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漫談濕邪

漫談濕邪

自然界自從有了浩然正氣,也就有了邪氣與之相對應,而其中最有個性的邪氣之一就是「濕邪」。這位濕邪君,他的戰略戰術很有特點,與其他邪氣侵犯人體的邪氣不一樣,他喜歡湊熱鬧,喜歡結伴同行。例如,與風邪一起侵犯人體,就變成了「風濕」;與熱邪在一起就變成了「濕熱」,與寒邪在一起就變成了「寒濕」與暑邪在一起就變成了「暑濕」

漫談濕邪


濕邪性重濁,故而當他進攻人體成功,那個人就會感覺到關節酸痛、沉重、活動不利。若濕流下焦,則小便混濁、不利、大便溏泄,或下利膿血,甚至婦人帶下粘稠腥穢等。內經裡面說「因於濕,首如裹」就是這個道理,說是人如果遭受到了濕邪的侵襲則如同戴了一個大帽子。這很好的反映了濕邪流通不暢的特點。


濕邪入侵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粘滯,這個就表現為小便不暢,大便黏滯不爽。所以, 如果你大便有點粘滯了,或者小便不爽了,就要考慮是否有濕邪入侵。濕為陰邪,阻遏氣機,損傷陽氣。濕邪粘滯,留滯於臟腑經絡,常常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無能,出現胸脘痞悶,小便短澀,大便溏而不爽等癥狀。


以上是外在的濕邪侵襲所產生的現象,但除了外濕以外還有內濕,何謂內濕?這多是由於多由脾陽不振,過食生冷、甜膩之物,或茶酒成癖,故使脾失健遠,不能行其津液而濕從內生。其中因脾氣虛不能運化水濕,水濕留於皮膚則發為水腫;日於腸間則生泄瀉,停於胃中則消化不良而納呆、胸院痞滿、噁心嘔吐;留於胸膈則成痰飲用若流注於下焦則足附浮腫、大便溏瀉、淋濁,婦女多見帶下。因濕從內生,故稱內濕證。


外濕和內濕雖有區別,但在發病過程中,常常互相影影內。外傷濕邪,內水液輸布失常,脾陽被困,則濕從內生;而脾陽不振,陽氣蒸發無力,也容易招致外濕的侵襲而發病。

如何祛濕?這是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就這個問題淺談一下看法。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濕邪為陰邪,久居陰寒潮濕之地的人可以適當的吃點辛辣的食物,這樣不僅可以抵禦寒氣,還可以發散入體的濕氣,這是對付外濕的方法之一。另外對於剛入侵的外濕,還可以適當的拔罐。太陽寒水是最表的一層,故而如遇濕邪侵襲,可適當的在背部拔罐。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為什麼同樣的地方,有的人容易遭邪氣入侵,有的卻不會呢?以上八個字就可以很好的概括,猶如用兵之道,防禦體系牢固則外敵不可入侵。而對付濕邪的防禦體系卻是我們的脾臟。作為五臟之一,脾喜燥惡濕。在五行裡面脾屬土,土爰稼穡,脾臟又主生化水谷精微。內經有云「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運化水谷精微是由脾來完成的,將他們輸布出去同樣也是由脾來完成的。土在五行裡面為樞紐,為轉機,同樣也代表著希望。故而土中土穴足三里臨床應用廣泛,也是保健要穴之一。


現在說一說如何讓脾陽足夠強大而致使其不敢入侵。多吃溫熱的食物,少吃冰涼的食物,每頓七分飽。這是從生活習慣來說的。脾為生痰之器,同時脾又為陰土,喜陽光。故多食生冷易傷脾陽,脾陽一傷,則難以化陰,濕從中生。脾陽受傷容易,想要再恢復卻是難上加難。


上面是飲食習慣,現在說說食療。

食療推薦山藥粥,山藥具有健脾、補肺、固腎等效果。山藥又名薯蕷,在神農本草裡面被列為上品葯,主傷中,補虛,治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多食山藥粥,能夠達到補中益氣,健脾亦肺的效果。久而久之,中氣充足,自然邪不可干。山藥推薦鐵棍山藥,米的話推薦粳米。武火煮開,文火熬制至山藥與粥融為一體即可服用。

漫談濕邪



另外想祛除體內的濕氣還可以通過練養生功,或者站樁。多晒晒陽光,少去陰冷潮濕之地。


有效的鍛煉身體,打通自身的筋脈,自然能夠令濕氣倍出。而且,此法與上兩者相結合往往事半功倍,在此就不多說了。

(特邀作者 三丹)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虎論道 的精彩文章:

【修行語錄】認清自己
南華真人眼裡的大宗師
《圖說道德經》第七十八章
敬畏、慈悲、感恩、寬容——心靈四境
中華五千年文明沉澱出的十大智慧

TAG:龍虎論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漫談喝茶
漫談我的水盂情懷
漫談蜂產品
漫談「口頭禪」
外感溫病第一方:銀翹散漫談
漫談油畫講座回顧
東方之珠,你的風采浪漫依然——香港自由行漫談之二
漫談桂花雨
山水盆景的新款式漫談
楷書精神漫談
漫談成語的演變
漫談精氣和陰陽
漫談榕樹的可塑性
漫談篆刻的功底
漫談山水盆景的新款式欣賞
漫談面向未來之顛覆性技術
漫談文人畫
領域修鍊之路漫談
漫談「火山」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