在其他版本見過。筆者認為這可能是最接近老子原意(至少第二十五章是如此)的版本,或者說在第二十五章中較好地保留了老子的原意。對該版本,有說是王弼本或河上公本的另一版本的,或未說明其出處的,但都未被學界重視,主流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第二十五章的表述始終是以「王」代「人」。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張道陵祖天師(資料圖)


此外,《老子想爾注》是道教一部重要經典,相傳是道教實際創始人張道陵祖天師為注釋《道德經》所作。在《老子想爾注》中,祖天師曾這樣註解《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家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嘆無名大道之巍巍也,真天下之母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道也。還嘆道美,難可名字,故曰道也。「吾強為之名曰大。」言道甚大。言強者,恐不復不能副其德也。「大曰逝。」逝,去也。大神無能制者,便立能去之也。「逝曰遠。」翕然便能遠去也。「遠曰反。」翕然便能還反也。


「道大、天大、地大、生大。」四大之中,何者最大乎?道最大也。「域中有四大,而生處一。」四大之中,所以令生處一者。生,道之別體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者,與道同號異體。令更相法,皆共法道也,天地廣大,常法道以生,況人可不敬道乎。


很顯然,祖天師所注之《道德經》,是我們現在所不知道的另一版本。但即便如此,其所引述的該版本的域中四大中,除了「道」、「天」、「地」這三大,另一個也並不是「王」,而是「生」。


「生」這個字,其釋義古往今來並無多大變化。在這裡,我們可以簡略地將「生」理解為孕育、產生、生長、眾生、生命等基本概念。但無論如何,都與「王」沒有直接關係。這裡的「生」無論是指生生不息這個「道」,還是指天下眾生這個整體(眾生即為「人」),均非「王」這個特指對象。「王」也同樣要遵循「生」這個「道」,也同樣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生」是道的呈現、是道的別體(資料圖)


張道陵祖天師後裔、原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繼禹道長對《老子想爾注》的此段是這樣解讀的:


「生」之所以與大道、與天地並列而居,因為它就是道的呈現、是道的別體。祖天師深刻體悟到生與道的密切關係,賦予「生」以重要意義,並從關懷生命出發,把人的生命提升到與「道」同等的地位。道與生的關係,順而生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法而從之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返而為之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這也是道法自然規律的完整呈現,深刻揭示了宇宙生命發生髮展和人類社會發展變化的真諦,圍繞著「道」這一核心,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形態、生命的價值、生命的理想、生命的意義從不同層面被一一展現。


因此,《老子想爾注》的相關注釋和張繼禹道長的解讀,均可視作對本文論點的佐證。


三、「王」與「人」辨正的意義


第一,《道德經》作為我國道家的理論奠基之作,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國際上也擁有很高的地位,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文化財富。而對其現今流傳版本中某些重要概念的探索和辨正,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入、更完整、準確地理解前人深邃而深刻的思想、哲理與智慧。

不辨不明:辨析《道德經》傳抄中的一個錯誤



《道德經》是道家的理論奠基之作(資料圖)


第二,通過前述的分析,我們已經可以初步推定,作為「域中四大」之一的,既不是「聖人」,更不是「王」,而是作為高等智慧生命的「人」的整體,這也是老子人本思想的積極體現。這對於我們怎樣更好地認識自己在宇宙天地間「人」的定位,「人」怎樣更好地認識和順應自然規律,和天地自然和諧相處,依「道」行事,其意義十分深遠。


第三,中國道家文化是植根於中華大地的土生土長的優秀傳統文化,對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發展和完善起著重要作用,其影響是世界性的。因此,這也進一步促使我們,努力做好道家經典的相關辨正工作,使優秀傳統經典更好地展示其穿越千年時空的強大生命力,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編輯:若水)


溫馨提示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神職角色的重要變遷 方丈入院成為傳戒大律師
神霄宗師:真實的林靈素真人
二十年來初心未變 龍門洞內念誦皇經
神仙家的千古絕學:《周易參同契》中真有返老還童之術嗎?
眾人禮請心至誠 方丈玄都授清音 「請師起駕」儀式詳解

TAG:騰訊道學 |

您可能感興趣

4個經典訓練觀念的真假辨析,將顛覆你的認識!
法義辨析該不該
如何辨析真假中書協會員?是李逵還是「李鬼」百度一下就知道了
一個數列只會有一個通項公式嗎?高二同學,給你們要掌握的《數列概念與表示》概念辨析
問診辨析之女子痛經問題?
歷史的誤讀與辨析——關於五四運動的「反帝」話語
辨析成語的方法在這裡!
辨析:觸る?觸れる有什麼區別呢?
心中懊惱竟是胃病?看看中醫如何辨析
日語辭彙辨析:真剣?本気?真面目
神秘失傳,無法復原的「山紋甲」辨析考
辭彙辨析:「早い」和「速い」的區別
辨析:「怒る」和「叱る」的區別
的表面性格的真偽辨析就顯得很是重要,教你一招識破十二星座性格真偽
辭彙辨析:嬉しい和楽しい的區別
日語語法辨析:「一方だ」和「ばかりだ」
《瑜伽菩薩戒本》淺釋辨析相似正法
書法難免有爭議的,好不好,請站在辨析的角度看曾國華的書法吧
「壼門」與「壺門」之正誤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