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微學課堂

《論語》微學課堂

編者導語

本號在此推出過去在QQ群里《論語》學習稿,內容來源於網路,參考古今大德的講義,特別是鍾茂森博士《論語》講義,並加以個人理解,整理而成,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論語》微學課堂

01

學而篇第一

01-14.【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簡譯:孔子說,有仁德的人食不求吃飽,居住不求安適舒服。敏捷行事,說話謹慎。就近有道德學問的人請教指正。這才可以說是好學的人。

感悟:淡化安逸與享受,刻苦求學,謹言慎行,請教有德行的人,這才叫好學。

解釋:

鍾博士解:

志在聖賢 不責居食。

這一章是夫子為我們講什麼是好學。君子是好學之人,好學從哪裡能看到?它是什麼樣的一種表現?這裡給我們講到四個方面:第一,「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第二是「敏於事」;第三是「慎於言」;第四,「就有道而正焉」。這四個方面才稱為好學。

朱子解釋說:「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人為什麼會不求安飽?一般人哪個不求這個?都想著吃好一點,吃飽一點,生活起居安穩一點,舒服一點,凡人都希望這個。為什麼君子不求安飽?原因就在於他有志向,他這個志向高遠,他志向不在衣食飽暖,而在於求聖求賢、他求道,志於道,所以他沒那個功夫去想自己能不能安飽了。「不暇及也」就是沒有這個時間,沒有這個精力去想。為什麼?全副精力都在求學求道。所以君子所求的,比那個飲食、起居、飽暖物質的生活要重要,所以能夠「食無求飽,居無求安」,他能專心求學。

說到這裡,我記得以前讀書時代,也有不少這樣的同學,為了學習專業知識,吃飯都是很快,不求美味,簡單吃了就行了,睡覺也是一樣,有得住就好了,不管條件怎麼樣。這種求學精神,我們那時也還看得到。今天的大學生,可能就比較少了。我們以前不知道德行重要,沒有學傳統文化。現在的大學生呢,不要說傳統不知道,就連專業也不要了,只要玩,樂。讀個大學只要玩好吃好,找個情侶,這就是他們讀大學的最高理想。

慎言敏行 一心求仁。

「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這是朱子說的,「慎於言者,不敢儘其所有余也」,君子做事要敏捷。當然事先要審慮周詳,不是說做事就貪快。一味的求快,往往會出現很多錯誤,那叫魯莽,不是這裡講的「敏於事」。君子這裡講的敏捷,他是做事在審慮周詳的基礎上,做得又快又好。這是他力行,補充自己不足之處。所以君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到認真圓滿。為什麼?因為他有求道的心。求道在於什麼?日常生活中行仁,所謂修道以仁。道在哪?落實到生活中,表現就是仁。仁者愛人,因為他愛別人,所以為別人服務一定是做得又好又快,絕不會馬虎,絕不會應付了事。他會認認真真做好他本職的工作,無論事情大小、巨細,通通要做到認真圓滿。

「慎於言」,這是君子講話謹慎,不會亂說話,「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講話,他沒有廢話,沒有閑話,非要講的時候才講,平時守默,他沉默。一個人老講話,他心往外跑,反而他這個心不定,不定就沒有智慧了,所以他做事也就不能夠做得很周詳,往往會出一些漏子。所以想要「敏於事」,這「慎於言」也是很重要。所說的話,一定是守信,而且是合乎道義。

朱子底下又說:「然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君子能夠做到「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夠了沒有?還是不夠。如果只滿足到這一層,那就是自滿了。君子求道,不敢自滿,不敢自以為是。他還要去有道之人那裡去學習。也就是親近仁者,親近善知識。

就像弟子規講:「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如果只是做到前面幾條,他不去學習,不去親近善知識,那只能說他力行做得好。但是《弟子規》上也講,「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他任由自己的意思去做,那難免也會做出一些錯誤來,而且他的境界沒有辦法提升,因為他滿足在那裡。所以君子,真正好學的,必定是到有道之人那裡去學習,「以正其是非」,知道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這個是,是該做的,非是不該做的。這個裡頭就無限的深廣,乃至一舉念,一動心,我們都要懂得裡面的是非善惡。所以,隨著我們境界不斷提升,我們是非善惡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如果不是真正有道之人,他怎麼能為我們這樣開解得很細緻?

我們去請教有道之人,這個道講的是什麼?「事物當然之理」,這叫道。當然是自然而然,不是人為創造出來的,它是本來就是這個樣子,這種理,人所共同遵守,共同認同的。為什麼?因為人人本性中都具足了道,道非從外來,本性本來具足,所以人們都會認同它。真正有道之人,必定是他見得本性,他跟道合一了,所以所說的、所行的,無不符合道,這叫有修有證的人。真正找有修有證的人太難了,現在你上哪找?真正有修有證的人他也不會做廣告告訴你,所以找不到。怎麼辦?我們找有修有學的人,他真正這麼學習聖賢之道,也真正在落實,這種人就已經很難得了。我們向他去請教,我們的疑問去請問他,請求他指正,這叫「就有道而正焉」。那我們必定是「德日進,過日少」,不斷在提升自己。

蕅益大師在解釋這章裡面,他有點睛之筆。他說敏事與慎言是同一樁事,「慎言,即所謂仁者其言也訒。從敏事處得來,不是兩橛。」這個慎言跟敏事這不是兩個方面,是同一個事情。慎言具體來講,就是孔老夫子講的「仁者其言也訒」。訒是講話好像很笨拙,很緩慢,這就是慎言。語言盡量的少,心是定的。怎麼樣得到這樣的一個慎言的這種功夫?「從敏事處得來」,敏事就是真正落實聖賢教誨。他的心都是收得住,他的眼睛不是往外看,而是往內收,他只看自己。他不去衡量外面、別人的得失,只是衡量自己的善惡。善就保留,惡必定改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樣的人哪有這麼多話說?他一定是沉默寡言。為什麼?他心是靜的。話說多了,他一定是心不安,心浮氣躁。所以慎言跟敏事不是「兩橛」,就是它不是兩個事情,它是一個事情,是一不是二。敏事者必定慎言,慎言者也一定敏事。

「不求安飽」,是君子食不求飽,居不求安,這是顏回的「簞瓢陋巷家風」。這也是出自於《論語》,顏回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這個簞就是用竹子做的小簍,顏回盛飯沒有碗,窮,就拿這個小竹簍來做碗。喝水連杯子都沒有,用葫蘆瓢,居在簡陋的巷子里,窮巷子里。你看,過這樣清苦的生活,他慕道。能夠真正有這樣的風範,孔子弟子裡面,除了顏回以外,其他人真的數不上。所以說「非顏子不足以當此」,孔子心目中哪個弟子最好學?只有顏回。

這在《論語》裡面有講,魯哀公有一天問孔子,說你弟子裡頭哪個最好學?孔子回答說「顏回最好學,他「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而死」,現在就沒有了,沒有聽說過誰還好學了」。你看看,孔子他心目中好學的標準多麼高!所有的弟子裡面,就數顏回了。真正做到夫子這一句「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只有顏子能夠擔當這樣的名譽,好學的名譽。

孔老夫子他也是好學,他自己也說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說一個地方有十戶人家的,必定能找到他的忠信這種品德跟我,就是夫子自稱,稱丘,就是他的自己自稱名字,跟我是相同的。但是,找不到一個像我這樣好學的。換句話說,孔夫子的成就,除了他的這個品德、這個根基以外,最重要是好學。也就是我們恩師講的,首先三年紮根,這是扎什麼?忠信的品德的根。更重要的要十年專修,好學,那你就能成就大聖大賢。我們希望真正有這樣志同道合者,那真的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博士講稿,很好。我們學習他的稿子,雖然有時註解太多,我們耐心有限。可是畢竟是好東西。這裡講好學,我們其實也可以理解,一個人真的要學東西,他一定會不在意吃住的條件,而專心進行研究學習。所以做事敏捷,謹慎,恭敬,而又好問老師以正自己不足或不對的認識。過去我們學美術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是這樣的。那種精神確實有點像論語講的。只不過那是學技術,而非德行。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文章原創,歡迎分享】

責任編輯:靜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經典大講堂 的精彩文章:

TAG:國學經典大講堂 |

您可能感興趣

論語|指向深度學習的語文「助學課堂」
「名師說」朱正威課堂教學研究:最重要的「論文」寫在課堂上
淺談英語課堂的閱讀教學注意事項
古典文學課堂摘錄——《詩經?采蘋》
【乾貨】英語小課堂
國學課堂:論語lún yǔ中英文雙譯雙注(8)
微課堂·哲學:名人的喜劇
微課堂·哲學:什麼叫愛
國學課堂:論語lún yǔ中英文雙譯雙注(5)
《小貼士語言課堂》第二課之用英、法、日語說「我愛你」
加學國際英語課堂和你探討學習英語的秘密
從微課、翻轉課堂到雲課堂教學法
「入課堂」與「出課堂」——對語文學科教輔報紙定位的思考
中華茶學課堂
西方哲學史課堂讀書筆記
小明微課堂
微課堂·哲學:自我批評嘗試 六
雷敏: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管理
書法微課堂學員楷書作業
道學課堂,《梅花易數》預測學網路授課班招生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