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惡性腫瘤之首!這些「性習慣」增加風險
宮頸癌是宮頸陰道部或宮頸管內的上皮細胞所發生的癌變。是女性惡性腫瘤之首位,占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72%?93%。
宮頸癌早期沒有任何癥狀,隨著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異常陰道流血。由於年輕婦女處於性活躍期,雌激素水平和性生活頻率均較高,故更易以性生活出血為首發癥狀。此外,白帶增多也為宮頸癌常見癥狀,約80%的宮頸癌患者有此癥狀。
【表現】
1、陰道流血年輕患者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多在性生活、婦科檢查及便後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一般根據病灶大小、侵及間質內血管的情況而定。早期出血量少,晚期病灶較大表現為大量出血,一旦侵蝕較大血管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年輕患者也可表現為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主訴絕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
2、陰道排液患者常訴陰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湯樣,有腥臭味。晚期因癌組織破潰、組織壞死、繼發感染等,有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排出。
3、晚期癌的癥狀根據病灶侵犯範圍出現繼發性癥狀。病灶波及盆腔結締組織、骨盆壁,壓迫輸尿管或直腸、坐骨神經時,常訴尿頻、尿急、肛門墜脹、大便秘結、里急後重、下肢腫痛等,嚴重時導致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最後引起尿毒症。到了疾病末期,患者可出現消瘦、貧血、發熱及全身衰竭
【檢查】
1、陰道脫落細胞檢查(宮頸細胞刮片檢查)宮頸暴露在陰道頂端,易於觀察和取材,所以目前在臨床對凡已婚婦女,婦科檢查或防癌普查時,都常規進行陰道脫落細胞檢查,作為篩查手段。使宮頸早期癌的診斷陽性率大大提高,可達90%以上。
2、陰道鏡檢查陰道鏡可放入6?40倍,用以觀察宮頸血管及組織的變化,可提高原位癌診斷7?10倍,病理診斷符合率為78%。
3、宮頸攝影有人觀察其診斷準確率為93.1%,故為一種準確率高、成本低、便於應用的新方法。
4、碘試驗將濃度為2%的碘溶液直接塗在子宮頸和陰道黏膜上,不著色處為陽性,幫助提供活體組織檢查部位。
5、活體組織檢查活檢是診斷宮頸癌最可靠的依據。在碘試驗或陰道鏡檢查可疑部位取材做病理檢查。如果宮頸表面未見腫瘤,需要刮取頸管內組織送病理檢查。
6、腫瘤生化診斷臨床研究發現,在宮頸癌病人體內,乳酸脫氫酶、己糖激酶明顯增高,尤其有浸潤者更明顯,有助於臨床診斷。
【治療】
1、手術治療:包括宮頸錐切術和子宮切除術,臨床分期為1期者常用宮頸錐切術,Ⅱ、Ⅲ期者常用子宮切除術。
2、放療:放療用於所有期別,根治性放療包括腔內放療和體外放療,是子宮頸癌治療的基本手段。
3、化療:化療用於不能耐受手術及放射治療或全身有轉移者。
4、生物與中藥治療。
【預防】
1、避免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及多個性伴侶、性混亂。
2、吸煙可能是宮頸癌的發病因素之一,主張戒煙。
3、積極治療各種婦科急、慢性炎症,如宮頸炎、陰道炎,以及生殖器疣、淋病、生殖器皰疹、梅毒、沙眼衣原體等。
4、生殖道人類乳頭狀病毒(HPV)感染在宮頸癌病因中有重要作用,定期檢測HPV病毒抗體,必要時接種HPV疫苗。


※男人對權利的渴望,源自這個荷爾蒙!也是「性」犯罪的禍首
※愛喝酒又想身體棒!邊喝邊保養,給肝減減壓
※個子矮,沒自信?試試伸筋草
TAG:望聞問切 |
※性別差異造就了患病風險的差異?為何男性/女性更易患某些疾病?
※這些疾病會導致肉芽腫性多血管炎發生風險增加!
※這兩種「血型」的女性,最好不要生二胎,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這兩種「血型」的女性,最好不要生二胎,可能會增加「患病」風險!
※慢性肝病有癌變的風險嗎?慢性肝病吃什麼好呢?
※久坐不動會增加女性的患癌風險嗎?
※這三種情況,女性患上腎病的風險會很大
※分娩女性患中風和心臟病風險劇增?關鍵要做好這些!
※環境太乾淨 特定兒童患白血病風險增加?這是真的
※男性的癌症風險比女性大,這九個癌症早期癥狀要注意。
※很多女性不知道飲酒會增加乳腺癌風險
※夜宵主食多,增加女性患乳腺癌風險!
※癌症只是慢性病,降低患癌風險可以這樣做!
※哪些更年期女性補充雌激素有患上乳腺癌的風險?
※如何減低女性乳腺癌風險
※厲害了!酸奶或能抑制慢性炎症,降低慢性病風險!
※抗生素不能濫用,可能會增加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痛風增加化膿性關節炎風險
※慢性腎病增加腦卒中、出血風險,這類藥物慎用
※哪些危險因素會增加罹患皮膚癌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