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最近看到網上有一個歷史觀點引來不少人的圍觀,並得到很多人的贊成。

這便是「「崖山之後無中國」。


首先這是一些別有用心的文人學者製造的一個偽命題。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國家。在各民族雜居的過程中,以儒學為核心的中華文明具有很強的包容性,不斷吸納其他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因素,其他少數民族也不斷接受中華文明的熏陶與洗禮,最終融合到以漢族為主體的這個民族大家庭中來。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華夏諸民族在接受中華文明的前提下,各民族大融合的歷史。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然而,一些別有用心的學者,特別是日韓歷史學者對「崖山之戰」很有興趣,經過研究,把「崖山之後無中華」這句原本出自南明遺民發泄民族悲憤的詩句加以發揮,進而提出了「崖山之後無中國」的論斷。


其實這一論斷是立不住腳的,任何一個明眼人都會看出來:崖山之戰只是代表著中國歷史上一個政權的消亡,並不代表著中國的消亡,更不預示著中華文明的消亡。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崖山之戰是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它是宋朝對蒙古侵略所進行的最後一次有組織的抵抗,10萬餘人投海殉難,寧死不降、何其壯哉!


此戰之後,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完全淪陷於漢族之外的異族統治。


崖山之戰作為中國歷史重要的轉折點,預示著漢族為主導的獨立發展的歷史進程暫時被打斷,宋朝曾經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科技、科舉與世族相結合的官僚制度、開始受限的皇權、先進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


文明相對落後的蒙古人統治的元朝開始實行封閉、保守、輕視工商業和更加集權的封建制度,並正式以程朱理學為科舉的主要內容和政府的官方思想。而之後推翻蒙元建立的明朝又走向保守封閉的道路。

宋朝統治者營造的那種經濟、文化相對繁榮的局面在此後的封建時代再沒有出現。因此不少外國的史學家特別是日韓學者將宋朝滅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提出了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歷史怪論,並得到了國內一些人的附和,因此很有必要對這一歷史怪論予以釐清,以正視聽。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兩宋300餘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軍事上屢受外敵之辱,常被稱為「弱宋」。

但全面地看待,宋朝在經濟、文化、科技、農業、工商業、手工業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其成就超過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後的明清,它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抑制工商業的朝代,並且極力發展對外貿易。


雖然不斷地納貢稱臣,但國庫歲收依然充裕,終宋一世,只爆發過幾次小規模的農民起義,這應該是有其原因的。


中華文明在宋朝時候,領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發達,也具有抵抗精神。在蒙古橫掃歐亞大陸後,宋朝獨立支撐數十年,並對蒙古族的入侵進行了有效的抵抗。


但是蒙古族最終入主中原,使這一歷史時期成為中國歷史上極為恐怖的時期。大量的人死於屠殺,死於瘟疫,死於戰亂,北方中國的人口下降了80%,南方中國的人口則下降了超過30%,整個中亞幾乎成為了無人區和荒漠,中東地區先進的灌溉系統受到完全破壞,雖然蒙古人客觀上幫助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但是他們沒有人性的大規模殺戮行徑,是整個世界史上所罕見的。


草原游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相比較,其落後性在當時是不言而喻的。他們靠軍事起家,自然征伐和殺戮就成了他們建功立業的手段和資本。


但一旦建立了政權,靠武力來顛覆歷史更悠久、生命力更強大的中華文明時,卻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正是蒙古人骨子裡不太願意自覺接受漢文化的傾向,導致了其王朝的短命。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崖山之戰標誌著南宋的滅亡,雖是中國的歷史發生的一個重大的轉折。


文明相對落後的蒙古人也採取了相對落後的統治措施,搞得整個國家民怨沸騰,最終很快亡國,成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短命王朝。


誠如一位西方人這樣談論中國人的個性特徵時所說:「在所有高度發達的文明中,中國人的革命性最弱,然而他們卻有著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反抗傾向」。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中國歷代王朝的更迭。


王朝雖然更迭,但中華文明卻一直未曾丟失,並且很好地保存了下來。


受此文明影響,中國人一直希望走和平發展之路,與其他民族相比,少侵略性。


因此,面對淬不及防的異族入侵,往往吃大虧,這是我們應當汲取的深刻歷史教訓。


百年後漢人復國成功,但繼起的明王朝還是受到蠻族很大影響,大開歷史倒車,無視生命價值,抑制商業貿易。


漢人在遭遇北方騎馬民族的重創後,開始變得保守,其統治階級相比較宋朝統治者而言也更殘暴,此後的數百年,面對外侮,大多數的漢人精神麻木苟且。


明太祖朱元璋繼承和加強了元朝的各種制度,以此禁錮人們的文化思想,其建立的落後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也為後來同為異民族統治的清朝加以繼承,並推進到了頂峰。


直到鴉片戰爭,中國封建制度在西方新興的資本主義勢力面前全面落敗。

「崖山之後無中國」說是立不住腳的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崖山之戰作為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預示著中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時代的結束。此後的統治者再也沒有採取像宋朝那樣寬鬆的發展政策,去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的繁榮,而是在專制集權道路上走的更堅決,導致了近代中國歷史悲劇的發生。令人扼腕嘆息。


蒙古族和滿族雖然相對於漢族來說是異族,但畢竟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之一,這與後來的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但元、明、清無論那一個朝代都沒有放棄中華文明。


就是最不願意接受中原文明的元朝,在建國之初也還是採納了耶律楚材、丘處機這樣一批精通中原文化的高人建議和策略,來進行封建統治。這表明中華文明自起始以來就沒有中斷過。期間雖然經歷了草原游牧文明與中原農耕文明的相互衝突,中華傳統文化卻始終沒有被異化,而是以強大的包容力,兼容並蓄,從而保持了中華文化強大的再生能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崖山之後結束的是一個舊政權,並誕生了一個異族統治的新政權。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正常的新舊政權的更替現象,這並不意味著中華文明的中斷,更不意味著中國的消亡。


此後的歷史表明:以中華文明為支撐的中國在這一階段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主權國家。在漫長的形成過程中,漢族始終是人數最多,文化佔主導地位的主體民族,其它各民族在中華大家庭的架構下,也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中國是各民族共同締造和組成的。


由此觀之「崖山之後無中國」這個歷史結論是經不住歷史推敲的。堅持此觀點的人用這樣的歷史觀點來武斷地評價中國歷史,只能是別有用心。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林老眼 的精彩文章:

別鬧,一根煙頭滅亡了清朝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說「崖山之後無中國」?
崖山之後無中國誰說的什麼意思 為什麼說崖山之後無中國?
崖山之後,再無中國?
為什麼有人說,崖山之後無中國?
為何有人說, 「崖山之後無中國, 明朝之後無華夏」
此國稱崖山之戰後再無中國,我們才是真正的中國,你們不能稱中國
南宋的滅亡真的是「崖山之後,再無中國」嗎?
崖山之後無中國?元朝究竟是不是中國文化的一分子?
中國人請別再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是日本提出
崖山之戰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崖山之後無中國先不論,中國在崖山轉向180°無可否認
深度解析「崖山之後無中國」到底對不對?
你知道為何會有「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以後無華夏」這種說法?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真如古埃及一樣
「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流傳的背後竟是倭國的陰謀
別再說「崖山之後無華夏,明亡之後無中國」,這是日本人別有用心
崖山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竟然出自日本人之口
影響深遠的崖山之戰:宋亡之後無中國,明亡之後無華夏!
是誰先提出「崖山以後無中華」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