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撲朔迷離「仇十洲」 ——《蘇若蘭織迴文錦》長卷述略

撲朔迷離「仇十洲」 ——《蘇若蘭織迴文錦》長卷述略

朵雲軒2017年春拍中有件仇英的《蘇若蘭織迴文錦》長卷,為人物故事圖,繪十六國時期前秦才女蘇若蘭巧手織錦,勸導夫婿竇連波回心轉意,和合如初的經過。畫面分四個場景,每段之間的隔水,有吳周生題語,卷後則有多位明代著名文人的詩文畫跋或觀款。

仇英?蘇若蘭織迴文錦

設色絹本 手卷?

30×548 cm

首段,繪蘇若蘭巧思織錦。庭院中有侍婢十餘正在忙碌,或理絲紡線,或端茶伺候,這是畫家為烘托全卷氛圍的開篇佳構。畫面左移,綠樹掩隱下的廳屋裡,一位紅衣婦人正端坐在高大的織機前專心致志地工作,無疑這就是故事的主角蘇若蘭了。披離濃郁的綠葉在上,淺綠雅緻的圍欄在側,儘管畫家只畫出了她的上半身,但人物形象已然呼之欲出。與開卷部分眾多侍婢的忙碌相比,這部分更多了一層令人凝神屏息的莊重氣氛。題語稱此段「人物生動,布置細密,化工之筆」,誠非虛言。

蘇若蘭織迴文錦局部

次段繪蘇若蘭托錦寄情。身著紅衣的蘇若蘭,正在招呼準備前往夫君任職處的家丁。她身後是捧著包袱的侍女,而落在人群最後的一位,正小心翼翼地手捧盛著迴文織錦的木匣,等待主人的召喚。眾多女性,神色各不相同,唯有蘇若蘭最為貞靜端莊,恰如題語所寫:「其間情思,有依依神往之意」。

再次,繪竇連波細讀迴文織錦。樂工歌姬列坐於下,侍婢小廝環伺於旁,此番場景,略似《韓熙載夜宴圖》,唯所相異者,男主人此時的心思全不在賞樂聽曲,而正低首垂觀織錦的內容,這個細節,也為下一段畫面的展現埋下了伏筆。

末段,繪竇連波回心轉意,迎蘇若蘭至安南,夫婦會合。題語中這樣描述畫面場景:「此寫竇連波迎蘇若蘭至安南,而夫婦會合也。其中悲喜交集,儼見於筆墨之間。」在夫婦二人的身後,是並排兩駕華麗的牛車,僕人侍女正從車上取下行李,意味著蘇若蘭將陪伴夫君長住於此了。牛車之後,則有一位押後的護弁持械而立,點出了主人的尊貴身份。

對仇英繪畫藝術的評判,明中期以來的畫史著作或文人筆記中不乏記載,但基本上都歸結到謹嚴工麗、鋪陳華美的特質。從畫面看,此卷無論人物屋宇,草木園石,還是結構經營,位置布局,無論工筆勾描,還是敷彩著色,均體現了仇英繪畫的許多特徵,但若真要將其與實父親筆掛鉤,恐還需要深入研究。同時,也有必要對卷中各段文字或鑒藏印做一說明。

畫面隔水之間的文字,出自吳周生。經查考,周生名楨,明末徽州莘墟人。世代經商,富甲一方,收藏極夥。吳周生與董其昌、陳繼儒交往甚密,比董小四十歲左右,結為忘年交。書法亦學董,得其神韻。須指出的是,晚清亦有姓吳名楨的書法家,字剛木,華亭人。今坊間多將二人混淆,當予糾正。

卷後題跋

首段為「延陵吳奕」抄錄託名武則天所作的《璇璣圖記》。吳奕,字嗣業,號茶香居士,吳寬從子。是繼吳寬之後延陵吳氏家族又一位活躍於吳中的文人。《延陵族譜》稱其「善書,筆法類文定公。」蔡羽《落魄公子傳》中也說,吳奕「讀書醫俗」,「善文定公書」。時與邵寶、徐禎卿、祝允明等人均有交往。清人朱彝尊《靜志居詩話》中提到的「東庄十友」,即有吳奕、陳道復、王守、王寵等。吳寬在世時,對吳奕關愛有加,連來客都不忘問候。「

此文右下角,鈐有「平章世家」白文方印,應是另一位收藏或鑒賞者的印記。筆者曾得滬上老人某氏見示家傳「晦翁」款書法長卷舊物,本幅卷首鈐有「朱墅之印」、「文公之裔」、「平章世家」一組三方白文印,上下連用,其中的「平章世家」,即與此完全一致。查朱墅其人,生當明中期,朱熹十一世孫,嘉靖二年(1523)詔封世襲五經博士。於此推測,吳奕的錄文與朱氏的鈐印,應在同一時段。

吳奕題跋

吳書之後,有陸師道觀款一行。其書體用古隸,與明人所書習慣相合。後鈐「古吳陸氏五美堂圖書」朱文方印,亦與上述「晦翁」款書卷前的另一枚鑒藏印相同。這倒真稱得上是不意之中的一個難得巧合了。

陸師道觀款

此卷另有詩、文各一篇。一為陸粲的草書題詩,其書法全學懷素,間有己意,倒也神采飛揚,頗可一觀。經查,此詩實脫胎於蘇軾的《次韻迴文》。蘇詩原作為:「春機滿織迴文錦,粉淚揮殘露井桐。人遠寄情書小字,柳絲低日晚庭空。」陸詩有兩處略作改動:「春機滿織」改「春絲織就」,「書小字」改「字極小」。有人認為,這本來就是陸粲轉錄蘇詩,但從款書中使用「觀並題」這樣的用語來看,並不符合古人轉錄他人詩文時的習慣。蘇軾詠蘇若蘭迴文錦的詩作,膾炙人口,陸粲在當時已有詩文盛名,應不至於移用了前賢大作而不寫明來源的

陸粲草書題詩

再是王守(履約)的畫跋。王守與王寵為同母兄弟,小楷亦佳,惜乎書名不及其弟,但時人依然十分看重他的學問道德。畫跋書於「嘉靖壬子」,即嘉靖三十一年(1552)。跋文稱讚仇畫為「最上乘」時提到,「更得祝京兆書璇璣圖詩」,「正如豐城之劍合浦之珠」,但祝書在今卷中並無蹤影,可能在後世重裝時移至他處了。

王守畫跋

古書畫市場向有各種惑人耳目的手段,而在其流傳過程中,所經歲月既久,可謂命運多舛,傳至今日,吉光片羽,猶堪寶貴,儕輩正當收藏盛世,自不應輕言棄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右拾遺 的精彩文章:

嘉德春拍名門之椅:清雋明朗——古典傢具背後的故事
嘉德春拍 瓊台玉宇——明清宮廷玉器賞析
嘉德春拍 旃檀林——佛教藝術集萃專場賞析
明月幾時有—溥心畬翰墨丹青藏珍壹 嘉德春拍
本願過眼雲煙 卻是映世霞暉——百年過雲樓

TAG:左右拾遺 |

您可能感興趣

《杭州藏書史述略》
梅蘭芳紀念館藏戲曲抄本文獻述略
安徽歙縣北岸鎮清華胡氏述略
江蘇丹陽市雲陽袁氏述略
煙水競其風華 梅柳滋其妍翠——明清秦淮畫舫唱曲情形述略
績溪龍川胡氏綜介之「七架」述略
達拉特史話之二:「胡地」述略
劉鋒:清代《文選》校勘述略
王曾瑜:秦漢至隋唐五代賣官述略
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
第二章 書法史述略(一)
《論語》在法國的譯介與研究述略
中國書法:草書字法研究述略
薪火相傳探堯都——陶寺遺址發掘與研究四十年歷史述略
完顏三部述略
丹道修鍊煉臍養生述略
金朝婦女服飾述略
狗狗分類|中國犬文化述略
檔案介紹|明朝檔案述略
【營口史話】營口地區歷代戰爭述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