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形形色色的醬料,是怎麼做出來的

形形色色的醬料,是怎麼做出來的

鹹味醬料是廚房裡最常見的調料。光是醬油,不僅有生抽、老抽、頭抽等傳統種類,還有「化學醬油」「勾兌醬油」等聽起來就讓人反感的名詞。再加上蚝油、魚露、喼汁等以前只在部分地區流行的醬料,簡直讓人眼花繚亂。



形形色色的醬料,是怎麼做出來的


今天我們來聊聊它們都是怎麼做出來的。


醬油


在傳統公工藝里,製作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小麥和鹽。現在,也有用豆粕、麥麩或者其他原料的。這些原料經過高溫加熱,殺死了其中的微生物,蛋白質和澱粉的分子結構也發生了改變,易於被微生物利用。再加入「曲」充分混合,在適當的溫度下,「曲」中的米麴黴生長增殖,分泌出各種酶,把蛋白質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就產生了濃郁的鮮味。而澱粉酶把澱粉水解成糖,產生甜味。曲中還可能有一些乳酸菌和酵母,它們發酵產生少量酒精和乳酸。糖、氨基酸以及乳酸、酒精等發酵而來的分子,再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就形成了豐富香味和顏色。


把發酵的液體分離出來,就得到了醬油。直接分離出來,不加入其他成分的醬油顏色較淺、鹹味較濃、鮮味明顯,被稱為「生抽」。所謂的「生抽提味」,就是這個原因。把生抽進行進一步加工,比如就加入焦糖色、糖蜜等添加成分,甚至再進一步發酵,得到的醬油顏色更深,比生抽更為粘稠,鮮味比生抽淡但醬味明顯,被稱為「老抽」。而「頭抽」則是生抽中的一種。一批原料在整個發酵過程中,會抽取幾次醬油,第一次抽取出來的就叫做「頭抽」,相應的第二次、第三次抽取,就叫做「二抽」「三抽」。

這種發酵而來的醬油,叫做「釀製醬油」。醬油製作的核心是蛋白的發酵水解,在現代食品工業中,可以直接把大豆蛋白進行水解,得到多肽和氨基酸,再加入砂糖、精鹽、味精、酵母抽取物以及呈味核苷酸,從而得到「配製醬油」。配製醬油的目標是模擬釀製醬油的風味——當然,相似的程度,就取決於廠家的配方實力了。它們也是安全合法的產品,只是跟傳統工藝不同,就被一些媒體冠以了「勾兌醬油」「化學醬油」等引發消費者方案的名稱。


蚝油


傳統的蚝油是把蚝(即牡蠣)在鹽水中慢慢熬煮,最後得到的深褐色、香味濃郁的粘稠液體。不難想像,這樣製作出來的蚝油成本很高,不是普通大眾可以承擔得起、或者願意承擔的。


市場上的蚝油更確切地應該叫做「蚝味調味醬」。看一下配料表就會發現,一般的蚝油都是用其成分來獲得顏色、口感和鮮味,只是加入一點蚝汁產生「蚝油味」。通常的添加劑有:糖產生甜味、谷氨酸鈉產生鮮味、焦糖色產生黑褐色、澱粉產生粘稠度。這樣的「蚝油」,能夠在大眾可接受的成本下製作出來,也才能走上普通大眾的餐桌。


還有「素食蚝油」,甚至蚝汁也不用,而是用蘑菇來代替。

魚露


魚露又被叫做「魚醬油」或者「蝦醬」。在化學原理上,它跟醬油有相似之處,核心都是通過發酵把蛋白質水解成小分子。


魚露的原料是一些不便食用的小魚蝦或者水產加工的下腳料,加入鹽進行自然發酵。因為魚的內臟中含有蛋白酶,有的也加入內臟來幫助水解。還有的發酵工藝中,象醬油發酵那樣加入「曲」,利用其中的麴黴來幫助發酵。


經過發酵,原料中的蛋白質被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就成為了味道鮮美的醬料。


喼汁

前三種都是中國本土產品,而喼汁則起源於英國。它更多被稱為「辣醬油」,此外還有「辣醋醬油」「英國黑醋」或「伍斯特沙司」(即英文「Worcestershire sauce」的音譯)的名稱。


喼汁的成分多大幾十種,主要是醋、糖、糖蜜、鹽以及洋蔥、蒜等調味料和香料,經過加熱熬煮,然後過濾而得到。


這些醬有營養嗎?


這些產品的營銷中都喜歡宣稱它們有多麼豐富的營養,含有「XX種氨基酸」之類的。如果按照每100克評價,確實也有些可觀之處。不過,我們對營養的需求不是「有」和「多少種」,而是「有多少」。這些醬只是調料,再喜歡也吃不了多少克,談有多少營養,並不比「回字有幾種寫法」更有價值。

調料就是調料——能讓食物具有好味道的調料,就是好調料。營養方面的事情,就別讓它們去摻乎了。


這些醬健康嗎?


營養學家的標準回答是「它們都含有大量的鹽,要少吃」。不過筆者不是營養學家,不認為這樣的答案是合適的。這些醬的確含有大量的鹽,但在實際的烹飪調味中,我們關心的是把食物調成了什麼樣的味道,而不是放了多少調料。「咸」是基本的味道之一,每個人對於食物的鹹度都有一個期望——低於那個期望會覺得「淡」,超過那個期望會覺得「咸」。為了達到那個期望,可以放鹽,可以放醬,可以放味精,也可以放鹹菜……但是,放了這種,就必然要少放那種,不然就會超過期望,覺得咸了。


也就是說,一種調料是否會導致鹽攝入過多,並不取決於它的含鹽量,而是取決於它在相同的鹽含量下產生的鹹度高低。如果一種調料在相同的鹽含量下產生的鹹度高,那麼不管它的含鹽量是高是低,在總體食譜上都就有助於降低鹽的攝入。


這些醬中都含有相當多的鮮味物質,能夠跟鹽產生「協同效應」——也就是說,在達到相同的鹹度時,所需要的鹽其實還要少一些。所以,合理地使用這些醬料,在滿足相同口味的前提下,它們甚至有助於降低鹽的收入量。


最後,這些醬該怎麼吃?


簡單粗暴的答案就是:想怎麼吃,就怎麼吃。自己覺得放在什麼食物里好吃,就是「該怎麼用」的標準答案。


(本文是丁香園特約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無心 的精彩文章:

冷藏vs常溫、酸奶vs乳酸菌飲料,到底有什麼差別

TAG:雲無心 |

您可能感興趣

多加這種醬料做出的炒麵,好吃的想舔盤子!
家裡的地毯被醬料弄髒,灑上白色粉末就能讓其消失
只用一種醬料,就能做出好吃的醬燒茄子,比吃肉還過癮!
鴨肉用一種醬料來烹飪,味道醬香濃郁,既可增加營養,還可除去秋燥
其實各種醬料做的好也是一道大菜!
一串又一串根本停不下來,原來肉串沾這些醬料吃才是王道
讓我們做一款與猴兒有關的醬料
厭倦普通的麵包塗醬,彩色的醬料讓人少女心泛濫
醬香餅醬料的做法有哪些?
中國大廚秘藏醬料配方,收藏起來,一定有你需要的配方!
了解炸醬麵的醬料製作 讓你輕鬆滿足自己的吃貨心
想讓寶寶變得胃口大開,我做了這個小醬料
原來宋慧喬喜歡吃這道料理,簡單又常見的拌飯,醬料才是關鍵
夜市做炸串的小哥整理的炸串醬料做法和配方
用醬料畫出的趣味人物畫,想必他也算食神級的人物吧
阿根廷風味炒意粉,特別的醬料搭配誘人的紅蝦,讓人胃口大開
每天來一勺,秋季補血就看它!孕婦小孩都能吃的健康醬料自己做!
揭秘川菜秘方,醬料是關鍵,想不想學著露一手呢
愛吃餃子的親不要錯過這個菜譜啦,從餃子到醬料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