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清熱除煩粽子節,端午養生風俗

清熱除煩粽子節,端午養生風俗

「我國傳統的民俗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除了吃粽子、划龍舟外,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那麼,我們在端午如何養生呢?」

端,是「開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屬火,是陽氣的極致。端午,意味著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候開始了。生活經驗也告訴我們,一旦過了端午,太陽就會顯得尤其明亮。

端午過後,天上的熱氣降於地面,地上的濕氣往空氣里蒸騰,濕熱交織,最容易滋生病菌,醞釀各種邪氣,使人生病。端午是火熱季節的開端;如有不慎,那麼就是疾病的開端。

>>>>

吃粽子——清熱除煩

中醫認為,糯米具有益氣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用來包裹粽子的粽葉更有講究,北方大都用蘆葦葉,南方多用竹葉或荷葉,這些葉子都有很好的藥用功能。如:葦葉可以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竹葉可以清熱除煩、利尿排毒;荷葉能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總的來說,粽子有清熱除煩、助脾開胃的作用,特別適合初夏食用。不過,製作粽子的原料糯米黏性較大,過量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貪食。

塗雄黃酒——殺蟲解毒

端午前後,我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已步入梅雨季節,天氣條件有利於蚊蠅、害蟲的活動和繁殖。而雄黃是一味解毒、殺蟲的中藥,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害蟲聞之食之即會中毒,人塗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但由於雄黃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熱後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砒霜,因此不建議內服。塗灑雄黃酒是端午節習俗之一。在端午節,將雄黃摻在酒里製成雄黃酒,甩灑在居室的牆角和床下,具有較強的滅蚊和殺蟲作用。由於雄黃能從皮膚吸收,外用亦不宜大面積塗擦,以防中毒。

掛香囊——散風驅寒

我國很多地方有端午節掛香囊的習俗,也是一種預防傳染病的方法。自製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藥有蒼朮、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兩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將這幾味中藥研細,然後放在布袋中,縫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際或肚臍處,也可以把香囊掛在門口、室內或車內。這幾味中藥,中醫認為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的功能,從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艾葉菖蒲——驅毒除瘟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將菖蒲、艾條插於門楣,懸於堂中。艾葉(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濁的中藥,有較強的驅毒除瘟作用。現代研究表明,懸掛艾葉及燃燒艾葉的確有殺菌消毒、預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葉、菖蒲還有驅蚊的作用,慢慢燃燒艾葉驅蚊效果更好。

現代人已經很少在家門口掛艾葉、菖蒲等草本植物。對於這個問題,專家說,可以採取煙熏和噴氣霧劑的方法來解決。普通家庭可以選擇在端午前後把門窗緊閉,然後用菖蒲、艾葉、雄黃合劑煙熏2~4小時以上,這樣可起到殺菌作用。另外,還可以到商店購買殺蟲驅蚊的氣霧劑來達到滅害蟲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小滿時節話養生,清熱祛濕吃點「苦」!
飲茶養生梔子,梔子可清熱防暑,梔子可以泡茶嗎?的功效與作用
穀雨節氣話養生
節氣養生·小滿丨雨打芭蕉,梅黃杏肥,勿食生冷
立夏養生多吃「苦」 ,戒燥戒怒睡好「子午覺」
女性養生之——粗鹽熱敷,治手腳冰涼很妙
四月養生要吃茶,清熱解毒祛濕熱,中醫教你最好的葯膳吃法
小滿節氣話養生,飲食宜忌早知道
一道養生粥,養胃補脾,清熱去火
節氣養生 穀雨
節氣養生 穀雨
清明養生,避風邪,防濕寒!
雨水節氣話養生
節氣養生 清明
節氣養生 清明
養生食譜:這種春天的野菜泡水喝,清肝火,解熱毒
春風節氣的養生與民俗
大寒節氣的飲食習俗就是吃糯米飯,炸春卷,那麼大寒節氣如何養生?
寒風凜冽,您缺一杯溫暖的養生茶
立夏養生講究吃苦 滋陰清熱、抗老益壽,這些食譜吃起來