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到了「認人就不好帶」的分離焦慮期, 這幾種訓練方法你可以試試

到了「認人就不好帶」的分離焦慮期, 這幾種訓練方法你可以試試


1





我在《學游泳還有關鍵期?以平常心對待游泳這件事吧》這篇文章中曾提到了一位定居北京的高中同學,她家寶寶六個月就開始親子游泳了。


前一段看她的朋友圈,小朋友剛過一歲生日,已經能被教練單獨拉著手潛水4秒,儼然是教練的「得意門生」了呢。



可就在前幾天,同學忽然微信我,說是自己陷入了焦慮,因為寶寶遇到了分離焦慮期。



怎麼回事呢?原來,一向喜歡和教練互動的寶寶,最近幾節課卻忽然表現出極度的不配合。



被媽媽抱著做澆水閉氣訓練啊、仰泳啊都沒事,只要被教練接手就眉頭一皺,哭個不停,別提有多委屈了。



教練說寶寶可能

正在經歷分離焦慮期

,讓她耐心等待。


就這樣任由每節那麼貴的游泳課只是被媽媽抱著到泳池裡泡泡澡嗎?同學坐不住了,拋了個問題給我:



喂,羅羅,這分離焦慮到底是個什麼鬼?!有沒有解決辦法啊!





2





說到分離焦慮(separation anxiety)這個概念,首先要解釋一個心理學名詞,

「物體恆存性」


對於寶寶來說,「物體恆存性」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

寶寶開始意識到即使不在眼前的人或東西實際上還是存在的,同時有意識地去尋找。



一般來說,9個月之前的小寶寶是不存在「物體恆存性」的。

比如讓寶寶看一個玩具,玩具在眼前時,寶寶認為它是存在的,把玩具拿開後,寶寶就認為玩具不存在了,消失了。


大概從9個月之後,「物體恆存性」逐漸出現。

比如這個階段的寶寶看不到媽媽時,知道媽媽是離開了而不是消失了,為了滿足自己對媽媽的依戀需求,寶寶就會通過哭鬧、憤怒、悲傷等方式吸引大人的關注,「分離焦慮」這個鬼東西就由此而來了。


離開媽媽被其他人一抱就哭、幼兒園門前一把鼻涕一把淚、黏在媽媽身後不讓媽媽去上班……這些都是孩子「分離焦慮」的體現。





3





發展心理學認為,

「分離焦慮」是孩子在認知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是孩子心智成熟的必經之路



調查發現,大部分孩子的分離焦慮高峰期集中在10個月到18個月,也有孩子從6、7個月時就出現分離焦慮,隨著孩子認知發展的日益成熟,2、3歲時會得到緩解。


雖說是不可避免,但家長不同的處理方式,卻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分離焦慮期的長度和程度。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人生中的第一個挑戰呢?羅羅查了baby center等外國育兒網站、又問了身邊朋友的體會,根據六六克服分離焦慮的經驗,總結出了幾個應該比較有效的訓練方法。


提前在家練習分離


置身家裡熟悉的環境,孩子感覺更加放心,練習起來更容易入戲。媽媽對孩子說:「我要離開這房間,去廚房拿寶寶愛吃的蘋果,拿完蘋果媽媽就回到這個房間。」然後立即離開,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單獨在另外一個房間待半分鐘、一分鐘、兩分鐘……

循序漸進

地把離開的時間拉長。


給孩子和看護人時間適應彼此


請家裡老人、親戚或者請保姆照看孩子,一定記得要給看護人和孩子留出彼此適應的時間。比如媽媽產假結束時要上班,最好能讓姥姥或奶奶提前來家和孩子建立新的依戀關係。請保姆,一開始最好讓保姆多來家裡幾次和孩子熟悉彼此,而不是上來就讓保姆單獨照看孩子。



建立簡單而親密的分離儀式


孩子和媽媽分開就感到焦慮,一個最大原因就是孩子害怕媽媽不回來,讓孩子提前了解可預見的結果有助於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最簡單有效的做法就是每天出門前固定一套分離儀式,不用很複雜,也不用很誇張,盡量用簡單而親密的方式表達。比如和孩子說:「再見,我的小寶貝,等寶寶吃過下午茶,媽媽就回來了。」然後給孩子一個快速的擁抱或親吻。將這套分離儀式固定下來,

儘可能每天在承諾的時間回來,讓孩子知道,媽媽只是暫時離開,不是消失不見



媽媽的態度一定要堅定而輕鬆


這一點很重要,媽媽的情緒會直接感染到孩子。分離時孩子哭個不停,如果媽媽跟著心酸難過,止不住流淚,孩子也會被媽媽的悲觀情緒感染,認為分離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相反,如果媽媽在離開時表現出對替代媽媽的其他看護人的信任,並鄭重地將看護人介紹給孩子,孩子也會對看護人產生信任感。



用孩子能理解的概念解釋時間


「寶寶,媽媽下班就回家了。」「寶寶,等5點媽媽就來幼兒園接你了。」不少媽媽會這樣和孩子說再見,大問題沒有,但是別忘了對一個不到三歲的孩子來說,並不知道「下班」、「5點」這些大人世界的時間概念。試著換一種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比如「等寶寶洗完澡媽媽就回家了」、「寶寶在幼兒園吃過晚飯,媽媽就來接你了」,用孩子能理解的具體事情將時間概念具象化,孩子的等待更有目標、也更加安心。





4





如果這些方法全都試過了,卻完全不奏效,寶寶還是害怕媽媽的暫時離開,怎麼辦呢?

放輕鬆,時間是最好的解藥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性格不盡相同,因此分離焦慮的表現、分離焦慮期的時間、對訓練方法的接受程度都會有差別。



老人們常有句老話,說是孩子到了認人的時候就不好帶了,後面往往還跟著一句,過了這個階段就好了。



是的,分離焦慮這個困擾,最終會隨著孩子心智的成熟而成為過去式。

我們要做的只是不逃避、不欺騙、不偷偷摸摸的離開,我們學習嘗試這些訓練方法,也是為了更加科學的面對並且陪伴、鼓勵著孩子儘快度過這個分離焦慮的階段。



未來的路那麼長,我們不可能陪孩子一生,但

孩子的腳步慢,我們也要耐心的,去等等



End

羅羅有話說:


分離焦慮的階段,可能每個孩子都或長或短的會經歷,尤其面臨孩子上幼兒園時,對分離恐懼症的焦慮幾乎每個家長都會有。現在發這篇稿子,一是回答好朋友拋來的問題,二是給九月份準備送孩子入園的姐妹一些建議。解決方法中的好幾點,其實是需要一段時間實踐的,早準備早受益。如果需要家裡其他人配合的,也要提前和家人們溝通好,否則老人最喜歡的可能就是跟媽媽說「你快走!趁她看不見偷偷走!」,相信我,那樣的過程多幾次,對孩子克服心理焦慮,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都是極其不好的影響。




周日晚上朋友圈發了一個徵集。



已經把大家感興趣的問題整理好交給了六姑姑和六姐姐,讓她們準備一下,具體的直播形式留意我朋友圈的通知。第一次公開用中文交流,六姑姑希望範圍小一些,所以暫定面對微信個人號好友了,乾貨整理出文章,咱會發公號滴。



拓展閱讀


點擊下面的標題直接查看




  • 不好好說話,就算真的「為了你好」又有什麼用?


    推薦理由:

    願我們都學會對最愛的人好好說話,不然,就算是「為了你好」,誰又聽得進去呢?




  • 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這件事情最有效


    推薦理由:

    對於孩子而言,有時候對於愛是什麼很懵懂。但是,不管孩子喜悅的時候,受傷的時候,有一個動作,總會最大程度的容納她,讓她清清楚楚的知道,我們愛她。






  • 大吼大叫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媽媽這樣對孩子說「不」!


    推薦理由:

    對孩子說「不」的時候,也是有訣竅的,分享五點小經驗,看能否幫到你:)




現在加「六媽羅羅」訂閱號(

liumaluoluo

),回復以下

關鍵字

就可以看到最近原創精選文章啦



回復:【

下載教案

】即可下載0-3歲早教教案


回復:【

吃飯

】吃飯專題,如何養出吃貨寶寶


回復:【

安全

】無處不在的危險,我們如何守護孩子的安全


回復:【

聽話

】孩子太聽話,就是家長太失敗


回復:【

散養

】散養孩子,你能讓她快樂一輩子?


回復:【

旅行神器

】帶娃旅行,這些神器不可少


回復:【

VD

】維生素D到底要怎麼補?補多久?


回復:【

睡眠

】寶寶每天睡多少才算夠?晚睡會影響發育么?


回復:【

牙刷

】嬰幼兒到底能不能用電動牙刷?


回復:【

蜂蜜

】喝蜂蜜導致性早熟?


回復:【

飛機

】最貼心的帶寶寶坐飛機攻略。


回復:【

剪指甲

】剪指甲是件小事?


回復:【

牙線

】多數中國家長不會用的好用品,你用了么?


回復:【

咳嗽

】久咳怎麼應對,三招幫你緩解孩子不適


回復:【

動物咬傷

】很關鍵的第一步,90%的人都不知道!


回復:【

一腳蹬

】我最喜歡的那款鞋,是由這些人做出來的


回復:【

內向

】沒有膽小的孩子,只有亂貼標籤的大人!


回復:【

讀書

】養成讀書好習慣,什麼時候都不會晚


回復:【

肥胖

】一張圖告訴你寶寶是肥胖還是太瘦


回復:【

生病

】這可能是當媽最害怕的事兒了!


回復:【

學步

】寶寶學步的四大誤區,你中招了么?


回復:【

保險

】香港,大陸保險深度對比


赴香港購買保險的投保流程,理賠流程和注意事項


回復:【

開箱記

】查看每次旅行淘到的好物


回復:【

安全座椅

】愛孩子,就教他與安全座椅做朋友


安全座椅怎麼選怎麼裝?


回復:【

手機

】孩子愛玩手機怎麼辦?五大妙招一試則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六媽羅羅 的精彩文章:

在寒門難出貴子的現在,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2017北京高考文科狀元: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的大學
96歲寵妻網紅老夏去世:今生牽了你的手,來世還要跟你走
這是一個悲劇開頭的故事,幸好他有兩個媽媽
最簡單的性教育,從不穿開襠褲開始(附繪本推薦)

TAG:六媽羅羅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四個方子,讓很多人不再失眠!你也可以試試
這三個方子,讓很多人不再失眠!你也可以試試
長的好看就是了不起啊,不信你也來試試
這個早餐幾分鐘就能搞定,讓你不再糾結早上吃什麼,你也試試吧!
這樣的一個小方法就可以讓杏鮑菇翻倍的好吃,還不快試試
不孕?你還可以試試這種方法
緩解玩手機帶來的不適感,可以試試這3種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當你感到難過時,不如試試這些方法,別讓抑鬱症毀了你!
如何治療痤瘡?這4個方法不妨試試,看到就是賺到了
說了幾十遍,孩子還是不愛學習?也許可以試試這樣做!
想要征服女人,親吻這4個地方就可以了,不信你試試
賺不到錢,為什麼不試試這個方法?
花最少的錢拍好微距,這幾種方案還不錯,你去試試看吧
失眠睡不著?或許你可以試試這樣做
健身好長時間了,瓶頸期破不了怎麼辦?你可以試試這兩種手段
雞蛋這樣做,簡單好吃還方便,分分鐘就能搞定!你要不要來試試
試過這幾種教育方式的爸媽,都說孩子更懂事了!你不妨也來試試
骨質增生的患者還不趕緊試試這個方法,幾天就可以緩解,等什麼呢
孩子吃飯難,可能是你用的方式不對,這樣做試試
只要三兩下功夫,就可以把李子變得更好吃,你也可以試試這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