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帶團隊,最怕管理者不懂這4類「職場人格」……

帶團隊,最怕管理者不懂這4類「職場人格」……

解決銷售難題,傳播管理智慧快來關注我吧!

銷售

觀點

管理

案例

洞察

為什麼一個團隊看起來「堅不可摧」,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呢?

真的是因為員工的能力不足,還是領導者水平有限?

在一個團隊里,沒有人真正想扯團隊績效的後腿,沒有誰真心覺得這是自己的錯……

事實上,主要責任來自上司,當面對各種不同的「職場人格」,他無力招架,無所適從,更有甚者,從未注意過這個影響團隊績效的致命問題。

4類職場人格,你是哪種?

職場上有一套「四方性格」體系將員工劃分為四種性格:行動果斷的獅子型;思維跳躍的百靈型;偏愛穩定的海豚型;完美主義傾向的貓頭鷹型。

這套體系最大的特點是用最簡單的方式,就可以讓團隊里的每個成員既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對於做好團隊建設並發揮出團隊的力量有很大的幫助。

類似的,為了加深領導者對團隊成員的了解,以便使團隊優勢發揮到最佳狀態,德勤諮詢開發了一套「商業化學反應」系統,將員工分為4類職場人格:守護者、推動者、開拓者以及整合者。

德勤的研究表明:我們每個人都由這4類職場人格組成,只不過很多人的思想和行為更傾向於其中1-2種。不同表現的職場人格對於在團隊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激發見解以及創意決策等方面都能帶來獨特的視角和價值。

每個人都是團隊中獨一無二的「諸葛亮」!如果領導者忽視職場人格的存在,就容易錯過一些真知灼見並影響團隊績效。

那麼,4類職場人格都有哪些特點呢?

*守護者:做事謹慎,踏實,注意細節,面對風險不盲目冒進,性格敏感而內向,尊重事實和數據,冷靜而客觀。

*推動者:注重挑戰,關注結果和成功,他們在看待事物時傾向於非黑即白,用理性的邏輯和數據直指問題的核心。

*開拓者:顧名思義,勇於進取和具有冒險精神是他們的主要特點,做判斷時依賴直覺,有大局觀,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創意。他們容易激發團隊的想像力,開拓思路。

* 整合者:讓團隊更有凝聚力,重視團隊關係,他們善於將各類事件優化整合,加強彼此的聯繫,使團隊在決策上最終能達成一致。

蘇珊娜·維克伯格是社會人格心理學家,她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後發現:當團隊成員都在積極推斷他人的職場人格時,對團隊本身的認識也越發深刻,而且,他們表示共同的使命感更強,完成目標的能力也提高了。

管理者如何應對職場人格差異?

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各種職場人格彙集在一起更有利於發揮團隊優勢,但是,如果領導者不能夠善於協調和把握團隊成員之間的關係,那麼,引發的團隊矛盾和分歧勢必會影響整個組織的績效。

那麼,領導者如何有效應對團隊中職場人格的差異呢?金·克里斯福特是「商業化學反應」的奠基設計師之一,她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1

不斷撮合,不斷磨合

調查顯示:近50%的職場人表示,在團隊中與截然相反的職場人格合作最為艱難,當彼此的人格存在較大差異時,往往會出現阻礙合作的人際關係問題。

在我們公司,X是一個做事謹慎的「守護者」,對於某些帶有風險性的事務不願意輕易嘗試,他會小心地表達出這樣做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但這一點讓開拓者人格的L非常抵觸,他認為這是在讓整個團隊喪失爭取績效的機會,他們兩人的衝突非常明顯,時常因為認知差異而彼此較勁。

同樣的,我自認為自己屬於「整合者」人格,比較看重團隊的凝聚力,但是我也很不適應「推動者」人格的小Z,過於關注結果和成功,有時還說一些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暗語,總之,跟他合作也讓我感到彆扭。

這種現象在職場上屢見不鮮,是否有化解之道呢?

大量研究證明:通過拉近相反的職場人格之間的距離,讓他們在小型項目上合作,然後再逐漸擴大合作項目規模,從而在團隊中建立合作互補關係,是一條可行路徑。

尤其是管理者,與相反的職場人格合作顯得更為重要,既可以平衡自身的傾向,同時,也有利於其他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

2

鼓勵發聲,鼓勵多樣性

在部分團隊中,某類型職場人格的成員可能佔據70%,剩下的30%由少數人格者構成,面對這種團隊結構,管理者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大家都會有這樣的職場經驗:在討論之際,一旦某種主流觀點形成,團隊中再出現不一樣的聲音就會被視為「異類」,這樣就會導致整個團隊認知偏差的產生。

從經驗上來說,最有效的做法是先採取符合少數職場人格成員習慣的方式,因為只有關注少數派的想法,才能讓團隊的多樣性發揮優勢。

管理者有必要先鼓勵小眾人格者表達自己的觀點,並讓他們以自己舒服的方式進行表達,重點是「先發聲」,以免被70%人格成員的主流觀點所淹沒。

如果在一個團隊中缺少某類人格的成員,管理者不妨鼓勵換位思考,從而讓單維度的討論變得更加全面而多元。

3

關注敏感者,關注安全感

在一個團隊中,守護者以及一部分安靜的整合者常常是情緒較為敏感的群體,除非領導們特意去靠近他們詢問,否則,很少聽到他們主動發表意見。

這個群體常常是團隊中的小部分人,但是,在日常管理中不但不應該忽視他們的存在,反而有必要花費精力去照顧,原因何在?

相關研究表明,那些敏感而內向的人往往獨具優點,對於發揮團隊的多樣性同樣益處良多。

比如,他們在事業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善於發現工作中存在的細節漏洞和風險,長時間保持專註,而且,他們還是良好的傾聽者,有很好的合作精神。

管理者多關注這類成員,會有利於創造一個寬鬆的團隊氛圍,讓所有職場人格成員都會因此而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很多團隊問題看起來錯綜複雜,實際上都可以歸結到「人」的問題,搞定不同職場人格的員工,大部分的團隊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銷售與管理

GIF/253K

中國營銷人的專屬新媒體!由《銷售與管理》傳媒組織百位營銷界專家和實戰精英主筆,關注和研究傳統企業互聯網+下的新趨勢、新營銷、新案例,實戰觀點、大案要案將每日推送!品牌案例中心、專業培訓中心提供一站式深度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銷售與管理 的精彩文章:

3年扮演9個專家,賣假藥掙千萬,人民欠她一座奧斯卡
浙商倒閉背後:賭博作怪?
4個投資策略,讓我的財富12年翻20倍!

TAG:銷售與管理 |

您可能感興趣

管理者不解決這三種情況,團隊根本沒希望,更別提帶好團隊了!
在職場里,怎麼樣做才能升職快,可以做到小管理者?
這4種性格的人,註定當不了管理者!
這九種人具有領導氣質,十種人不適合做管理者!
校區管理者把自己累死了,為什麼團隊卻不領情?
帶團隊,管理者最容易犯的12種錯誤
管理者只有對這三個人下狠手,才能收服人心
有多少人因為管理方面問題而辭職的,但大部分管理者都這樣
管理者要想帶領好一個團隊,哪些毛病不能有?
作為門店管理者,這些細節你是不是也忽略?
管理者不在員工就消極怠工?一切都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3件事
管理者最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管理者到底是做什麼工作的?
為什麼作為技術管理者的你總是很忙?
你是哪類管理者?你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九種人具有領導氣質,十種人不適合做管理者!
做好管理者,這幾種素質必不可少!
一個因個人能力不足從管理者被降為普通員工,該怎麼做思想工作?
狼性團隊,不是教你貪、狠!這3個團隊核心,老闆、管理者要牢記
員工離職的原因?怎樣做好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