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昆明動物所揭示細胞清除病原體新策略和效應分子

昆明動物所揭示細胞清除病原體新策略和效應分子

昆明動物所揭示細胞清除病原體新策略和效應分子



孔道形成蛋白調控細胞內囊泡酸化環境清除胞內病原體

近日,美國傳染病學會會刊《傳染病雜誌》(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以Host pore-forming protein complex neutralizes the acidification of endocytic organelles to counteract intracellular pathogens 為題,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張雲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揭示了脊椎動物防禦和清除細胞內病原體的新策略和效應分子,為深入解析細胞囊泡化形成和調控的基礎細胞生物學問題以及相關的生理病理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線索,對於研發新的疾病治療策略和藥物也具有實際應用的意義。昆明動物所副研究員李盛安和博士研究生劉龍是文章的第一作者,研究員張雲是文章的通訊作者。


胞內細菌、病毒等細胞內感染病原體能夠利用多種策略適應以及改變宿主細胞的胞內環境,逃脫宿主的免疫防禦。許多胞內病原體利用細胞生理性的內吞囊泡途徑侵染細胞,並適應了細胞內吞囊泡的酸化環境以達到其感染的目的。外源性的化學物質如氯化銨和氯喹等可以通過改變細胞內吞囊泡的酸化環境而抑制某些病毒和胞內寄生蟲的感染,但宿主細胞是否存在相應的防禦策略,內源性效應分子機器的身份以及調控網路一直是人們努力探究的重要問題。


張雲組前期從兩棲動物大蹼鈴蟾(Bombina maxima)中發現了脊椎動物第一個新型孔道形成蛋白和三葉因子複合物betagamma-CAT (發明專利ZL200810058028.5),並發現該內源性蛋白質機器具有刺激細胞囊泡化形成的特性,在細胞內吞/溶酶體途徑中形成膜通道並激活炎症小體(PNAS 2014,111,6702,封面故事)。李盛安和劉龍等研究人員進一步深入揭示該複合物具有調控細胞內囊泡酸化環境的功能。在宿主免疫防禦中,以細胞內病原體單核增生李斯特菌(Listera monocytogenes)為模型的研究表明,該蛋白質機器可以限制李斯特菌從胞內囊泡的逃逸,並同時激發細胞外排驅逐胞內感染的病原體,有效抵禦致死性的李斯特菌感染。


該研究獲得國家基金委-雲南聯合基金重點項目以及「雲嶺學者」的資助。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上海生科院發現脂質過氧化是冠心病的重要特徵
我們是不是做了「假體檢」
「塑身食品」恐怕會讓你更胖!
重大發現!中國科學家發現液態金屬類生物學現象中科院王皓毅:基因編輯發展突飛猛進 要保持審慎態度
基因編輯:改寫生命的藍圖——理解未來第26期開講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上海科學家揭示造血幹細胞調控激素 或可干預白血病
抗衰老研究的新發現揭示免疫系統清除舊細胞的重要性
武漢病毒所陳新文課題組揭示桿狀病毒調控細胞肌動蛋白骨架聚合的級聯機制
動物所揭示組蛋白伴侶調控神經幹細胞機制
動物所發現咽囊前體細胞並闡明其特化機制
心臟幹細胞研究論文造假 但幹細胞治療心臟病並非沒有希望
瑞士研究稱新療法或可將癌細胞轉化為脂肪細胞
「新骨髓移植法」:基因工程改造幹細胞法可針對癌症特異性抗原
姚紅傑組揭示多梳蛋白調控胚胎幹細胞向神經前體細胞分化的分子機制
將內源性α細胞重編程為β細胞,治療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研究揭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病毒入侵細胞的精細動態過程
研究發現抗體的治療可以有效地消除骨髓中患病的血液形成幹細胞
急性混合細胞白血病,療效和預後分析
人體免疫細胞是如何「幹掉」病原體和其他不正常細胞的?
好事情?最新研究表明:血細胞可以轉化為腦細胞
新化合物可以阻止人體細胞衰老
單細胞轉錄組分析揭示原發複發頭頸癌生態系統
研究揭示人類病原真菌感染孢子形成的細胞命運決定機制
癌症突破:新研究確定消除癌症幹細胞的新方法
動物體內的細胞,原來也可以如此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