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林行止雞年說雞:西方人居然稱雞為上海

林行止雞年說雞:西方人居然稱雞為上海


林行止雞年說雞:西方人居然稱雞為上海


東晉 青釉褐彩首壺


真是信不信由你。直至1800年,英倫「三島」只有五種品類不同的雞,而且大都骨瘦如柴和不易飼養(ill-tempered),這令《馬可·波羅遊記》所記「有毛如貓且其蛋有異香」的中國雞,令英人大感興趣、大為傾倒,對它有很高的期待。當然,這是兩三百年前的情況,如今相信馬可·波羅曾到中國的人已屬極少數,波羅的「中國雞」,真是天方夜譚,只存於其幻想之中而毫無事實根據,這亦是筆者不相信他曾到過我國的原因之一。


英國雞的大突破,竟然與香港有間接關係。1842年,冒險家、自然學家、航海家和海戰英雄——其實是一名性情暴戾的浪子——卑路乍船長(Captain Edward Belcher,1799—1877)完成皇家海軍長達六年的環球海事勘測工作回英,帶回七隻生地不明(可能是越南、馬來、南粵甚至香港)的雞,五雌二雄,送給維多利亞女王。當時大英帝國如日中天,剛剛在「鴉片戰爭」中馴服了滿清,舉國歡騰,其家臣環球搜刮、海外臣民進貢大批奇禽異獸(The Stream of Barbaric offerings),令「倫敦動物園」成為歐洲甚或世上收養最豐、品種最多的動物園,彰顯了大英帝國的繁榮富強四海來朝的盛世,令當年只有二十三歲的維多利亞女王「龍顏大悅」(聲名狼藉的卑路乍因送雞大獲女王歡心而於1843年力排眾議賜予爵位)。



林行止雞年說雞:西方人居然稱雞為上海


清 景德鎮窯 仿龍泉青瓷雄雞香薰


卑路乍送去的雞,無論體型、重量(成雞六七磅,為英國土雞的兩三倍)、羽毛和眼睛的色澤、啼聲(以至後來才知道蛋與肉的美味),均較英國土雞優勝,女王捨不得把它們送進動物園,而是「治雞坊」,由國會特別撥款五百二十鎊建造豪華雞籠,置於溫莎堡佔地六百五十五頃的「私人花園」之中。這些極具異國色彩的雞,稱為「越南的上海家禽」(Vietnamese Shanghai fowl)或「交趾雞」(Cochin China),名稱充滿「異國情調」,現在看來卻莫名其妙。西人稱雞為Shanghai,似乎自古已然,以寫《無比敵》聞名文壇的美國文豪梅爾維爾(W. Melville)有短篇小說《喔喔叫》(Cock-a-Doodle-Doo!),筆者雖未讀之,僅知有主角買雞的情節,而雞便稱Shanghai!


這些嬌生慣養於溫莎堡的雞,在皇家家禽專家悉心照料下,「快高長大」且「開枝散葉」,羅拉特別提到有「雙黃」蛋成功孵出兩隻雛雞時有關人等的興奮與喜悅!這些來自遠東的優質雞,維多利亞女王視為珍寶,因此當作是大禮物送給若干歐洲的君主(大都是英國皇室的親戚),優化了公元前後一世紀由羅馬軍隊傳入的雞。這種「羅馬雞」又瘦又小肉味如蠟,不可口;加上宗教不鼓勵殺生,在十九世紀前,歐洲雞除了少數被作為「燒雞」為人果腹,主要用作占卜、鬥雞、祭品及供狩獵;羅馬人認為公雞睾丸(雞子)是壯陽之物,但歐洲人特別是英國嗤之以鼻,不當一回事。隨著歐洲尤其是英國人口激增(倫敦人口於1825年突破一百三十五萬,首次超逾北京!),加以工業革命正在醞釀,就業人口上揚,市場對肉食需求開始上升,易飼養、好生養的雞數量大增,是順應市場要求之舉。隨著工業革命成功而來的經濟繁榮,對家禽特別是雞的需求有增無減,養雞業遂成為新興重要行業。這方面的發展,並無特殊情況,不必細表。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繼《1984》後,特朗普又把《不會發生在這裡》推上暢銷榜
一座「八線小城」的補習班江湖
我在瀋陽過了新中國第一個春節
西方展覽中的「花花世界」
如今春節禮俗中最缺失的部分是祭祖

TAG:澎湃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雞年說雞
雞年說雞!巴基斯坦的國鳥—石雞
丁酉雞年說雞缸杯
雞年說雞:純黑色的雞你見過嗎?被稱為雞中的蘭博基尼
雞年說雞:與夏目漱石齊名的日本文豪森鷗外,為何對雞情有獨鍾?
雞年說說人類為什麼直立行走?
雞年吃雞 教你七大食雞葯膳方
雞年話吃雞
「人造雞、怪物雞」,雞年說說「雞」的謠言!
雞年吃雞 教給你的七大食雞葯膳方
雞年說雞:十二生肖里 雞和蛇居然最近?
雞年說雞:從「五德之禽」到「家常便肉」
雞年話食雞:三杯雞叫花雞鹽焗雞手撕雞,還有大街小巷的黃燜雞
雞年說字:被中國人玩壞了的雞
雞年·最全·健康·吃雞·指南!
雞年吉祥之道
雞年說雞蟲,那些跟雞有關的昆蟲
雞年看名家畫雞 「雞」祥如意!
慶雞年新春,茅台巴黎披露雞尾酒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