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金秋是指農曆7、8、9三個月,共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個節氣。一些耳熟能詳的民諺如「春捂秋凍、春困秋乏」、「白露身不露」、「秋季當養陰潤肺」等,說明了秋季的特點。經歷了酷暑的耗損,人體已是「一夏無病三分虛」,加上立秋後天氣涼燥,人常出現倦怠乏力多感冒、口乾舌燥易乾咳等癥狀,年老體弱有宿病者對涼燥適應性更差,易引發舊疾或誘發新病。故秋季養生,重在防涼燥。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調適飲食


涼燥易傷津液,出現「乾燥症」:皮膚乾燥、咽燥乾咳、口乾鼻衄。可選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梨、甘蔗、荸薺、橄欖、百合、蓮藕、銀耳、燕窩、蜂蜜、芝麻、核桃、菠菜、龜鱉、烏骨雞、鴨蛋、糯米等,養陰葯膳有人蔘麥冬燉甲魚、蜂蜜蒸百合、橄欖酸梅湯、木瓜胡蘿蔔玉米湯、百合冬瓜湯、山楂排骨湯、鯉魚山楂湯、赤豆鯽魚湯、枸杞老鴨豆腐湯等。少食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避免傷津。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調理脾胃


夏令時,人們喜食瓜果,會使腸胃功能下降。秋後如再大量食用瓜果,致寒涼濕邪損傷脾陽,水濕內生,出現吐瀉、胃脹、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立秋瓜果不進門」的民諺就是指秋天涼燥,應少吃寒涼生冷食物與瓜果,素體脾胃虛寒者更應當心。年老胃弱者可採用早餐食粥法,以養胃生津,如生梨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貝糯米粥、黑芝麻糯米粥、山楂粳米粥、白蘿蔔粳米粥、橘皮粳米粥等。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加強鍛煉

涼燥易使人倦怠乏力、畏寒口乾。秋季養生,首要早睡早起,早睡利於陰精收藏,早起利於舒達陽氣。其次適當「秋凍」,即不宜過快添加衣物,避免「過捂」致身熱汗出,傷耗陰液,還可進行耐寒鍛煉如早操、晨跑、冷水浴等,提高人體耐寒能力,減少心肺疾病,但等到過了白露、秋分,氣溫驟降,要及時添加衣物防寒保暖。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滋陰進補


秋季涼燥,葯補應是以溫潤為主,補養氣陰。常用藥物有:西洋參、生曬參、楓斗、石斛、沙參、芡實、玉竹、蘆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生地等。還可選用人蔘健脾丸、生脈飲等。


秋季養生 立秋過後防涼燥



秋季抗病


入秋後,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心腦血管病常易複發,應注意防治,可用麥冬3克、甘草1.5克、金銀花3克、烏梅3克、青果3克泡飲,以滋陰潤肺、清利鼻咽;或西洋參2克、三七粉2克沖服,以益氣活血。平時多食魚類、海參、泥鰍、山藥、銀杏、葵花籽等食物,晨練可選跑步、做操、跳舞、游泳等。

(本文作者為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中醫科張慧)


(本文來源於健康在線 圖片來源於網路)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那些被高估的「紅」與「黑」
六種食物讓你清除腎臟毒素
午睡30分鐘預防冠心病 冠心病多吃果蔬為宜
什麼是核磁共振?磁共振可以檢查股骨頭嗎?
預防腸癌應該怎麼做?

TAG:健康新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藕與秋季養生
中秋話秋季養生
秋季養生 秋季運動養生慢跑最佳
立秋養生 立秋後要如何養肺?
秋季養生五步走 秋季養生常識大全
夏季養生茶
秋季如何養生 秋季保健養生六大法則
秋季養生 重在養陰潤燥
夏季養生粥
秋冬季節需養陰防燥,7種蔬菜助你養生
今日立秋,道家養生旺運全攻略,立秋養好生,冬天不生病!
秋季養生 養心又潤肺
養生從春季開始
秋季養生快點「桃」,潤肺養顏防衰老
秋季養生7招
秋季養生必吃蓮藕 健脾潤燥又減肥
立冬養生 立冬之後如何預防疾病
春夏養陰、秋冬養陽,四季如何養生?
女性冬季吃3款養生粥防宮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