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我學養生功(中)

跟我學養生功(中)

封圖來自淳元不虛法師微信,其餘圖片來自網路

鍛煉身體講究的是運動的成本。本套健身操一共十八式,全套功法習練下來大約需要十五分鐘。也可以有選擇的幾個式子練習或單練某一式。

太極拳講究「拳打卧牛之地」,意思是說需要的場地不大,本套操更是可以隨時隨地習練,看電視時,辦公室里都可以從容練習。小中別有天地呢!

第七式 鹿抵

此式來自於「健身氣功五禽戲」。腎主水,屬先天之本。鹿戲主要是健腎的。

鹿喜挺身眺望,好角抵,運轉尾閭,善奔走,通任、督兩脈。

習練「鹿戲」時,動作要輕盈舒展;神態要安閑雅靜,意想自己置身於群鹿中,在山坡、草原上自由快樂地活動。

動作一:接上式。兩腿微屈,身體重心移至右腿,左腳經右腳內側向左前方邁步,腳跟著地;同時,身體稍右轉,兩掌握空拳向右側擺起,拳心向下,高與肩平;目隨手動,視右拳。

動作二:身體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腳尖外展踏實,右腿伸直蹬實;同時,身體左轉,兩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後劃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後,左臂彎屈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側,右臂舉至頭前,向左後方伸抵;目視右腳跟。隨後身體右轉,左腳收回,開步站立;同時兩手向上、向右、向下劃弧,兩掌握空拳下落於體前;目視前下方。

動作三四:同動作一二,惟左右相反。動作五至八:同動作一至四。重複一至八動作1遍。

動作要點:

1.腰部側屈擰轉,側屈的一側腰部要壓緊,另一側腰部則藉助上舉手臂後伸,得到充分牽拉。

2.後腳腳跟要蹬實,固定下肢位置,加大腰腹部的擰轉幅度,運轉尾閭。

3.動作可配合呼吸,兩掌劃弧擺動時吸氣,向後伸抵時呼氣。

第八式 鹿奔

此式來自於「健身氣功五禽戲」

動作一:接上式。左腳向前跨一步,屈膝,成左弓步,右腿伸直;同時,兩手握空拳,向上、向前劃弧至體前,高與肩平,與肩同寬,拳心向下;目視前方。

動作二:身體重心後移,左膝伸直,全腳掌著地,右腿屈膝,低頭,弓背,收腹;同時,兩臂內旋,兩掌前伸,掌背相對,拳變「鹿角」。

動作三:身體重心前移,上體抬起,右腿伸直,左腿屈膝,成左弓步;松肩沉肘,兩臂外旋,「鹿角」變空拳,高與肩平,拳心向下;目視前方。

動作四:左腳收回,開步直立;兩拳變掌回落於體側;目視前方。

動作五至八:同動作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重複一至八動1遍後,兩掌向身體側前方舉起,與胸同高,掌心向上;目視前方。屈肘,兩掌內合下按,自然垂於體側;目視前方。

動作要點:

1.提腿前跨要有弧度,落步輕靈,體現鹿的安舒神態。

2.身體後坐時,兩臂前伸,胸部內含,背部形成「橫弓」狀;頭前伸,背後拱,腹收縮,臀內斂,形成「豎弓」狀,使腰背部得到充分伸展和拔長。

3.動作可配合呼吸。身體後坐時,配合吸氣,重心前移時,配合呼氣。

第九式 犀牛望月

此式來自民間的健身功法,意在拉伸兩脅。

自然站立,左腳分開,與肩同寬,雙手慢慢抬起,略比肩低,然後雙手一起先向左、向後旋轉,右手在左腋下,左手在身後,與右腳右腿成一線,目視右腳跟前方,稍作停留,按原路線慢慢返回。緊接著做右式,與左式相反。

第十式 猿提

此式來源於健身氣功五禽戲之猿戲。猿戲意在鍛煉心臟。

動作要領:

動作一:接上式。兩掌在體前,手指伸直分開,再屈腕撮攏捏緊成「猿勾」。

動作二:兩掌上提至胸,兩肩上聳,收腹提肛;同時腳跟提起,頭向左轉;目隨頭動,視身體左側。

動作三:兩肩下沉,頭轉正,松腹落肛,腳跟著地,「猿勾」變掌,掌心向下;目視前方。

動作四:兩掌沿體前下按落於體側;目視前方。

動作五至八:同動作一至四,惟頭向右轉。

重複一至八動作1遍。

動作要點:

1.掌指撮攏變勾,速度稍快。

2.按聳肩、收腹、提肛、腳跟離地、轉頭的順序,上提重心。聳肩、縮胸、屈肘、提腕要充分。

3.動作可配合提肛呼吸。兩掌上提吸氣時,稍用意提起會陰部;下按呼氣時,緩慢放下會陰部。

第十一式 猿摘

此式來源於健身氣功五禽戲之猿戲。此式意在鍛煉心臟。

摘桃時,面帶微笑,取收穫的喜悅。心在情志上屬「喜」,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就是這個道理。練這個式子,要特別注意,給自己一個微笑的機會。

動作一:接上式。左腳向左後方退步,腳尖點地,右腿屈膝,重心落於右腿;同時,左臂屈肘,左掌成「猿勾」收至左腰側,右掌向右斜前下方約45度處自然擺起,掌心向下。

動作二:身體重心後移,左腳踏實,屈膝下蹲,右腳收至左腳內側,腳尖點地,成右丁步;同時,右掌向下經腹前向左上方劃弧至頭左側,掌心對太陽穴;目先隨右掌動,再轉頭注視右前上方。

動作三:右掌內旋,掌心向下,沿體側下按至左髖側;目視右掌。右腳向右前方邁出一大步,左腿蹬伸,身體重心前移,右腿伸直,左腳腳尖點地;同時,右掌經體前向右上方劃弧,舉至右上側變「猿勾」,稍高於肩,左掌向前、向上伸舉,屈腕撮勾,成採摘式;目視左掌。

動作四:身體重心後移,左掌由「猿勾」變為「握固」,右手變掌自然回落於體前,虎口朝前。隨後左腿屈膝下蹲,右腳收至左腳內側,腳尖點地,成右丁步;同時,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掌指分開,掌心向上,成托桃狀,右掌經體前向左劃弧至左肘下捧托;目視左掌。

動作五至八:同動作一至四,惟左右相反。

第十二式 兩手俯地伸懶腰

此式來自民間。意在練腰,預防腰脫等慢性病。

雙腳自然分開,兩手交叉、翻轉,儘力伸向地面,稍作停留,雙手交叉伸至頭頂上方,雙手自然分開,向上、向後慢慢打開,做伸懶腰狀,身體後仰。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和文字那些事 的精彩文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

TAG:我和文字那些事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最早的營養學家——彭祖|跟著名人學養生
跟《黃帝內經》學養生-春季養生
李嘉誠的中醫養生|跟著名人學養生
韓美林懶人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
跟著《黃帝內經》學養生
認識中醫學養生!
藝術家於藍的養生之道|跟著名人學養生
革命家陳雲的「五有」養生法|跟著名人學養生
孫犁:「淡」為養生基礎|跟著名人學養生
起居有常跟著《黃帝內經》學養生
起居有常跟著《黃帝內經》學養生
馬寅初養生四「從容」|跟著名人學養生
82歲喜得貴子,韓美林的養生經|跟著名人學養生
張景岳養生「三字經」|跟著名人學養生
起居有常!跟著《黃帝內經》學養生
跟著大詩人陸遊學養生
讀《紅樓夢》——跟賈母學養生飲食哲學!
跟著自然學養生
關注生命 科學養生
著名藝術家閻肅養生之道|跟著名人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