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有沒有耐藥性?
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醫藥學,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的豐富經驗知識。中藥是我國傳統中醫特有藥物,主要由植物的根莖葉果,動物的內臟、皮骨等,以及礦物葯組成,其中植物葯為主要部分。隨著西方科技的大量湧入,逐漸有了中藥、西藥之分。西藥,一般是指化學合成的藥物或者採用現代化的技術從天然產物中提取的成分,其中最為熟悉的當屬抗生素類藥物。
抗生素一般是指微生物分泌的具有殺死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物質。我們知道,身體出現傷口後很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在抗生素類的藥物出現之前,細菌感染造成的死亡位於各類死因之首,抗生素是一類很好用的抗菌殺菌藥物,抗生素髮現之後,一般的細菌性感染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大自然的運行法則是講究平衡的,自從抗生素類的藥物發現以來,細菌的耐藥性一說也隨之出現。
「耐藥性」一詞如何理解?就好比一個不喜歡吃大蒜的孩子,如果你每天讓他吃很少量的大蒜,控制在他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或許用不了多久時間,這個原本不喜歡吃大蒜的小孩就能理所當然的吃下大蒜了。細菌也是一樣的,它也會有適應性,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耐藥性」。
生病需要吃藥的時候,醫生一般會特彆強調,要按時按量吃藥,還要控制飲食生活習慣,尤其是針對抗生素類的藥物時,其中一點原因就是「耐藥性」。這個主要對象是細菌感染的疾病,原本按照這個量、這個用藥次數是可以殺死造成感染的細菌的,但如果你偏偏要少吃、本該吃的時候不吃,就很容易造成細菌越來越強大,久病不愈。長期用抗菌型藥物也很容易造成細菌的耐藥性。
拿我們熟知的青黴素來說,青黴素剛剛投入使用的時候,一天用100到200個單位就足以解決一般的細菌感染,而現在要達到相同的效果,青黴素的劑量需要1000萬個單位——足足增加了幾十萬倍。這是細菌耐藥性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那麼回到這個問題:中藥有沒有耐藥性?我們只考慮一般情況。耐藥性是針對微生物來說的,既然要將中藥和耐藥性扯在一起,這裡的中藥就是指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藥,例如板藍根、野菊花、金銀花、魚腥草等。
一個是微生物產生的具有殺菌作用的抗生素類藥物,一個是天然具有殺菌作用的植物,它們會是一個情況嗎?相比較而言,抗生素類藥物更為專一、效果顯著,可能對這種細菌有作用,對另外一種細菌就沒有效果,「專而精」就是它的特點;而抗菌型的中藥含有多種成分,抗菌的物質含量可能很低,和其他成分混合在一起使用,效果就不明顯,中藥更講究通過自身的免疫力去殺死細菌。
所以可以得出結論,中藥是具有抗藥性的,但一般不會產生抗藥性。具有抗藥性是因為它含有抗菌的成分,不會產生抗藥性是因為它是不純的、含量微乎其微的,正如上面說的,中藥強調的是調理。
要理解這個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青蒿素。我們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青蒿素是抗瘧神葯,它是從中藥青蒿裡面提取的一種物質。我國很多中藥書籍裡面都記載了青蒿具有殺蟲的功效,但單單吃青蒿抗瘧的效果並不好,而把青蒿裡面的活性物質提取出來後,抗瘧率一度達到了100%!青蒿素可以說是中藥在現代化的技術下的產物,算是西藥了,但中藥知識在其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回過頭來再考慮「耐藥性」的問題,如今的青蒿素幾乎可以輕鬆的殺死瘧原蟲,但它依舊逃不了被耐葯的命運。假如我們每天用很低劑量的青蒿素去培養瘧原蟲,保持在它能夠接受的範圍內,我想要不了多久就能產生耐青蒿素的瘧原蟲。即便在現實中,也不可能一直存在效果又好、又沒有副作用的藥物。


※三種男人必須吃的中藥,對男人特別好
※板藍根當茶飲? 警惕常見中藥進補誤區!
※六款良心國貨,全是中藥草本配方,安全沒有副作用
※中藥不能亂吃, 但是這3個時期男人必須吃
※止咳化痰愛用偏方
TAG:中藥 |
※4種中藥藥性峻烈毒性大,萬不可長期吃,看看你吃的中藥有沒有!
※如果沒有耐藥性因素,抗生素是否就是感冒的標配藥物了
※這裡,有你所不知道的「中藥藥性之最」
※長期喝中藥的人,盡量少吃這4類食物,避免中藥發揮不了藥性
※藥性都沒掌握好,光背下「藥物功效」有用嗎?
※把握不好中藥煎熬的火候?又害怕藥性減損?那你一定需要電煎藥壺
※如果中藥加糖就可能失去原有藥性,一定要注意不要在中藥里加糖
※為什麼超級淋病具有高耐藥性?
※有了解過紅木傢具含有很好的藥性作用嗎?它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
※茶有藥性,你真的喝對了嗎?
※茶有藥性、 亂喝傷命
※雖為常用藥,但藥性亦有專長
※鹿肉驢肉有藥性,飲食搭配有禁忌
※抗癌藥物可能是克服抗瘧疾藥物耐藥性的關鍵
※經常服用中藥,會產生耐藥性嗎?中醫給出答案
※茶有藥性,千萬不要亂喝!
※長期吃降壓藥,會有耐藥性?4個服藥「小竅門」,記下來不吃虧
※冠心病患者長期用藥會產生耐藥性嗎?提醒:這種藥物要格外注意
※長期吃降壓藥會有耐藥性?血壓不降反升的主因竟是它,需儘早改正
※降血壓葯吃多了,也會有抗藥性?要不要換藥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