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相融,道教葯食養生文化撮議

道醫相融,道教葯食養生文化撮議


道醫相融,道教葯食養生文化撮議



道教與中醫具有某種親緣性。道教的葯食養生很明顯汲取了中醫的一些基本指導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是道教葯食養生的哲學基礎。道教的葯食養生理論是建立在將天與人相比附的基礎之上的。在道教看來,天地生人,人稟得天地之靈氣,故最為天下 貴。既然人是天地之精華,那麼利用天地間的最精華的礦物質、植物乃至動物自然可以達到滋潤生命的目的。由此,道教形成了「吃什麼,補什麼」的葯食養生觀 念。與之同時,道教將天地理解為大宇宙,而人的身體則為小宇宙,主張順天之則,根據四個季節的遞嬗變化,吃相匹配的保健藥物或者食物。這些觀念無疑是道教 天人合一的樸素思維的產物。


其二,陰陽五行是道教葯食養生的核心理念。 陰陽五行說不僅為傳統醫學所接納,也為道教所汲取。道教不僅認為人體的疾病是陰陽不諧的結果,而且不同的藥物或具陰性,或具陽性,運用之於人體,或者滋 陰,或者壯陽。五行不僅被對應於自然界的客觀事物,如五果、五穀、五畜、五菜;並且與人體之器官乃至主觀感受相匹配,如五臟、五味。在此基礎上,五行學說 與陰陽理論相結合被一起用來解釋葯食養生的道理。《黃帝內經》認為五味按照陰、陽的不同屬性被劃分為兩類:辛、甘、淡味屬陽,酸、苦、鹹味屬陰。葯食的使 用如果能夠保證陰陽平衡、五味調和,那麼就能取得良好的保健效果。


其三,中和之道是道教葯食養生的方法原則。中和之道不唯儒家所獨有,實際上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中和之道,在道教養生思想中根據人體、葯食的屬性,因 時、因地合理地進行膳食。進食的原則是——無飢無飽,無多無少,無過無不及。《抱撲子內篇·極言》中提出的「十二傷」之一,就是「食傷」:「不欲極飢而 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凡食過則結積聚,飲過則成痰癖。」此外,道教的葯食養生之所以規定種種飲食禁忌,其目的就在於控制和調節食物攝 入的量、時間、次數,確保生理系統、營養系統的平衡,達到身體保健的目的。


其四,內外兼修是道教葯食養生的基本原理。在唐代,孫思邈親自採藥製藥,搜羅民間驗方秘方的同時,把調息、按摩、導引、行氣等養生術納入醫療範圍,豐富了道 教醫學內外兼修的內容。他提出飯前配合導引活動可以促進食慾。同樣,飯後導引、按摩則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可令體中暢快。在葯食使用過程中,道教醫學反對過 分依賴藥物,而是藉助自身的宗教優勢強化人的自主意識,促進藥效的更好發揮。《太平經》中就有「以樂卻災法」、「神祝文訣」、「齋戒思神救死訣」等配合葯 食使用的方法與口訣。道教醫學通過內外兼修,打破單純的葯食治療的限制,結合各種主客觀因素加以考慮,從而彰顯了道教醫藥養生的特色。

其五,標本兼治是道教葯食養生的歸屬旨趣。《黃帝內經》確立了「治未病」的原則,將疾病預防放在一個極其重要的地位。從葯食養生的角度而言,「食先葯後」基 本上為傳統中醫與道教所肯定,尤其是道教在服食成仙觀念的支配之下發展出服餌之術,即:「選用礦物、植物,也有少量動物類葯和食物,經過一定的加工、配 伍、炮製成丹藥或方劑,以內服為主要攝入途徑,作用於人體,從而達到輕身益氣、延年度世乃至『長生不死』的目的。」孫思邈亦在其《備急千金要方》中單辟 「食治」篇,提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葯」的原則,從預防保健的角度系統地總結了歷來的葯膳方,包括直接 取材於道教的養生方。


道教葯食養生的文化貢獻及作用


道教葯食養生對於中華養生文化的貢獻與作用是雙重的:一方面,道教葯食養生形成了區別其他中華養生文化的獨特性,成為中華養生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道 教的發展過程中,不僅形成了諸如食餌派與丹鼎派等富有特色的養生派系,而且發展出諸如黃白煉丹術、辟穀養生術以及結合符咒服藥食等一系列養生技術。另一方 面,道教在葯食養生方面的探索大大拓展與擴充了中醫本草和方劑學。


根據葯食的屬性,東晉的葛洪曾列舉了三種仙藥:第一類是金石礦物類葯,第二類是玉芝,第三類乃是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草木葯,如茯苓、地黃、麥門冬、枸杞、天 門冬、松柏脂、松實、甘菊等。南北朝的陶弘景在其著《本草經集注》中將食物本草從藥物本草中分離出來,促進了後世食療本草專書的形成,對食療在民間的傳播 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到了唐代,食療極為興盛,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中專辟「食治」和「養老食療」篇,為食療學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代有 學者在談及道教葯食的影響時,特別指出:「中國傳統的服食養生文獻,給我們今天的藥物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料……隨著中醫藥的走向世界,中國古 代道教的服食養生術也必然會為全人類的健康長壽作出積極的貢獻!」


在道教齋戒中,辟穀乃是修行時重要的輔助手段。在辟穀中,有的要兼以服氣,通過服氣來達到辟穀的目的,有的則採取葯食來代替穀食,諸如食用人蔘、蜂蜜、茯 苓、棗等營養物質。當然,對於辟穀是否可以長生,並沒有統一的看法,葛洪在《抱朴子》中就對其持保留態度。即使如此,辟穀作為道教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 分,依然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唐代以後,道教服餌派走向衰微,不過其方法與理論卻為傳統醫家所汲取,製成了膏、丹、丸、散、湯液等諸多藥劑。道士們根據傳統中醫學從外丹中吸收一些金石葯 劑,並與內丹結合,用於自身日常攝養。綜合唐代以後出現的葯食養生著作,不難發現道教的葯食養生呈現出與中醫食療思想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發展態勢。元代 忽思慧著的《飲膳正要》、吳瑞著的《日用本草》,明代高濂著的《遵生八箋》、盧和著的《食物本草》、朱橚主持編寫的《救荒本草》以及李時珍著的《本草綱 目》或者汲取前代道士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人的養生思想,或者以以往的道經作注。可以說,早期黃老道家影響下的一系列典籍奠定了後世道教飲食養生術與中 醫食療學的共同基礎,並決定了二者在歷史上相互融合的格局。


道醫相融:從道教葯食養生到中醫藥養生


道教的葯食養生以得道成仙為終極目標,具有超越化的宗教色彩。中醫則以治病救人為目標,具有世俗化的特徵。因為有宗教精神的支撐,不論煉丹有多麼危險,代價 多麼沉重,道士們依然鍥而不捨;同時,由於道教堅持生命無限性的信念,所以始終將養生放在治病之前。有學者認為:「在道教的藥學中,將世俗中藥學用以治病 的葯稱之為『下藥』,而把延年益壽的葯稱之為『上藥』,並和外丹黃白相銜接。道教醫藥學籠罩在道教神學的氣氛之下,將健身卻病作為服丹成仙的準備。」而 中醫認為,醫藥養生能治病,卻不能保命,遑論長生不死。故其以防病、治病、維護生命健康作為目標和出發點。當然,由於兩者各具獨立性,所以才會異彩紛呈, 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自近代以來,中醫面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甚至出現了「中醫廢存」的討論。在這種背景下中醫需要保持自身的獨立性,需要整合內部諸要素,更好地促進傳統中醫向現代中醫的轉型。事實上,「道醫相融」的理論和實踐或可為中醫的發展提供一條可行的路徑。


在葯食養生方面,現代社會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大規模人工種植的局限性,使得中醫藥材的藥效下降。在這方面,道士採集的藥材可能更天然,更多保持了傳統中醫的 風貌。故而,可以將道醫的發展,視為現代中醫學發展的一支重要補充力量。現代醫學認為各類疾病諸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都與過食引起的脂肪堆積、血管老 化、血糖升高有關,因此適當地少食、斷食非常有利於這類病人的保健養生,這也部分印證了道教葯食養生理論的科學性。故而,可以適當地推廣道教的辟穀、服 餌、導引等養生技巧。另外,道教具有天然的信仰療法的優勢,如在葯食養生過程中強調精神、意念的澄定。挖掘道教的文化資源,探索道教的心靈關照乃至悲傷輔 導方面的應用,是很值得推進的一項課題。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中醫無效?是你沒有正確用藥!
補氣,是提高免疫力最快的方法!
道醫說關節炎效方.!
老道醫詳解,為何「三焦」不通,百病易生!

TAG:道醫 |

您可能感興趣

道教文化與中醫藥養生
道教與民俗文化
道教文化「辟穀」的真相
道教文化 冠巾
道教圓融觀的文化內涵
道教與中國茶文化
弘揚傳統茶道文化 引導時尚茶療養生
道教文化與「非遺」
道教文化——道教音樂無為的妙韻
培養醫生與孝文化
道教文化巡覽:道教服飾
童謠里的文化教養
道教文化 中國符號
冷知識|道教與香文化
道教文化宣傳老視頻《道士生活》
道教文化巡覽:道教服飾!
道教文化基本常識 一
玄德堂——道教與茶文化
道教五術簡介,傳統文化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