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腹直肌分離
你知道當你懷孕的時候你的腹直肌會拉長至原來的50%?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且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分離;30-90%的孕婦會出現腹直肌分離,33%的腹直肌分離之後做產後6個月會持續發生 。第二次妊娠的時候,腹直肌分離的程度會加大。
另外,妊娠期間往往由於營養過剩,腹部也堆積過多的脂肪。生產後若未能得到正確的康復指導,分離的腹直肌沒有回復原位,則會遺留非常難看的肚腩,並可伴發腰背疼痛、應力性尿失禁等。
如何判斷腹直肌分離的程度?
檢查時,仰卧,雙膝彎曲,雙腳平放,頭部稍抬起,將下巴置於胸前。在肌肉緊張時,考官將手指放在脊上。分離寬度的測量可通過左、右腹直肌之間的空間可以容納幾個指尖數量來確定。有一個寬2指尖或以上的分離(約1 1 / 2厘米)是診斷腹直肌的決定因素。
正常:2指以內(含2指)
需改善:2~3指,注意不能進行軀幹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因為會加重分離。
需就醫:3指以上,屬於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可能會引起疝氣,需要及時就醫。
如果你的腹直肌分離程度不是太大的話,建議您可以進行產後康復訓練。
01
核心收縮
保持雙手放在腹部肌肉上的坐姿。緩慢呼吸地同時收縮腹部肌肉,感受到內部肌肉緩慢地靠近脊柱。保持這個姿勢30秒後,放鬆肌肉,然後大概重複10次左右。
02
坐姿收縮
保持坐姿,一隻手放在肚臍上方,另一隻手放在肚臍下方。注意呼吸,以肚臍中間為出發點,將腹部向脊柱的方向按摩的同時一隻手掌向上一隻手掌向下移,保持2秒,回到中間點,動作重複100次
03
靠牆俯卧撐
雙腳併攏,距離牆約手臂長度,雙手平靠在牆面上,手肘彎曲向下,身體向牆壁靠近的同時保持深呼吸,讓腹部肌肉向脊柱靠近。當你推回到起始位置時,放鬆肌肉。重複動作20次。
04
靠牆靜蹲
也就是坐蹲,背靠著牆,把腳放置在身體前方,慢慢地彎曲膝蓋90度,收縮脊柱,蹲下來,然後抬起身體回到站立位置。或者,也可以使用一個夾在牆和你的下背部之間的彈力球來完成這項運動。重複20次。
05
Sahrmann 進階練習
Sahrmann進階練習是以華盛頓大學Shirley Sahrmann教授命名的一組練習腹部肌群的動作,要求在不增加腹部和背部壓力的情況下,增強下腹部肌群的力量。動作為循序漸進的模式,完成上一個動作後轉入下一個,不能繼續堅持就可以停止,不斷地提升自己動作的完成度。
手指左劃圖片
準備姿勢
找到脊柱中立位,維持腰部正常曲度
找到骨盆中立位,兩側髖部水平且高度一致
STEP1
雙腿屈曲
向下滑動一側腿部,重複20次
STEP2
雙腿屈曲
伸展一側腿,恢復後,重複20次
STEP3
雙腿屈曲位於髖關節上方
固定一側腿,一側足部向下觸地,恢復後,重複20次
STEP4
雙腿屈曲位於髖關節上方
固定一側腿,一側腿部伸展,恢復後,重複20次
STEP5
雙腿併攏,向上伸展,並垂直於天花板
雙腿緩慢下落,至和地面平行後,緩慢抬起,重複20次
>>>>注意事項:
始終保持脊柱和骨盆的中立位,一旦不能維持,回到上一步進行練習。
左右側交替,並進行對比。
過程中配合呼吸,滑動/伸展/觸地時呼氣,恢復時吸氣。
不正確的訓練,包括仰卧起坐實際上都可能會增加腹直肌的分離。專業的理療師建議正確的鍛煉方式應該是所有的矯正措施都應該,是向內鍛煉腹部肌肉的形式而不是將肌肉向外推的形式。
>>>>外科
在極端的情況下,為了一個更緊實的腹壁, 腹直肌是可以通過腹部整形手術來摺疊縫合腹壁的。對於成年女性,腹腔鏡百葉技術可用於腹直肌診療。
平時的時候注意保持良好姿勢,勿過度盆骨前傾。
點擊跳轉往期圖文
※什麼叫做產後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運動學解剖和產後的腹直分離
※產後被認為又懷胎,原來是腹直肌分離惹的禍!
※產後腹直肌分離,腹部鬆弛,8個瑜伽練習幫你修復!
※為啥會出現產後腹直肌分離?不是運動少的錯
※為什麼生完孩子後肚皮就很難收攏回來?原因就是產後腹直肌分離
※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和腹橫肌
※腹肌全面強化訓練:8個動作針對腹直肌腹斜肌腹橫肌全面強化
※孕後腹直肌分離,有點小恐懼,看的大寶寶不想要小寶寶了!
※健美選手的:像孕婦一樣腹直肌分離是個什麼鬼?
※腹直肌的結構與功能
※核心肌群主要是由腹直肌、腹斜肌、下背肌和豎脊肌等組成的肌肉群
※卷腹運動,有效鍛煉腹直肌!
※鍛練腹直肌,不是只能靠卷腹或仰卧起坐!
※兩個動作,讓你的腹直肌體驗前所謂有的酸爽
※要想腹肌明顯,就得多練使用這3個動作練腹直肌!
※腹直肌,人魚線,走一波!
※有種腹痛是在夏季做較多、較大的運動量時易有的腹直肌痙攣性腹痛
※做的時候要去感受腹部的牽引力量,這樣能更有效刺激到腹直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