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好用的補陽方劑,現在知道也不晚!
小編導讀
民間有「冬至進補,春天打虎」的諺語,又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這麼一看,一年四季都是進補的好時節,很多人在進補的征程中也是從未停下腳步,尤其是補陽!說起補陽,很多人都會想偏!小編今天分享兩個好用的補陽方劑,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兩個方劑,但它們具體是如何運用的?且看正文!
腎氣丸(《金匱要略》)
腎氣丸中六味,外加附子與桂,
補腎助陽生氣,引火歸原功倍。
【方劑組成】熟地黃24克,山茱萸12克,山藥12克,茯苓9克,澤瀉9克,牡丹皮9克,桂枝3克,炮附子3克。
【功能主治】補腎助陽,化生腎氣。用於腎陽不足之腰痛腳軟,下半身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陽痿早泄,舌淡而胖,脈虛弱,尺部沉細及痰飲,水腫,消渴,腳氣,轉胞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君葯為熟地黃,滋補腎陰,益精填髓。臣葯中,山茱萸、山藥,補肝腎而澀精,健脾氣而固精;附子、桂枝,溫腎助陽,鼓舞正氣。佐以茯苓、澤瀉、牡丹皮,滲濕泄濁,通調水道,清降相火。「三補」「三瀉」,補而不滯;微微生火,鼓舞腎氣。清代著名醫家柯琴釋義曰:「方名腎氣,所重者在一『氣』字。故桂、附極輕,不過借其溫煦,吹噓腎中真陽,使溺道得以暢隨。」(《小兒葯證直訣箋正》)
本方由八味藥物組成,故有「八味腎氣丸」的稱謂。除六味地黃丸的六種藥物外,尚有桂枝、附子兩種藥物。因原方出自崔姓醫家,固有「崔氏八味丸」之稱;後人將收入此方的《金匱要略》作為依託,習慣上也稱作「金匱腎氣丸」。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糖尿病、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神經衰弱、性功能減退、尿崩症、不育症、習慣性流產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本方在一派滋陰葯中加入附子、桂枝二味,搖身一變成了「補陽劑」,豈不怪乎?這一問題的確值得深究一番。將相本無種,陰陽豈兩家?「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互根、互生、互化、互動、互利、互存,決定了二者間難分難解、難割難捨、難即難離的特殊關係,滋陰與補養之間本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納桂、附於滋陰劑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補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腎氣也。故不曰溫腎,而名腎氣」(清·柯琴《小兒葯證直訣箋正》)。中醫陰中求陽、少火生氣的思想,在本方中被充分體現出來了。臨證中,本方尤適於陽不足而陰亦不強之患者,以及天氣漸寒境遇下的弱體質養生者。
右歸丸(《景岳全書》)
右歸二山仲地,歸桂附鹿菟杞,
溫補腎陽首功,性福飲食男女。
【方劑組成】熟地黃24克,山茱萸9克,山藥12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12克,杜仲12克,鹿角膠12克,肉桂6克,當歸9克,制附子6克。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填精益髓。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之老年或氣衰神疲,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痿遺精,或陽衰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實,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沉而細者。
【方義陳述】本方中,君葯為附子、肉桂、鹿角膠,溫元陽,補腎陽,益精血;臣葯為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山藥,滋腎陰,補腎精,養肝脾;佐葯為菟絲子、杜仲、當歸,補肝腎,強腰膝,養陰血。諸葯有「益火之源,以培右腎之元陽」之力(明·張景岳《景岳全書》),使元陽得以歸原,故名「右歸」。
本方藥物,補陽與補陰配合使用。陰得陽助,生化無窮;陽得陰助,生生不息。妙在陰中求陽,主治命門火衰。
本方現代常用於對慢性腎炎、高血壓、神經症、梅尼埃病、神經性頭痛、性功能低下、精子減少症等的治療。
【臨案心語】本方系景岳「雙歸」之名方,滋陰者有左歸丸(左歸飲),溫陽者有右歸丸(右歸飲)。中醫有「左腎右命門」之說,分主人體陰陽。景岳據此創製四方,可謂周全矣。與左歸一樣,右歸亦來於六味,去掉具有滲利功能的澤瀉、茯苓、牡丹皮等「三瀉」之品,留下具有補陰功能的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等「三補」之品,同時增加了鹿角膠、菟絲子、杜仲、枸杞子、當歸等補腎益精之品而成。本方妙在陰中求陽,以圖左腎安和、右腎自強,從而達到雙腎互補互用、水火相濟、俱榮俱強之目的。治療中,有醫根據病理髮展的不同階段常將左、右歸交替使用者,不能不說是對中醫學整體思想和景岳學說的活用。


※「大姨媽」再痛,就用這招對付TA!
※金蟬脫殼成就了知了,它留下的一味中藥卻能治病救人!
※五一放大招!「丹溪工程」師承培訓班招生啦!!
※國醫大師裘沛然:用藥劑量有輕重,貴在恰當!
※外陰瘙癢最是尷尬,中藥熏蒸妙方等您打開!
TAG:悅讀中醫 |
※這4個地方黑了,是腎不好的表現,早餐吃它養腎又補陽
※身體上這幾個地方是補陽氣穴位,時不時揉一下,讓你百病不侵!
※你的陽氣足不足,看看手上這地方就知道了!還有兩大補陽妙招
※韭菜渾身是寶,以為只能「補陽」?沒想到它還有這些妙用!
※春天吃這幾種菜,補陽氣養肝血!不到一周,幫你把肝養得好好的
※夏天到,要吃薑!補陽氣、祛寒濕,好處多到數不清,現在吃最合適
※陽氣不到的地方就是病! 別再傻傻補陽了,真正的陽氣只能養、不能補
※陽氣不到的地方就是病!別再傻傻補陽了,真正的陽氣只能養、不能補
※沒想到這三個「血肉有情之品」都是補陽良藥,不知道就可惜了!
※這菜是個寶,滋陰補陽通血管,越吃越年輕,只在春天有,抓緊吃!
※補陽氣,就是在攢壽命!中醫這些「補陽」方法,為何不用?
※這道菜夏天不吃虧得慌,清淡爽口,開胃下飯!關鍵是滋陰又補陽
※體內陽氣足不足,看指甲能知道,這裡有一張表,補陽效果好!
※生薑這樣吃,不僅「祛濕」還補陽氣!很多人吃錯了,難怪沒效果
※越想要,越要不上?都是宮寒惹的禍,多吃它,驅寒補陽才能好孕
※做到了這2點,可以補陽氣,護元氣,讓你一輩子不得病!
※正是補陽氣的季節,每天用這4個方法,身體陽氣十足,疾病躲著你
※醫生建議:每天吃點它,滋陰補陽,益智健腦,許多人還傻傻不知道
※陽氣不足的5種表現,如果你有這些癥狀,可能需要為身體補陽氣了
※先醒脾,再補陽,不用再怕痰濕和虛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