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下面我們看慢心所。這個「慢」呢,是傲慢的意思,但是解釋起來也比較複雜,我們來看一下。先看看窺基法師的解釋,是這麼說的?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慢者,恃己於他,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生苦者,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死生輪轉無窮,受諸苦故。


這個慢,從這裡看它是出於一種比較,拿自己和別人比,實際上也就是分別。那「高舉」是什麼呢?就是把自己抬舉的高高的,總是覺得自己比別人高。世間人也會去比名啊、利啊,會覺得我富有他貧窮,我有名他沒名,我有權利他沒有,用這些東西也會覺得自己別人高,那麼在學佛的人當中呢,也是經常見的這種比較,我學佛比你久啊,我見解比你高啊,我布施比你多福報比你大啊,等等這樣的一些比較。慢的作用呢,一個是障礙「不慢」,還有一個慢的作用就是產生苦。


為什麼「慢」會產生苦呢?這裡說了一下原因,「謂若有慢,於德、有德心不謙下,由此死生輪轉無窮,受諸苦故。」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慢心生起的話,對於「德」和「有德」,就不會謙遜。「德」是指一切有功德的事情,比如讀經、持戒、修止觀、放生、布施等等。「於德」這裡的「德」是這些功德和福德;「有德」是指有做功德和福德的這些人,我們不是經常尊稱一些有修行的人叫「大德」嗎,就是因為這些修行人是「有德」的。窺基法師說,為什麼慢會生苦呢?如果心裡有慢,你對一切功德的事,或者正在做功德的人,都不會產生謙下的心。因為沒有這種謙下之心,所以你在生死中不斷輪轉,受諸多苦惱。


為什麼沒有這種心,你就會在生死中不斷輪迴呢?這是因為,你對有德的人沒有謙下之心,就斷了你親近善知識的因緣,四預流支第一個不就是親近善士嗎?你不親近善士了,也就很難真正在佛法上深入了;你能夠產生功德的事情有慢心,瞧不起,看見別人禪修、念佛、學教理,你覺得那些有啥意義呢,心懷輕視,那也就斷了你做這些事情的可能性;而你不做這些,意味著你就不可積累智慧和福德,你也就不能解脫,你不能解脫,就意味著你一直要在生死中輪迴,受諸苦惱。所以你看,因為慢心的緣故,你就會一直輪迴苦海,所以慢心是產生苦的一個原因。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窺基大師的解釋還是很詳細的,我們再看看普光法師的注釋:


眾財色等而起貢高,計己勝他。名之為慢。


普光法師這裡說的更簡單。他說覺得物質上比別人高,覺得自己勝過別人,這個叫慢。我們現在人都熱衷於攀比物質上的東西,這個習慣可不好,很容易就生起慢心了。


我們再看一下《瑜伽師地論》里的定義,是這麼說的:


慢者:謂由親近不善丈夫,聞非正法,不如理作意故;及由任運失念故;於外及內、高下、勝劣,若分別不分別高舉為體。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慢」



這裡呢,是交代了一下產生慢心的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不親近善知識,沒找到好的老師和師父,然後呢,聽聞了一些歪理邪說,再然後呢,自己還沒什麼判斷能力,沒有如理思維,及時糾正錯誤的觀念,遠離惡知識,這是會產生慢心的原因。還有的情況呢,可能是因為心經常處於失念的狀態,沒有保持正念,所以產生慢心。產生慢心之後的表現呢,回去針對內外、高下、勝劣等等的方面,或者是由於習氣使然,或者是分別計較,然後呢,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強,這就是慢的表現了,就是慢的體。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大象看書的時候,鼻子放在書的裡面還是外面?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阿彌陀經》中揭示的「往生三部曲」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

您可能感興趣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嗔」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疑」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無明」的涵義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諂」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忿」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恨」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惡見」的涵義
百法略說煩惱心所之「無明」的種類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愧」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信」
百法略說別境心所之定心所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無慚」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不放逸」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精進」
百法略說不定心所之「惡作」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掉舉」
百法略說善心所之「行舍」
百法略說隨煩惱之「不正知」
百法略說心不相應行法之「勢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