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關於膀胱逼尿肌訓練的再探索

關於膀胱逼尿肌訓練的再探索

評論如圖!

關於膀胱逼尿肌訓練的再探索


然後,查閱了相關資料,我認為反饋者說得非常有道理。膀胱逼尿肌到底需不需要訓練?嚴謹地講,這個應該是根據病人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的。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短期留置尿管的病人,在拔尿管之前,是不需要訓練膀胱功能的。而對於長期留置尿管的病人,由於膀胱逼尿肌長期沒有受到過張力刺激,有可能出現肌肉萎縮,神經調節遲鈍等情況,進行定時夾閉開放尿管的訓練,似乎是有必要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


多久算短期?多久算長期?

留置尿管2周算短期還是長期?


留置尿管兩個月算短期還是長期?


逼尿肌萎縮到什麼程度會導致無功能?


和因為訓練逼尿肌功能,無意中造成膀胱過度充盈,對膀胱的意外損害相比,訓練膀胱逼尿肌功能的重要性幾何?


定時夾閉開放尿管,最大的風險莫過於膀胱過度充盈,對膀胱造成的意外損害。(臨床上時常會遇到一些病人,夾閉尿管後忘記了打開,導致膀胱過度充盈。如果病人存在神經功能障礙,沒有感覺的話,甚至可能導致膀胱破裂。)

從風險把控來講,膀胱逼尿肌長期沒有張力,的確可能出現萎縮。但是萎縮是相對事件,並不一定會造成多大後果。相比之下,意外造成的膀胱過度充盈甚至膀胱破裂,這樣的事件損害要恐怕要嚴重得多。


支持膀胱逼尿肌訓練的理論基礎


膀胱逼尿肌,雖然是自主神經控制,說到底還是有神經控制的。它並不完全自主。人體所有的肌肉,都需要神經的支配,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有神經支配的肌肉,才是活的肌肉,沒有神經支配的肌肉,最後就變成了纖維,喪失肌肉成分。


因此,我們對肌肉的神經支配,也有一個說法,叫「神經營養」。平滑肌如此,骨骼肌也是如此。骨骼肌是如何變發達的?


我們說,肌肉是越練越發達。練肌肉的過程,就是神經發出衝動信號,讓肌肉收縮的過程。肌肉的收縮,神經衝動信號的發放是必要元素。神經反覆發放衝動,肌肉反覆收縮,不斷訓練,然後肌肉就變發達了。

反之,下位神經元損傷的骨骼肌,神經細胞死了,不再有神經遞質釋放到肌肉終板了,於是肌肉就慢慢萎縮了。形成所謂的「軟癱」。也就是「核下癱」。


「核上癱」是怎麼回事?


「核上癱」是「硬癱,肌肉不會萎縮,相反,肌肉會持續處於痙攣性收縮的狀態。因為直接支配骨骼肌細胞的神經纖維,是會持續發放神經遞質的,會造成骨骼肌高張力狀態。」核上癱「、」核下癱「裡面的」核「,指的就是直接支配骨骼肌的神經元細胞,我們叫它「運動神經元」。核下癱,就是運動神經元,或者運動神經元纖維的直接損傷。


很顯然,如果肌肉持續處於痙攣狀態,是沒有辦法順利完成運動指令的。人體要靈活操控肢體,就必須要存在一種機制,來抑制「核」的這種持續讓骨骼肌高張的作用。這就是「核上核」。

「核上核」,就是發揮抑制「運動神經元」持續衝動狀態的神經元。核上癱,就是運動神經元上一站——「核上核」,或者「核上核」神經纖維的損傷。


運動神經元,對肌肉的「痙攣性」支配,是進化論發展的結果!


肌肉要發育,需要依賴神經衝動的不斷發放,讓肌肉時不時的收縮,構建肌肉存在的功能意義。早在胚胎時期,肌肉發育的這種基礎就已經建立了。缺乏這樣的神經基礎,肌肉將不可能在胚胎生髮過程中存在。而這時候,中樞神經系統的成熟,還遠遠滯後。胚胎在構建過程中,像生產零部件一樣,並不顧及中樞神經系統是否完善,「運動神經元——骨骼肌」作為一個整體運動部件單位,會持續自我構建,自我強大。這時候,「運動神經元——骨骼肌」的整體運動部件單位,其功能是佔優勢的,是相對自主的。直到胎兒出生後很長一段時間,中樞神經系統都尚不能很好的控制這個運動部件。因此,我們很容易發現,幼兒在剛開始學步的時候,動作總是踉踉蹌蹌,猶如一個醉漢。這就是高級中樞不能很好地管束(抑制)運動神經元的持續衝動發放造成的一種痙攣性步態。


這個話題再往深了講,又會繞道武道修鍊的核心了。修鍊武功,核心其實是修鍊的高級中樞掌控能力。高級中樞越強大,對下位神經元的控制越強,身體就越靈活。而高級中樞強大之後,會表現為對下位神經元的抑制作用增強。這就是所謂的「松」。讓肌肉放鬆,絕對不是一個字那麼簡單,而是你的高級中樞是否修鍊出如此強大的本領,使得你的下級神經元能讓肌肉放鬆。沒有經過運動訓練的人,做動作,或者練舞蹈,動作總是僵硬的。而舞蹈家,或者武術家的舉手投足,總是輕盈的,柔和的,或者靈動的,充滿爆發力的。


繞回膀胱逼尿肌的話題。


事實上,平滑肌的神經控制,也存在和骨骼肌相似的機制。臨床上,有痙攣性膀胱,和鬆弛性膀胱的區分。主要見於膀胱逼尿肌的神經損傷。其區別就在於損傷到不同水平的神經元。而平滑肌和骨骼肌不同之處還在於,具有更強的自我反饋調節系統。


例如,胃的容受性舒張。其實,膀胱也是有容受性舒張的。還有就是刺激性的痙攣。就是當內臟受到牽拉刺激的時候,會從內臟壁接收信號,傳入到神經元,形成反饋,通過反射弧再由神經元傳出衝動,引起平滑肌收縮。幾乎所有的內臟神經都存在這樣的反饋機制。這種反饋是不需要傳回高級中樞的。


內臟神經,也叫做「自主神經」,其自主性,就在於此。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膀胱在受到充盈刺激的時候,理論上,逼尿肌是能從中獲取神經信號,刺激逼尿肌收縮的。對膀胱充盈刺激的訓練(定時夾閉尿管,充盈後,開放尿管放尿)的理論基礎,就在於此。


在胚胎髮育時期,膀胱早在十多周的時候,就開始了儲尿功能的訓練。而這種訓練,幾乎涵蓋我們終身。但是,這種訓練在術後留置尿管病人的實踐操作中,有多大意義,還有待商榷。


不過我們可以設想。通常情況下,膀胱的儲尿功能是一種被動功能。也就是說,有尿時儲。在水源匱乏的情況下,人也可以一天只排一次尿。也即是說,儲尿功能,大致上並不需要怎麼訓練,有就行了。


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反駁,「你這把儲尿,和逼尿混為一談,明顯就是偷換概念!」


而事實上,儲尿原本就比逼尿重要,也更有現實意義。從物理力學角度思考,任何囊袋裝的物體,排除內容物,幾乎是一種本能,或彈力排除,或無張力漏出,收縮張力本來並不是必須的。


倘若逼尿肌訓練確實有必要的話,我認為,一天夾閉一次尿管就足夠了。這樣既滿足了理論控對逼尿訓練的遐想,也避免了因忘記開放尿管而造成的膀胱過度充盈風險。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大夫科普時間 的精彩文章:

剖宮產,挨一茬罪,和兩茬罪,切的位置不太一樣
論二胎和肌瘤的相關性
卵細胞是不是永久細胞?
從細胞談起,什麼是永久性細胞?
節假日性福生活安全手冊

TAG:郭大夫科普時間 |

您可能感興趣

關於婦科手術病人拔尿管前定時夾閉尿管訓練逼尿肌功能的邏輯反駁
關於腹肌訓練的經驗分享
小腿肌肉訓練技巧,教你更有效的訓練
胸肌訓練技巧,想練胸肌的看過來
真正瘋狂的腹肌訓練
越野跑的日常訓練:鍛煉腰腹 調動更多肌肉
膝關節炎患者急需的,鍛煉股四頭肌肉很實用的訓練方法
最好的腹肌訓練——腹肌撕裂者!
胸肌訓練之繩索負重強化動作同時訓練三大胸肌群你必須學會
肌肉放鬆的訓練技巧
椅子曲膝伸展訓練 鍛煉腹肌肌力
健身很久還沒練出性感腹肌嗎?試試這組超強負重腹肌撕裂訓練
腹肌訓練的三大原則!不要讓腹肌訓練徒勞無功!
最經典的腹肌訓練還是腹肌撕裂者!
要想練好胸肌和手臂就必須在一個訓練日完成胸肌+肱三頭訓練
腹肌教學視頻:別再做低質量的腹肌訓練了
我們需要西方的肌肉訓練還是傳武的大筋訓練?
腹肌教學視頻:別再做低質量的腹肌訓練了!
超強胸肌訓練,撕裂你的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