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書耕田 知恩圖報

讀書耕田 知恩圖報

中共會寧縣紀委、中共會寧縣委宣傳部、會寧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家風家訓」主題徵文活動,現將會寧縣作家協會會員創作的徵文作品予以展示,請大家繼續創作。

讀書耕田 知恩圖報(「家風家訓」主題徵文)

張志謙

我家始祖是山西大槐樹那兒人,趕上了朝廷開發大西北,便一路艱辛流落到會寧。

他們要生活,當然辛勤的耕作就傳下來了。催兒耕田晨早起,是我家族一直流傳至今的信條。我記得在我很小時候,全家孩子都要參加勞動的。農村人有個習慣,晚上吃了飯就睡了,可是,早晨起來早,是絕不會睡懶覺的,睡覺就成了奢侈品。父母都是勤勞習慣了,一天早早起來,把我們喊起來去參加勞動。告訴我們,沒事兒干,也要早起,早起一時,輕鬆一天。我們上小學時,就參加生產勞動。那年月,在早上上學前,得給挺遠的山上送肥,一路上是跑的。匆匆忙忙的幹完活,才有飯吃,趕去上學。遇到節假日,更要勞動。因此,我家孩子自小養成勤勞的習慣,受用終身。

勤奮讀書,是會寧人的輩輩家傳。沒有文化的家長,也絕不允許自己的孩子不讀書。自古以來,因為讀書有成,出了好多朝廷命官、進士秀才。在這些榜樣的影響下,一代又一代會寧人勤奮讀書,走出了黃土地。

我父親自小父母雙亡,沒有上過學,但他就是愛書。他十多歲時,看到家鄉人因為缺醫少葯,好多人有病搞搞迷信,耽誤治療損命。於是,他立志學醫。可他不識字,買來的醫書看不下去,他就一邊識字,一邊學醫。後來,他把那些湯頭口訣之類的東西背得爛熟,字也學了不少。我記得有時候夜裡醒來,總看到他就著一盞昏黃的煤油燈,手上拿著書,口中慢慢地,輕輕地念著什麼。當時,我也不懂他說什麼,當我上了高中,拿出他的醫書,才知道那都是難懂的文言文。一邊識字,一邊學醫,不知道他是怎麼學會的。

通過勤奮讀書,父親成了地方上出色的名醫。他的一生,奉獻給了家鄉行醫的事業。

父母對我們的讀書,要求真是嚴格。我們不好好讀書,那是要挨打的。不好好學習,不是掃帚疙瘩,就是牛鞭。當時我就不理解,我們是不是他們親生的。現在我才理解,兒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打孩子那個不心疼。我小時候讀書挺調皮的,有時候貪玩,到河裡摸魚,或崖上掏鳥,遲了上學,老師是批評,可到了家裡,那一定會受到懲罰,所以,一點兒不敢懈怠。一次,我下河玩水,忘了時間。母親發現後,把我追前攆後,一直打到了學校,從此,我就記得了做事要按時,不能遲到。

我的家族中,大多數都讀到高中大學,庄間人都挺熱臉的。我們弟兄四人,都有大學文憑。我想,會寧的讀書,真是傳統,那是家傳,是習慣,那家孩子不喜歡讀書,那家不喜歡讀書的孩子。

在做人上,我們家族感恩知報。我記得父親常常教導我們:不記恩者不為人。要心存善良,知恩圖報。對別人給好,他總記在心裡。在他行醫的這一大片土地上,到處都是他的朋友。家裡常常來好多他的朋友,他讓他們吃喝,招待周到。父親告訴我們,家裡有人來,是好事兒,家裡吃不窮,光陰看你掙的本事。老輩人的交往,有他們的特點。我記得我們附近村子裡有個人,和父親關係特好。可是,他們見面,就是翻先人倒祖宗的一場罵。罵得越厲害關係越好。然後,家裡油饃饃來了,茶爐子也生火了,家常拉開了。農村人交往就是這麼樸實,這麼過癮,這麼豪放,這麼爽快。

母親對我們經常說:人要記恩,別端著一碗油換不來一碗水,教導我們要感恩,別人對你好,你要加倍對人家好。我記得,年年家裡殺了豬,我們孩子一個個饞猴似的,眼珠子快跳出來了,胃裡伸了出手。可母親東家送,西家端,半個豬就不見了。雞毛蒜皮無小事,母親就是在這細小事中,讓我們記得做人的道理。到現在為止,我們都會記得別人一點一滴的好,加倍的償還。

一個家族家風好,我認為沒必要有什麼形式的說教,信誓旦旦的信條。把家風家訓寫在紙上家族,也是今日勝明日衰。反倒是那些深藏不露,做著小事的人,在言傳身教中影響著下一代,家族興盛,家風良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琦彪說會寧 的精彩文章:

TAG:琦彪說會寧 |

您可能感興趣

《紅樓夢》讀書報告
【晨報讀書】去思碑
中華讀書報六一薦書
知秋讀書筆記《瘋傳》
《認識與興趣》讀書報告
賞畫|清 高翔《山齋讀書圖》
賞畫|元 王蒙《春山讀書圖》
《菜根譚》讀書筆記
《讓大象飛》知秋讀書筆記
撫琴誦讀|《讀書》—寫在世界讀書日|文:王靜娜
三月讀書報告
品讀書香·感知茶韻
清 高翔《山齋讀書圖》
王蒙《春山讀書圖》臨摹示範
知青點裡的讀書聲
讀書筆記——叒見茯苓甘草湯
讀書報告 人生的智慧
張艷麗‖《讀書與寫作》
《郡齋讀書志》淺談
「悅讀樂寫」計劃之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