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如何美食養生_孫麗紅
每年7月22日~24為大暑節氣。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因夏季暑濕氣候,炎熱而潮濕。中醫認為味苦可以清熱瀉火、健脾氣、除潮濕,如苦瓜、萵筍、蘆筍、荷葉等,有清心除煩、提神醒腦的作用。
夏季因炎熱出汗過多極易耗傷津氣,故此時的食養應提倡清補。飲食清淡,多吃開胃消暑的食物,適量食用瘦肉、魚類等,蔬菜宜多食綠葉菜、冬瓜、黃瓜等。不宜過多食用厚味油膩食物,以免影響脾胃功能。
中醫自古就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說。盛夏時節,酷暑難當,尤其需要保護陽氣,切不可過於貪涼露宿或通宵達旦地使用電扇、空調,而且要節制生冷飲食和大汗之後冷水淋浴,以防陰暑的發生。
薑絲拌豬肚
原料:豬肚200克,嫩姜1塊,蔥、精鹽、醋和味精等適量。
做法:豬肚沖洗,將多餘的油剪掉,將豬肚內部翻出,加入1大匙鹽搓揉,用水沖洗,再加入麵粉搓揉洗凈備用;嫩姜切成絲;所有調味料拌勻,備用。將豬肚放入沸水中氽燙約5分鐘後,取出沖水,將豬肚上的白膜,刮乾淨後以清水沖洗乾淨備用。鍋內放入蔥段、薑片、八角、米酒、水煮沸後,放入豬肚,以小火燜煮約1小時,待涼後取出切絲,混合上述調味料、嫩薑絲即可。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一年四季保健康。生薑是老百姓常用的中藥、食物和調味料,乃居家必備之品。《開寶本草》謂其:味辛,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生薑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天,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減少,往往出現食欲不振,飯菜里加點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慾。豬肚補脾胃,可用於虛勞消瘦,脾胃虛弱、腹瀉、消化不良者。《本草經疏》云:豬肚,為補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補,則中氣益,利自止矣。本品味道可口,補益作用強。
苦瓜炒蝦仁
原料:苦瓜1根,蝦仁100克,蔥、姜、蒜、精鹽、味精和蚝油等適量。
做法:將苦瓜洗凈,用刀將中間分開,取出籽和瓤,斜刀切片,開水鍋中焯一下,過涼水備用。蔥姜切末,蒜切片。蝦洗凈,瀝干水分,備用。炒鍋中放油,油六七成熱後,放入蝦仁煸炒至變色,盛出。倒入油,放蔥姜蒜,爆香,倒入苦瓜片,放蚝油,加鹽翻炒,再倒入蝦仁,翻炒均勻即可。
中醫認為,苦味食品既能泄暑熱,又可燥濕邪,利於恢復脾胃納運的功能。現代研究表明,苦味食品多含有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等,具有消暑退熱、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等功用。中醫學認為,苦瓜具有清熱祛暑、利尿涼血等的作用,可用於熱病煩渴、目赤腫痛、痢疾和少尿等症。新鮮苦瓜汁液中含有苦瓜甙和類似胰島素的物質,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是高血糖和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降糖食品。蝦仁蛋白質含量高、易於消化,清淡爽口,老幼皆宜,特別適合於夏季食用。
冬瓜銀花湯
原料:金銀花10克、冬瓜200克、精鹽、味精和植物油等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鍋內放油,油熱至六成熟時,加入冬瓜翻炒,加水和金銀花煮湯,湯將成時加入適量的精鹽和味精即可。
金銀花是清熱良藥,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的功效,主治溫病發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症,對於頭昏頭暈、煩渴、多汗、腸炎、急性乳腺炎、皮膚感染等病症均有一定療效。夏季常用金銀花泡茶飲用,或者做湯食用。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還可使人免生疔瘡。冬瓜利尿減肥,是超重、肥胖者的理想蔬菜,也適合於患有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者食用。
棗仁蓮子飯
原料:酸棗仁10克、蓮子肉(去芯)20克,粳米200克。
做法:蓮子先用溫水浸泡備用。鍋中加水,放入酸棗仁、蓮子肉和粳米,共煮成飯即可。
夏季氣候炎熱,人們易出現睡眠難安。酸棗是中藥,而酸棗仁更是以助眠而聞名。中醫認為,酸棗仁能滋養心肝,安神,斂汗。《本草綱目》中記載,棗仁「熟用療膽虛不得眠,煩渴虛汗之症;生用療膽熱好眠,皆足厥陰少陽葯也。」詳盡的描述了酸棗仁的好眠功效。蓮子被稱作是「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糧菜佳品。中醫認為,蓮子可健脾止瀉、養心安神、補腎固精,可用於治療脾虛腹瀉、食欲不振;或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心悸,五心煩熱等症。
如果您喜歡,請推薦給您的家人和朋友!
孫麗紅
上海中醫藥大學副教授
醫學博士
世界中聯葯膳食療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
全國高級營養保健師
高級營養指導師






TAG:搜狐新聞 |
※炎夏養生:健脾祛濕為要_孫麗紅
※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四季如何養生?
※夏季如何養生
※芒種養生,安迎盛夏!
※立夏如何養生?
※夏季如何養生 美食來幫忙
※秋冬養生,宜食山藥
※夏季養生食譜——黃瓜
※春夏秋冬飲什麼茶養生
※春季養生湯 清燉紅棗乳鴿湯
※夏季如何養生 熱養更健康
※盛夏養生勿忘健脾
※夏季如何進行飲食養生!
※夏季如何養生?養生的關卡
※健康一夏,夏季養生指南!
※女性養生:春夏吃五食物曬不黑
※夏季養生,飲食清淡為先真的好嗎?
※飲食與健康之——夏天吃什麼最養生?
※夏季養生茶,既養生又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